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高技能人才助推先进制造业新跨越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5月2日电(赵浩然 王福刚 李建军 范粟)日前从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传来消息,截至去年年底,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已达134.5万人,占到了城镇企业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6.6%

人民网济南5月2日电(赵浩然 王福刚 李建军 范粟)日前从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传来消息,截至去年年底,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已达134.5万人,占到了城镇企业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6.6%!这是涌现出“金牌工人”许振超、“技改大王”贾广顺等一批一流的高技能人才的山东,近年来发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最新成绩。

“没有一流技工,就没有一流产品”。“技能型人才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就高技能人才培养作出的指示,深刻揭示了高技能人才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山东省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把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作为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关键环节,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舆论环境,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由2003 年的28.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34.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从不足6%提高到26.6%,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为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健全机制——确立高技能人才优先开发地位

镜头:“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动力’!”在山东,高技能人才正被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浪潮集团等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在胜利石油管理局,首席技师每年每人除可列支10-15万元专项活动经费,同时还明确,首席技能大师薪酬水平对应在油田机关处级正职,技能大师薪酬水平对应在油田机关处级副职。

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省委、省政府一直坚持把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作为建设制造业强省的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早在2004年,山东省就制定了《关于加强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和督查制度。全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了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2005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推动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快速发展,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和技工院校数量目前均居全国前列。从2008年起,省委把高技能人才指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2010年省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又将省首席技师队伍建设情况纳入考核,形成了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持续不断开展争当首席技师活动,大力弘扬“振超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苦练技能,岗位成才。对许振超“小岗位也能作出大贡献、低学历也能掌握高本领、小人物也能取得大成就”的技能人才成长特点和成才规律深入总结基础上,山东全省开展了“学习许振超、干一流工作”活动和争当首席技师活动,大力倡导新的成才观、职业观。让“振超精神”成为广大青年就业成才的内生动力,学技术、比贡献成为广大工人的职业追求。

围绕树立让高技能人才有待遇、有荣誉、有地位,树立良好的职业导向。积极探索解决技能人才待遇、地位不高问题,通过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经济上奖励、生活上照顾,激励广大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人才良好氛围。2003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规定,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待遇,拔尖技能人才享受高级专家同等待遇。省级拔尖技能人才每人每月发给1000元省政府津贴。同时,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表彰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组织高技能人才进行省情国情考察、休假和健康查体等。注重在高技能人才队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模、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等,极大地调动了高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培养体系——助推高技能人才尽快成长

镜头:通过“双带双促”,山东高技能人才呈群体性涌现趋势。曾荣获“全国十佳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的于建友,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积极为企业与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他带出的徒弟先后获得全国大赛冠军3名,省级大赛冠军4名,全国技术能手8名,省级技术能手18名,市级技术能手26名。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是基础。山东省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着力打造与产业布局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350所整合为229所,设置350个专业(工种),基本覆盖了现代制造业的各个行业和工种,打造了“海尔学院”、“蓝翔技校”等一批全国知名的职业技术教育品牌。同时,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全省现有民办中职技工学校24所,各类民办培训机构1700家,年培训能力达到60万人。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交流、定期到企业轮训以及公开招聘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教师等制度。目前,全省职业技术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有4500人,占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总数的28%。

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提高技能人才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素质。山东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从2004年开始实施“金蓝领培训工程”,选拔企业一线高级工依托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加强理论和技能培训,对经考试合格者,按规定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每培训1人省级财政给予1000元培训补贴,目前全省累计培训4.2万人。通过引导和推动企业围绕生产发展需要,结合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开发等,加大对一线职工的培训力度。为促进优秀高技能人才精湛技艺的代际传承和价值提升,开展了“双带双促”活动,为优秀操作技师每人配备1名高学历助手,技师向助手传授实践经验,助手帮助技师提高理论知识。同时,在高校探索实施“大学生技能提升计划”,通过1—2年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成绩合格者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聊城大学和山东工程技师学院已联合培养技能型大学生3500名。

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2011年,山东技师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许振超、贾广顺、于建友等3人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2012年山东省将做好7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7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为推动全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规模化培训高技能人才发挥高端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

完善考评激励机制——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镜头:干部工人身份曾是横亘在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上的天堑鸿沟。为拓宽职业发展道路,山东省委、省政府打破坚冰,大力选拔培养优秀高技能人才到合适的科研岗位、工程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发挥作用,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目前仅山东钢铁集团,就有1000多人走上了技术岗位,300多人成为管理骨干。

山东省委、省政府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建立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拓展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建立激发高技能人才活力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将高技能人才作为高级专家来管理和服务,不断创新选拔管理机制。自2004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建立“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制度以来,全省共选拔各级首席技师2673名,其中省级669名。目前,将高技能人才纳入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富民兴鲁奖章表彰和激励的范围,854名高技能人才获得了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富民兴鲁奖章。在中国重汽、济南二机床集团等一批企业设立首席技师工作站,组织进站技师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创新、技术交流等活动,为打造产业高地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突出以用为本,建立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岗位使用机制。山东破除职工身份界限,技师、高级技师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对待,鼓励高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管理。大力选拔培养优秀高技能人才到合适的科研岗位、工程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发挥作用,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对高技能人才承担的技术攻关和技改创新等活动给予经费支持。

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采取各种措施释放高技能人才的能量。在全国率先推行职业技能鉴定督导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师、高级技师社会化考评体系,以职业院校为基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新职业国家统考制度。坚持从生产一线评价发现高技能人才。山东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了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每年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人数不少于20%,每年大中型企业在职职工总培训都超过100万人。每年都在机械、船舶、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组织开展“百万职工技能竞赛”,对涌现出来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按规定直接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共评选技师、高级技师3180人,其中18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企业实施评聘分离、动态管理的岗位聘任制度。在申报科研项目,参与新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技术革新时,对高技能人才优先给予课题和经费支持,鼓励高技能人才向创新型、知识型技能人才发展。

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是保障。山东省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开展政府补贴培训,实施了“山东省技能扶贫计划”,由政府资助一定数量的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省财政厅共投入1.9亿元,采取政府补助的方式,帮助5.2万名贫困子女上技校。

相关专题: 2013香港山东周  

相关新闻:

标签:高技能人才 山东 制造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