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海外市场大跌 中国品牌走出去任重道远


来源:盖世汽车网

日前,盖世汽车网发布一条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仅今年1-4月份俄罗斯全国整体汽车销量就暴跌了37.7%。如今在这些国家,中国汽车品牌形象难言令人满意,在国内廉价、入门的品牌形象也同样深入外国人心。

 相对而言,美国和欧洲这两个全球主要市场对于中国品牌仍然算是一片净土。虽然部分品牌在尝试进入欧洲市场时,因为碰撞安全问题等原因受到了挫折,但观致、帝豪EC7的取得的可喜成绩说明这个问题并非不可克服。最为关键的是,欧美市场政治经济局势稳定、市场规模与中国处同一数量级,是未来中国品牌做大做强必须要拿下的市场。

事实上,中国的这些自主品牌已经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且陆续有几家企业宣布进军美国市场。今年年初,广汽就宣布要在2017年将GS4推向美国市场,而在2年前长城也曾信誓旦旦要在2015年进入美国,但如今2015年眼看过半,依然没有任何后续动作。截至目前,只有比亚迪的11台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欧美市场的拦路虎

除了上面提到的汽车碰撞安全性外,对于中国品牌来说,知识产权壁垒恐怕是欧美市场最大的拦路虎。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中国品牌如今依然以逆向开发为主要开发路径,使得其产品一旦进入知识产权环境严苛的欧美市场,便面临着严峻的法律风险。且不说是技术层面的知识产权问题,即便是产品名称,竞争对手都不会轻易放过。如2013年首次亮相日内瓦车展的观致,就收到了当地法院的禁令,禁止观致使用GQ3(后来的观致3)来命名其产品,原因是奥迪认为“GQ3”与其产品名“Q3”冲突。虽然仅仅半月之后观致就赢得了官司,但“GQ3”这一名称却错过了最好的发布时机,只得改用“观致3”。 

实际上,知识产权壁垒已经是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最大的障碍之一,由于中国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专利与对手讨价还价,一旦被竞争对手拖入旷日持久的诉讼中,即便最后胜诉损失都不可估量,因为诉讼阶段涉案产品通常被禁止上市。

相对于决定了能否在欧美上市的知识产权壁垒,产品质量等问题虽然也困扰着中国品牌,在进军欧美市场时反倒成了可以稍微放一放的问题,毕竟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品牌产品质量正在快速追赶合资对手们。

此轮俄罗斯市场暴跌,又一次为中国汽车企业敲响了警钟。中国企业依靠价格致胜的时代正在逐渐过去,如何能尽快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在欧美市场与行业巨头相竞争,已然是摆在中国汽车品牌面前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了。显然,谁首先冲破层层难关进入欧美市场,谁将会赢得非常大的竞争优势,能在技术和品牌形象上,彻底扭转目前的颓势。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冬丽]

标签:中国车 市场表现 品牌市场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