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淄博:陶瓷之乡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陶瓷作品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学家研究考证,在新时器时代, 淄博地区的先民,已掌握制陶术。大汶口文化时期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今张店区傅家乡浮山驿、

陶瓷作品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学家研究考证,在新时器时代, 淄博地区的先民,已掌握制陶术。大汶口文化时期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今张店区傅家乡浮山驿、临淄区齐陵镇的宋家庄、后李家庄、薛家庄和淄川区口头村等人类遗址,均出土过此时期做的陶器。距今4000 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陶器制作已分布比较广泛,今已发现此时期的人类遗址10余处。以临淄区桐林——田旺遗址, 张店区马尚镇冢子坡, 周村区周村镇爱国村,萌水镇水磨头村,贾黄乡商家村,淄川区太河村, 博山区石马等遗址出土的陶器都颇有代表性。产品以黑陶为主, 也有少量灰陶、红陶等。其中漆黑光亮、器壁厚度仅为0.5~1毫米的“蛋壳陶”, 为史前淄博制陶工艺的杰出代表。   

从商代到西周大约九百年的时间里,淄博的制陶工艺显著进步,并烧出釉陶器。    春秋战国时期,制陶业繁荣。陶器生产不仅大量制造生活器皿,而且开始转向砖、瓦、下水管道、建筑陶等, 出现了用灰陶制做的量器和随葬用的彩绘陶、陶俑及动物雕塑等。生产组织形式,则出现了官营和民营制陶作坊。齐国临淄并设有主管制陶手工业的官吏——陶正。临淄附近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制陶作坊。  

秦汉时期, 制陶业仍以生产日用陶和建筑用砖瓦为主。西汉以后, 陶工们又掌握了铅釉制作技术, 烧制出了低温绿色釉陶器。1957年淄川双沟乡南铺村出土的绿色釉陶壶和1976年在淄川寨里镇汉墓中出土的绿色、褐绿色盆、罐、钵等器物均具有较高水平, 反映出陶器制作已开始向瓷进化。到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淄川寨里窑开始烧造青釉瓷。《中国陶瓷史》1982年本称: “山东省淄博寨里窑,这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的产地之一。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城东约十余〔市〕里,年代为北齐时期。它发展较早,持续生产的时间颇长, 是北方青瓷一个重要的产地”。

隋唐五代,除寨里窑烧造青釉瓷外,又有一批新窑场崛起。淄川磁村窑自唐代中期开始由烧制陶器转入生产黑釉瓷、青釉瓷及酱色釉、茶叶末釉等产品。黑釉瓷当时较河南、陕西为大,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    

宋金时期,窑场蜂起, 生产规模扩大,技艺日趋精进。著名窑场有淄川磁村、郝家、巩家坞、坡地窑, 博山区的大街南首、北岭、万山窑等。磁村窑由于规模较大,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税,博山北岭村并建有“窑神庙”。当时的品种之多,装饰技法之纯熟也是前所未有。元代,由于连年战乱,陶瓷业受到严重摧残,部分窑场废弃,传统技艺失传。元世祖以后,虽部分窑场恢复生产,但品种很少, 器形厚重, 装饰单调,以黑釉、褐色釉、白地黑花为多见。元末, 又横遭战祸与洪水之害, 一些著名窑场如磁村、坡地、万山等从此一蹶不振。      

明朝,采取降低商税和废止元代对手工业工人实行工奴制度后,陶瓷业恢复。生产向博山境内转移。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博山出现“陶者以千数”的盛况。主要窑场有: 北岭、大街南首、八陡、西河、窑广、山头、李家窑等。天启年间,西河窑场有大、小窑百余座,成为名噪一时的陶瓷产地。    清代前期和中期,博山已成为淄博陶瓷的集中产地和销售中心, 以“瓷城”遐迩闻名。当时,窑场遍布城区四方,终日烟火不断。部分手工业户已由家庭手工业逐步发展成为手工作坊,窑户间的分工随之形成,有的专利坯釉, 有的专制匣钵,有的专事烧成,产品各具特色。城内则瓷器张列,窑货设市, 商贾辐辏, 产品除供省内, 河北、河南、江苏、东北三省皆盛销之。《山东通志》称“其利民不下于江右之景德镇矣”。但产品以销农村为主, 实用精品甚少,多系黑釉,装饰简练。

 

陶瓷作品

十九世纪末,德、日帝国主义竞相扩大对山东的经济掠夺, 大量倾销“洋瓷”,淄博陶瓷业遭到空前打击, 一些著名的窑场,如务店窑、八陡窑、窑广窑日见萧条,昔日繁盛的瓷城博山亦黯然失色。    

“戊戍变法”以后,在维新派的推动下,为摆脱外国资本对山东陶瓷业的威胁和打击,1905年,山东巡抚批准山东省劝业道, 拨库银二万两,在博山下河(今消防队附近)兴办工艺传习所,以改良制瓷工艺技术,改观博山瓷器粗俗之貌,促进当地窑业复兴。该所建立后,经过试验恢复了失传多年的茶叶末釉。在白瓷、彩绘、烤花及陈设品的生产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由于该所经营管理腐败,连年亏损,最后以倒闭而告终。陶瓷业经此熏陶濡染,则有新的转机,1918年博山地区已恢复发展的窑场达60余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乘欧洲列强无力顾及远东之机,扩大和加强了对山东的***占领和经济掠夺。首先,由渡部逸次郎于1916年在博山火车站以北白虎山下, 建立日华窑业工厂, 聘用日本专业技术人员, 雇用当地陶工制造陶管及耐火砖。1918年12月10日, 日人大隈信常等约同华人林长民、王光敏出资收买该厂,以中日合办的方式(实为日人所控制)成立日华山东窑业株式会社。除生产硬质陶管、耐火砖、普通粘土砖、高低压电瓷外,还经营煤矿采掘与贩卖、骸煤制造、电灯电力供给及运输各业。与之同时,日商还建有“三益公司”,生产陶管、耐火砖、耐火粘土、石灰及其他陶瓷等。  

日本陶瓷工厂的建立,一方面使大批家庭手工业作坊破产,另一方面也剌激了淄博现代陶瓷工业的滋生。1918年以后, 博山五龙村开始建筑陶管、耐火材料的生产。在“洋瓷”充斥,陶瓷业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一些政府官员和实业界人士也积极主张革除生产旧习,采用科学方法生产新式瓷器,以开拓销场,与舶品抗衡。1919年山东省工业试验所成立后, 两次来淄博进行窑业调查,后对改良博山瓷器生产写出详尽报告。1931年4月山东省实业厅(后改农矿厅)经数年筹备,拨款三万四千元, 在博山柳杭原玻璃公司旧址, 建起山东省模范窑业厂。采用机械设备和新式倒焰窑试产透明细瓷,为山东陶瓷工业历史上之创举。为此,山头、北岭等地窑厂常往参观效仿,产品质量亦渐见改进,民窑生产出现转机。至1933年, 博山年产陶瓷146万件, 产值21.4万元, 占全省65%。 

1937年日军侵占淄博后,日伪相互勾结,采取收买、强占等手段,直接开办窑场,使淄博陶瓷倍受打击。其中规模最大者为博山窑业公司,其前身系山东窑业试验厂,由山东省实业厅作价100万元(伪币)出卖给日本, 成立名古屋碍子株式会社,后又改为博山窑业股份有限公司,除生产耐火材料外,还以六合公司名义对外承包各种陶瓷制品,附设大野制陶所,用原试验厂的机械设备生产日用瓷与电瓷。其他,还有长古川窑厂、厚生窑厂、六合窑等。这一时期,由于南北交通不畅,景德镇瓷器货源断绝,加以日商对陶瓷工业大量投资,后期产量较战前有所增加。1944年前后, 淄博生产陶瓷的窑户增至600家, 窑炉260座, 陶瓷工人约3200多人, 主要生产黑白釉碗、套五盆、坛、盆、缸等。   

1945年日本投降后, 淄博又陷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之中,大批窑厂、作坊倒闭,工人流散四方, 陶瓷生产时断时续。到1948年3月, 山头、福山、北岭、五龙、渭头河5个陶瓷产地, 幸存的窑厂、作坊仅有78户,工人1387人。  

1948年3月, 淄博最后解放, 陶瓷工业从此走向新生。首先,人民政府接管被国民党反动派侵夺的景明窑业厂,更名为鲁中磁窑厂(1949年又更名为山东窑业厂,今山东耐火材料厂前身),建立了淄博第一个国营陶瓷企业,恢复细瓷及部分电瓷和耐火材料的生产。接着采取发放贷款、燃料、救济粮及包销产品、减税等措施,组织久已倒闭的工厂、作坊恢复生产。1948年北海银行发放贷款1.45亿元(北海币)、煤444吨, 有404户窑厂、作坊得到了扶持。为解决财政经济的困难,进一步扩大国营生产,1949年始, 淄博专署和各县机关团体, 分别在淄川县渭头河、博山县北岭、山头、五龙、福山等地租典窑业主的窑炉设备,组织生产。1949年秋至1951年上半年,成立淄川县益民窑厂(一厂、二厂) 、博山建华、市府建博、工新、大建、泰华、华成、大生等10个国营性质的窑厂。1952年, 根据政务院的决定, 陆续并厂改组为地方国营淄川窑厂和博山窑业总厂(下设山头、北岭两个分厂),淄博国营陶瓷工业的经济比重,则由1949年的2.2%上升为19.6%。为加强陶瓷工业的组织领导,1951年12月, 淄博专区组建了企业公司(后改为实业公司)。1952年,陶瓷行业实行了民主改革,进一步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鼎丰窑厂在全市率先实行公私合营。是年,有手工业社(组)7处,私营企业共126处,职工由1949年的3310人, 增加到4676人, 日用陶瓷产量由1949年的1786.2万件增长到4217.3万件, 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工业陶瓷达到8100多吨, 比1949年增长847.23%。主要产品品种增加20多种,并试制出了日用细瓷。 

 

陶瓷作品

1953年开始, 淄博陶瓷工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建设。经过国家的扶植和企业的努力,1955年建成日用细瓷专厂——淄博瓷厂。通过典型示范,上半年,全市成立26个陶瓷生产合作社(组),从业人员1136人, 占手工业总人数的49.6%。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初, 全市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 最后剩下的275名陶瓷个体手工业者,全部加入合作社。在全面实现合作化的基础上,通过并社改组,1957年底, 共建立6个生产合作社, 有社员3229人, 总产值达到416.6万元。在个体手工业经济实行合作化的同时,私营窑厂在联营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公私合营。至1956年1月, 全市88个私营窑厂全部公私合营。 根据中央对新合营企业的经济改组“半年不动”的指示,下半年进行了企业改组,联营并厂,有的直接并入地方国营,有的改组成为大型公私合营。山头镇公私合营厂并入地方国营博山陶瓷厂,五龙村窑厂全部并入公私合营鼎丰耐火耐酸材料厂,福山镇合营厂组建成公私合营福山窑厂,渭头河村合营厂并入地方国营山东淄川窑厂。至此,全市陶瓷工业由分散的、作坊式的生产走向集中发展的阶段。1957年底, 全市陶瓷职工达8950人,比1952年增长91.28%,工业总产值达1612万元,比1952年增长2.8倍,日用陶瓷年产12593万件, 比1952年增长198.6%,工业陶瓷年产26000吨, 增长225.64%。除生产一般日用陶瓷、低压电瓷和陶管外,已能生产各种细瓷、高压电瓷、耐酸陶瓷、卫生陶瓷等250余种产品。产品除供应本省外,还远销江、浙、皖、豫、晋、陕及东北三省和京、津地区,日用细瓷和美术陶瓷还打入国际市场,出口欧、亚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从1958年开始,淄博陶瓷工业全面转入以技术改造为中心的陶瓷基地建设。是年,国家投资兴建了一批专业厂和科研教育机构。至1959年两年间,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15.185万元, 为“一五”期间投资总额的1.62倍。到1960年,相继建成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 淄博电瓷厂、淄博卫生瓷厂、博山陶瓷厂细陶车间和陶瓷中专学校。同时,还建立了淄博美术陶瓷厂,并加强原料矿的建设。掀起了大搞技术改造和产品质量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一批以木代铁、铁木结合的原料加工设备和单刀、双刀成型及运输设备相继出现。这些设备有的尽管使用时间不长,但对当时的生产起了积极作用,为后来的工艺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影响,尤其是全民大办钢铁,陶瓷生产“停车让路”,迫使部分企业改产耐火材料,甚至直接用大窑炼铁,造成产量和经济效益严重下降。其中日用陶瓷1958年比1957年减少3669.8万件, 仅占上年的70.86%,工业总产值虽比1957年增长67.85%,但实际上水分很大,存在着严重的浮夸。  

从1961年开始, 淄博陶瓷工业转入调整时期。压缩基本建设, 停建一些在建设目, 调整一部分企业所有制性质, 精减了1149名1958年从农村招收的工人, 撤并部分企事业单位。同时,全面展开了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和技术改造。到1965年, 国营陶瓷企业的原料处理工序, 基本实现了轮碾机、雷蒙机、球磨机、滤泥机、真空练泥机的机械化生产;试制成功了双刀自动成型机,大缸刀板成型机;博山陶瓷厂用三年多的时间,研究成功国内第一条煤烧日用陶瓷隧道窑,实现产品烧成连续化;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高热稳定性匣钵和一些日用陶瓷、工业陶瓷、陶瓷颜料新品种;此外,还新建了陶瓷专用设备制造厂,增强了陶瓷工业的技术后劲。到1965年底, 初步形成了主要产品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基础工业配套、品种比较齐全的陶瓷生产基地,全市日用陶瓷总产量达到12704万件,其中出口陶瓷1222万件, 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淄博被列为国内八大陶瓷产区之一。   

 

陶瓷作品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淄博陶瓷工业在发展中遇到了种种阻挠和障碍。但是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艰难的斗争,使生产在曲折中前进。新建了洪山陶瓷厂、无线电瓷件厂等一批企业,发展了60处社、队、街道陶瓷工业。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研制成功并推广了滚压成型、快速干燥、机械注浆、重油烧成、辊道窑烤花,某些工序实现了自动控制流水作业,推出了一批新材质日用细瓷、滑石瓷、色瓷、硬质陶和各种技术陶瓷,如高频瓷、九五瓷、刚玉、压电陶瓷等创新调墨印刷颜料、耐酸丝网颜料,刻瓷、彩绘绘画等新型装饰材料和装饰技法。淄博陶瓷发生质的飞跃,取得新的发展。到1976年, 全市日用陶瓷总产16704万件, 其中出口4934万件; 工业陶瓷55769吨, 比1965年增长31.49%以上。     

1976年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打基础、改面貌、上水平、增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1977年以来的9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9.02%。由于不断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主要产品生产基本实现了原料加工机械化,滚压成型联动化,产品烧成连续化。产品的开发创新又有新的突破, 继滑石瓷、色瓷之后,又研制成功并投产了一批新材质日用细瓷、工业陶瓷和新型装饰材料,其中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骨灰瓷、无光釉炻器、锆刚玉、透明陶瓷和无苯金水、高抗饰丝网颜料等,有些不仅是在淄博前所未有,在国内也是首创。此外,还研究恢复、创新了许多名贵色釉和装饰方法。淄博刻瓷在1982年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成为中国陶瓷建国以来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1980年以来, 先后有滑石瓷、鲁玉瓷、高石英瓷被国家选为中南海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国元首用瓷。一部分名贵色釉、刻瓷、雕塑品被选为国家礼品瓷。由于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国内外市场上的应变能力和产品覆盖面随之扩大,产品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70年代后期,由生产中档单件产品为主,逐步转为以生产成套瓷为主,并增加一部分高档瓷的生产,滑石瓷、色瓷及精细瓷器被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60余家宾馆、饭店采用。各种日用瓷、美术陈设瓷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国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自1977年以来平均每年达5800万件之多。1985年在全国10大陶瓷产区中居第4位。在发展日用陶瓷生产的同时, 还发展了一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工业陶瓷、轻工专用耐火材料和特种陶瓷。1982年国家投资1300万元在淄博工业陶瓷厂新建年产2000吨的锆刚玉车间, 福山陶瓷厂、博山陶瓷厂等发展了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的生产。扩大陶瓷原料矿、陶瓷机械厂、包装制品厂的规模,加强专业研究。1977年以来全市陶瓷行业取得较大科技成果42项, 其中32项获省以上奖励, 大缸滚压成型生产线、滑石质日用细瓷、鲁玉瓷获国家发明奖,高抗蚀釉上陶瓷颜料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经过30多年的建设, 淄博已经发展成为布局合理、品种齐全、技术比较先进的陶瓷工业基地。现在市属以上的陶瓷企事业单位有17个, 区属、乡镇陶瓷企业86个, 有生产各类陶瓷制品的工厂, 有为陶瓷生产配套的原料矿、设备制造厂、包装制品厂以及颜料、金水、花纸厂,有专门从事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试验中心,还有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从原料到生产,从科研到人才培养,形成比较完整的陶瓷工业体系。1985年,全市陶瓷工业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1.7亿元,生产日用陶瓷21785万件,生产工业陶瓷57900吨。

相关专题: 五一创意游淄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德风]

标签:三中全会 陶瓷 淄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