滨州社会救助“绿色通道”乡镇街道全覆盖
2014年12月24日 13:12
来源:滨州传媒网 作者:葛肇敏
近日,邹平县九户镇关寨村75岁的辛建道老人,来到镇上“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寻求救助。截至11月底,我市“一门受理、协同机制”窗口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全市91个乡镇(街道)普遍开通了社会救助“绿色通道”,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原标题:我市社会救助“绿色通道”乡镇街道全覆盖 截至11月底,全市9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起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实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本报讯(记者 葛肇敏 通讯员 巩铁军 李海涛 王振东 报道)近日,邹平县九户镇关寨村75岁的辛建道老人,来到镇上“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寻求救助。窗口工作人员仔细了解了情况后,迅速协调有关部门进行“会诊”,并决定由镇民政所、司法所协同办理。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辛建道与养子达成了赡养协议,本人也办理了农村低保。“‘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帮了俺的大忙!”辛建道说。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让困难群众求助不用四处跑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社会救助办法》,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努力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截至11月底,全市9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为困难群众搭建起“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社会救助“绿色通道”。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前的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综合协调不到位等问题,社会救助分散在民政、教育、住建、人社、计生卫生等多个部门,困难群众可能要跑好几个部门才能找到真正“对症”的救助窗口,较为不便。而且因为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不共享,存在重复救助等情况。
对此,市民政局积极推动出台相关政策,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该机制的核心,就是统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功能互补,发挥整体效应,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该机制建立后,对涉及多个救助部门或难以确定救助部门的事项,困难群众可以直接向救助窗口求助,由窗口受理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办理或者转介,替群众“跑腿”,畅通了申请和受理社会救助渠道,初步构建起了“大救助”工作格局。
截至11月底,我市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乡镇(街道)全覆盖
为加快“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设,我市在各县区分别确定了1—2个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进行探索。随后采取梯次推进的办法,逐步扩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覆盖范围。
为规范救助乡镇(街道)窗口建设,市民政局制定了统一的建设标准,即设立一个受理窗口;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窗口标识明显、救助政策上墙、工作职责上墙、监督电话上墙。
截至11月底,我市“一门受理、协同机制”窗口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全市91个乡镇(街道)普遍开通了社会救助“绿色通道”,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市、县两级建立联席会制度, 破除社会救助工作中的“部门壁垒”
各救助部门之间有效协调是“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的重要保障。为此,市、县两级建立起了联席会制度,在民政、住建、人社、教育、卫生、工商、物价、残联等20多个部门和单位之间建立起制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部门(单位)定期会商,及时沟通交流工作情况,解决群众面临的突出困难。
联席会制度的建立,破除了长期以来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部门壁垒,将分散的社会救助内容编织成系统的社会救助网络。同时,通过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促进了救助家庭信息共享,既有效避免了救助的重复和遗漏,又大大提高了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各乡镇(街道)在民政、人社、卫生、妇联、残联等多个部门之间建立起了受理、转接机制,通过这根“红线”将各部门连为一体。
目前,我市各县区全部出台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相关文件,全面建立了社会救助协调机制。通过政策引领,推动建立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有力促进了社会救助协调发展。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