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郭连贻评于谋勇:好学敏求


来源:凤凰网山东

于谋勇同志,是我忘年之交,起缘于书法。切磋书艺,间亦有之,其或有所质疑,也不过问道于盲,都未留下深刻印象。而对他痴迷书艺,好学敏求并因之而获得的艺术成就,却使我不禁生出“学成规矩,老不如少”的自喟。我

于谋勇同志,是我忘年之交,起缘于书法。切磋书艺,间亦有之,其或有所质疑,也不过问道于盲,都未留下深刻印象。而对他痴迷书艺,好学敏求并因之而获得的艺术成就,却使我不禁生出“学成规矩,老不如少”的自喟。我想为他写点什么,每当提笔,却又茫然。因谋勇君长于藏锋,不善张扬;虽是书友,而对他的判断,往往不能窥其全豹,但偶而走进他的书房时,却意外地发现数米长的放大临写的《兰亭集叙》及《圣教序》等经典法书,笔墨技巧已相当娴熟,而神韵风采亦差可仿佛,这又是我们平常不得而知,现在看来,真为之感佩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谋勇君好学深思的一个方面,就是不以一得而满足。深究事理,务求洞明,然后精进不辍。他的临习方法,便是一例。学习书法,必从临摹入手,已是不二法门。谋勇同志初以赵孟頫入手,打下基础,继而系统地临习二王诸帖,但他并不固守传统,抱一帖而穷年,否则便是骛广而荒的说教。像有的老先生那样,临写《多宝塔》,功夫用上十数载,还为一点一画之不肖似而为之感喟。据谋勇自己临摹实践的表述是:“在临习过程中,先是对原贴的笔势笔意,作深刻的体会,毛笔在纸上运动的过程,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不但要准确地把握古碑帖的形态,更重要地是感悟古人用笔时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即心迹,使与古人心心相印,临写下到一定功夫,掩卷冥思,眼前便出现该帖字样。”因此他常两帖并临,这样使在感觉上有较大的对比变化,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在此,谋勇同志的用功,是极为精勤的。

而其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注意涵养气质,陶冶情操,即所谓字外功夫。此纯属传统论事,但是要提高审美能力,能知雅俗,辨美恶,舍此则别无途径。倘不明此理,用功变为徒劳而终无所用。可以眼高手低,眼低而居然手高,世间断无此理。观人之所长而益我之不足,是谋勇同志在学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觉行为。心性修养的不断提高,使其书作多现古雅宽平之气息,虽稍嫌板滞却无被时风牵动而形成的那种剑拔弩张求怪邀宠的浅俗。

知不足,谦虚为怀,是谋勇同志书法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的又一个方面,在他看来没有一件作品能觉得满意,这同他欣赏水平的提高,有着因果关系。由眼界的开阔,得悟读书的妙用,使谋勇同志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受业于张荣庆先生门下之后,又连上几个台阶。此次相聚,偶与书友们谈到书法的形象和意象的理念,谋勇同志以“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以喻乃师张荣庆先生的书艺,真“士不见三日,当刮目相看”,谋勇同志于读书的妙用由此可见一斑。但艺无止境,写此以共勖。

2009年6月

相关专题: 书法家于谋勇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欣]

标签:好学敏求 于谋 谋勇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