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母教感恩游:感恩天下孟母心
2014年01月02日 14:27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孟子在孩提时代,就死了父亲,母亲仉氏(一说李氏)依守妇道,守节度日。她家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耳濡目染,就爱学些筑墓、埋棺、哭丧之类的事情。孟母见了,说::“这个地方不适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孟子在孩提时代,就死了父亲,母亲仉氏(一说李氏)依守妇道,守节度日。她家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耳濡目染,就爱学些筑墓、埋棺、哭丧之类的事情。孟母见了,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市上。新家离屠宰场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杀猪宰羊的事情。孟母见了,又说:“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接着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就在游玩中学些摆放祭器、跪拜行礼、揖让进退之类的事惜。孟母见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说:“这才真是适合孩子住的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孟子后来在学术上能够有所成就,实在与孟母选定的这个教育环境的熏陶密不可分。
“孟母三迁”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封建社会启蒙教育中最为习见的经典范例。耳濡目染往往会造就一个人的习好和品性。战国时期的墨子一次见到纯白无染的丝线后,禁不住流下眼泪来,因为这纯白无梁的丝线可以染成黄色,也可以染成黑色。儿童的心灵晶莹透澈,就像这纯白无染的丝线一样,可以成长为有仁爱心肠的有用之才,也可能变为十恶不赦的罪人。或许孟母不一定有多少文化修养,但一定生活在一个儒家文化传统浓郁的氛围里。她为什么对礼仪文明如此向往,非要以揖让有礼为可学?我们从孟子后来继承儒家衣钵,倡导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人格上,不可以隐约看到孟母本人的人格魅力吗?
孟母三迁的故事,人们往往觉得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环境。是的,心灵环保。但仔细一想,其中还有更深的蕴含:身教重于言教。或者说,使教育环境真正起作用的因素还是施教者本人的言行品德。
在中国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流芳千古,懿范永传,以孟子之母仉氏为首的中国古代贤母,莫不以身垂范,令她们的孩子在贫寒之中仍保持人品高洁,勤学不辍,终成栋梁之材。而对于当代的母亲们而言,如何吸收和发扬传统母教文化中有益的东西,无疑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不但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命题紧密相连。孟母以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果毅行动深刻影响了孟子的未来,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润泽着莘莘学子。
相关专题: 山东邹城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