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IBM前董事主席兼CEO彭明盛:构建智慧地球 从城市开始


来源:新智囊

我们的时代正在走向智慧的经济、智慧的社会和智慧的地球,行动的时机就在当下!行动的地点就在我们的城市!行动的方式就是协作! 毫不夸张地说,过去五千年的人类历史,就是我们的地球逐渐城市化的过程。今天,城

我们的时代正在走向智慧的经济、智慧的社会和智慧的地球,行动的时机就在当下!行动的地点就在我们的城市!行动的方式就是协作!

毫不夸张地说,过去五千年的人类历史,就是我们的地球逐渐城市化的过程。今天,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如果在100年前从卫星轨道上俯瞰地球,我们只会看到16个百万以上人口汇集的地区灯火闪烁,包括上海和北京。现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们能够看到45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就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的中心。

人类在2007年跨过了一个巨大的门槛。在这一年,人类城市人口第一次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70%。这意味着,每一年地球上都会增加7个纽约。

对于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过程,我们应当感到骄傲。它体现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城市化也给地球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紧迫感,每一位有识之士都有着深刻的感受。

最近10年中,这种紧迫感更为强烈,我相信大家都清楚问题的根源,那就是全球化。在21世纪之初,一系列问题都可溯源至全球化这一宏观趋势: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围绕能源的环境和地缘政治问题;全球食品和药物供应链的脆弱性;以“9·11”事件为代表的安全问题;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及其后续效应。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在当前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生活中,我们是相互联系的,但仅仅相互联系还不够。

世界将继续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小,越来越普遍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有一个趋势已经初显,虽然距离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趋势的意义和潜力十分重大: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智慧。

让城市更“智慧”是发展的必然

所谓“智慧”,并不只是一个隐喻的说法,而是实实在在的现象。新的智能正逐步融入世界的具体运作——比如研发、制造、购买和销售实体物品的系统和流程,执行服务的系统和流程,人员流动、货币流通,石油、水、电资源的流动,数十亿人的工作生活,可谓无所不包。

为什么我们要下这样的断言?

首先,我们的世界日益可感知、可度量,我们称之为感知化。

60年前研究出来的晶体管,是数字时代的基本构件。当今,人均拥有晶体管数量将近10亿个,每个成本不过千万分之一美分。手机用户超过40亿人,全球生产的RFID标签数量达到300亿个。

这些芯片、传感器和设备越来越精密,成本却越来越低,因此,我们第一次可以将它们大规模投入到全球自然和人造系统当中,实现实时感知,推动业务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我们的世界日益互联、互通,我们称之为物联化。

很快,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将达到20亿。但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在物联化的世界里,各个系统和物体可以相互“交流”。

计算能力现在正被应用于计算机之外。事实上,计算能力几乎无所不在——任何人、任何物体、任何流程或是任何服务,在任何规模的机构中,都能实现数字感知和网络互联。想象一下一万亿物体相互联系并互可感知的前景——车辆、家电、摄像头、道路、管道,甚至应用到医药和畜牧业。再想一下这一切互动所产生的信息量,将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所有一切都更加智能,我们称之为智能化。

新的计算模式可以控制大量的终端用户设备、传感器、作用器,并将它们联系到强大的后台系统上。再辅之以诸如超级计算机的先进计算能力,以及配合“云计算”的新计算模式,众多数据得以转换成信息。

这些信息又可以被转化为行动,提高系统、流程和基础设施的效率、生产力和反应速度——总而言之,使系统更有智慧。

城市,是“系统”中的“系统”

所有这些变化都会集中在城市中呈现出来。让我们想想当今城市运行的关键系统:

先看看交通。大量的预测表明,不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的城市,交通堵塞会耗费掉GDP的1%到3%。这项开支已经很高,而且未来还将不断升高。新兴市场——比如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城市中车辆占有率直线上升。如果这一比率达到国际经合组织国家的水平,也就是75%至90%,会出现什么情况?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压力?

能源、电力和水资源也是一样。城市排出全球大多数二氧化碳,城市生活用水占到本国生活用水的60%。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领导者如何确保城市中有持续的水资源和能源供给,同时还要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考一下:亚洲城市居民中,超过50%的人喝不上直饮水。

医疗: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医疗体系的财政持续性逐渐到达极限。但是有的城市在提供相同水平的医疗救治时,开支明显小于其他城市。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教育:在发达国家,根据国际经合组织一项调查,1995年至2004年间,教育成本上涨了42%。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成本还很低,但是这一情形不会持续很久。初级教育的公共支出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支出占到国民收入的比例不到6%。未来这一支出将会只增不减。

公共安全:安全是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城市创造工作机会、吸引投资和人才的重要条件。好消息是公共安全不再注定是败局。纽约和其他城市正使用高级数字分析等手段使犯罪率以前所未有的幅度骤减。

公共服务:高效率的政府服务对于公民和企业都极为重要。据估计,行政管理成本下降25%。比如减少填表的时间,意味着节省的支出相当于GDP的1.5%。

而且,上述的所有问题,教育、安全、医疗、创造具有吸引力的高效商务环境、确保交通工具和行人的顺利流动,等等,已经随着全球经济下滑而变得更具有挑战性。

面对挑战,我们也看到希望——新的模式已经出现。这种新模式为各方都带来了新的选择,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可以思考新的应对之道。

首先,我们需要审时度势。全球特别需要关注中国的发展。2010年的世博会和上海应当成为全球城市和国家发展的一剂强心针。

第二,我们应当投资未来。在这样的时刻,踯躅不前就过于短视了,我们不能总是亡羊补牢,应该未雨绸缪。如果您是企业领导,您不能仅仅依靠降低成本和精简运营,您需要拥有长远目光,为未来的重大增长机遇做好准备。如果您是政府领导,您必须为未来提前布局。甚至,如果您是一位非政府组织的领导,或是某一地方社区的领导,您也需要思考:正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这些新型全球模式,对我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会有何种影响。

领导力是通向“智慧之路”的关键

实现智慧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领导力。对于在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产生的对于管理者和领导力的挑战,我想说四点。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标准。当然,标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我们不仅要建立技术标准,还要建立新的全球贸易政策标准、知识产权标准等等。但是,当我们将城市视为“系统之系统”,我们就会意识到标准的问题极为复杂和具体。这里的标准关系到系统中的各个接口。在系统中,接口的兼容性非常关键,并不是把物件堆在一起就能生成系统。要建立一个真正的系统,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我们需要在交通系统和能源系统之间建立标准化的接口,在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之间建立标准接口,在水利、交通、商贸、公共安全和政府服务等系统之间建立接口。

当然,任何系统的标准化也都有个限度。尤其是一个以人为关键要素的系统,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真正智慧的城市,就必须提高接口的标准化程度。

其次,不论是一个组织、一座城市还是一个社会,都必须鼓励其更加开放和更加创新,而不是阻碍开放和创新。对于城市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城市是创新的首要发源地。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刚刚完成了一项优秀的研究,揭示了城市对于新型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证明了城市是人类经验和创造力的熔炉。

事实上,未来城市设计的真正着眼点就在于释放人类的创造力。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做到这一点:开放协作,技能开发,改善城市的生活质量,等等。

第三,建设智慧城市,会对一些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伦敦、芝加哥、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等地的摄像头,使得警方和其他应急反应部门更快更精确获得报警信息,从而挽救生命。但是有的市民表达了不安情绪。谁掌握所有这些数据?他们如何处理这些数据?我能信任他们吗?数据安全吗?还有其他类似的安全顾虑。现在,很多公司和政府都为智慧基础设施带来的竞争力,以及经济与环境发展优势感到欢欣鼓舞——智慧的基础设施包括智慧的电网、智慧的铁路、智慧的排水系统、智慧的建筑等。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度和可靠性就像一个网络页面那样脆弱?

这些问题需要整个社会所有相关方进行认真思考。我们需要建立的不只是技术和业务系统。我们必须建立起能够代表各个方面的社会结构。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协作。

这不仅仅是类似于公私部门协作的一套方案。这套方案具有多个方向、多个相关方面,并且是真正全球化的。我刚才提到的这些系统,没有一个是单一实体或决策方的责任。他们都涉及到业界、政府和社区,涉及整个社会。这就需要新的协作模式。

最后,对于协作的紧迫需求还在于建立新型领导力。

我们对于领导力的传统看法是,领导者应当具有超人般的远见和意志,领导者应当能够预见未来,对于前景和危险指挥若定,追随者心悦诚服或备受鼓舞。而当前的现实却错综复杂,世界是建立在各个系统之上的一整套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领导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

更多情况下,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需要关注这些多层次生态系统所传达的信息。领导者将更多地以施加影响来进行管理。在如此动态和复杂的环境下,领导者必须了解现实、引导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具有包容性、协作性和透明度的管理体系架构。

相关专题: 智慧城市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逯延津]

标签:智慧地球 智慧城市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