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实施“1346”工程 打造滨州经济新引擎


来源: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 当今,服务业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应该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以宽阔视野科学谋划服务业,从‘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多个层面不断给力服务业。

原标题:实施“1346”工程 发展服务业打造滨州经济新引擎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 当今,服务业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我市正处于“实现六个翻番,再造一个新滨州”,推进“两区一圈”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际合作,意义重大。

滨州市服务业发展局与本报从今天起联合推出《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滨州经济新引擎》专栏,将围绕我市服务业实施的“1346”工程,突出“四大载体”建设、产业链延伸、消费满意惠万家、会展经济等工作,充分报道我市在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业态发展中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努力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迅猛,所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市正处于战略关键期、转型碰撞期、特殊敏感期、寻找驱动期、危险高发期“五期”并存的阶段,各级各部门从理论、产业、区域和政策等多个层面不断“给力”服务业,以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服务业将成为我市经济加快转调创的新驱动力。

发挥区域内在地理和空间集聚“向心力”,把我市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枢纽型节点城市和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区位优势”如今使滨州越来越变得优越。在国内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缩小情况下,滨州成为了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空间。尤其是“两区一圈”等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的叠加,让滨州这座城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北汽集团滨州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大唐热电联产项目、久盛铝业铝制品加工项目等一大批项目的相继落地,就充分考虑了滨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位因素、空间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而这些因素恰恰也是服务业主体发展的区位环境系统。

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体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实力、城市功能、城市就业与社会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形象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市将发挥区域内在地理和空间集聚的“向心力”,为滨州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枢纽型节点城市和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撑。

市服务业发展局局长杨焕清告诉记者:“服务业是城市的‘芯片’和内核,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服务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力的分配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最后从第二产业流向服务业,而当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50%就意味着‘服务化’社会的到来。”

 

中心城区成为服务业聚集的核心区,服务业逐渐在中心城区占据主导地位

建国以来,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是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服务行业”解释是一致的,即:为人民服务、使人在生活中得到方便的行业,如旅馆业、理发业等,但没有与提供服务业的经济部门联系起来。

之后,城乡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活跃了城乡市场,也促进了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逐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系,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000年,滨州撤地设市之后,一批商贸流通、物流和景区、景点等重点项目陆续建设运营,“四环五海”、滨州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大的框架基本拉开,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承载辐射能力明显提高。

随着城市产业升级和土地利用的空间转换,许多工业逐步由城市中心区搬迁至郊区工业区或被淘汰,原有工业用地转为服务业发展用地,中心城区成为服务业聚集的核心区,服务业逐渐在中心城区占据主导地位。

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解决思路问题,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在强化服务业发展组织领导、加强服务业工作机构建设、加大服务业政策创新和落实力度、健全服务业发展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

尤其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地处“两区”叠加地带的我市带来了千载难逢发展机遇,也为我市服务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市连续3年与济南、泰安等5个市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荣誉称号。

 

从“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多个层面不断“给力”服务业

尽管我市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服务业依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比如,服务业经济总量明显增加但总体规模小、增长速度慢;服务业投入力度和强度明显加大但与第二产业相比总量仍偏少;服务业内部结构开始优化但现代服务业态仍发展不足;对服务业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认识仍偏低。

我市服务业发展滞后,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结构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讲,许多人对服务业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认识误区,认为服务业是不创造财富的非生产性部门,是满足享受生活需要的消耗性活动。还有人认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只有工农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发展服务业。从客观上讲,还是我市发展基础差,工业起步晚,因为服务业发展是由工业发展阶段决定的。此外,还有体制机制的制约。

“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应该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以宽阔视野科学谋划服务业,从‘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多个层面不断给力服务业。”杨焕清说,“开拓市场。坚持放眼区域、开拓市场、发展产业,立足滨州、辐射周边、面向全国、走出国门,为外地服务找市场、要效益,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的服务业高地。用活资源。既要注重用好有形资源,更要注重用好文化、历史、网络、创意等无形资源;既要重视市内资源的勘查、开发、运营,更要重视市外资源的认识、引进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延伸产业。适应三次产业更加融合、更趋一体化的趋势,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业,加快由产品向以产品为核心的服务转变,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向上延伸到工业设计、信息咨询、广告创意等业态,向下延伸到工业制造服务、品牌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等业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发展苗木繁育、种子研发、园林设计、农业休闲旅游、农业金融保险、农业品牌营销等业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各类服务业态,实现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

 

实施“1346”工程,突出扩面提质,加快发展服务业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服务业系统将以“实现六个翻番、再造一个新滨州”为引领,组织实施“1346”工程,强化项目建设、增强资金投入,优化内部结构、扩大总量规模,培育优势企业、提升发展层次,激活消费热点、扩大城乡需求,努力实现总量倍增、比重提高、结构优化、领域延伸,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市服务业局抢抓机遇提出的“1346”工程,具体指什么呢?即:以打造黄河三角洲服务业中心城市为目标统领,承接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深入推进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按照“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更加注重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更加注重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更加注重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以做大做强服务业“四大载体”为总抓手,以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实施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培育优势企业、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提升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六大产业规模层次,加快鲁北物流中心、黄河三角洲金融中心、环渤海南岸商贸信息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设,尽快建立起特色突出、布局合理、龙头带动、统筹协调的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全市服务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步伐。

在产业发展上,重点是抓好六大产业的培植,即:加速提升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业、优化发展金融服务业、升级改造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并同步抓好公共服务、房地产、批零餐饮、会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产业的发展。

“我市将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与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杨焕清说。为此,我市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实现全市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把滨州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枢纽型节点城市和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服务支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服务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层次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