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点亮都市农业


来源:农民日报

上海市松江区非农就业率达96.7%,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万元,其中工资性等非农收入比例高达88%,是典型的都市“三农”区,近年来,松江区以顶层设计为先导,开展了都市“三农”工作的各项创新

上海市松江区非农就业率达96.7%,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万元,其中工资性等非农收入比例高达88%,是典型的都市“三农”区,近年来,松江区以顶层设计为先导,开展了都市“三农”工作的各项创新实践,其家庭农场模式赢得了民心,引领了都市“三农”工作新格局,受到全国关注。

松江的家庭农场别出心裁,是高度“计划性”的“定人定产”农场,规模在100亩到200亩之间,农场主是本地职业化的家庭成员,基本不超过3人,只从事粮食生产和养猪。

恰恰是这个看上去与市场格格不入的家庭农场,自2007年推出到今年6月止,已发展到1173户,经营面积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7.3%,户均经营面积114.1亩,户均年收入10.1万元。

在松江,“定人定产”的家庭农场已成为松江都市农业的亮点。

近日,记者深入松江采访发现,松江“定人定产”家庭模式有非常科学的顶层设计,保障了粮食生产,保护了生态,培育了职业农民,保证了专业化水平,一举多得。

腰泾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地处泖港镇腰泾村,记者见到了子承父业的“未来农场主”李春风。“今年61岁的父亲退休了,等村委会审计同意之后,我就能接班了。”1997年职高机电专业毕业、2006年辞去企业工作帮助父亲打理农场的李春风,对未来充满期待。

李春风的父亲李爱云一直在村里务农,有技能,对农业有感情,但生产规模只有60亩左右,2008年村委会同意李爱云成立家庭农场,他和村集体签订了117亩土地的流转合同,2011年,又获得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资格,猪场规模近千头,种粮面积扩大到200亩。

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流转和猪场投资独具松江特色: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先将自家耕地流转给村集体,由区政府投资对耕地进行统一整理,健全配套基础设施,然后由村集体发包给种田能手;猪场、发酵池等设施由政府负责投资,农场主只要养好猪,就可以拿到相应的代养费。

李春风说,这样做简化了程序,减少了矛盾纠纷,我们只要安安心心练好本事种好地、养好猪,争取3~5年承包期结束之后能继续承包下去。

据了解,腰泾村目前共有10个这样的家庭农场,2个是种养结合的,其余8个是种粮的农场,每个农场都和“李家”农场一样,由区农委和村委会联手,定人、定规模、定经营方向。松江其他村的做法也一概如此。

“现在又多了一项规定,农场主必须要通过培训才能上岗,也就是说,如果我有资格接父亲的班,也只能在拿到证书之后上岗。”李春风一边说,一边拿出父亲的“松江区家庭农场培训证书”。

在编号为“020053”的证书里,记者看到了泖港镇腰泾村12队李爱云的身份证明,上面有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委员会的钢印、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委员会两个大红图章,培训记录一页则记录了2012年度上下半年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成绩。

“2010年前农场只种粮食,收入在10万元左右,去年加上养猪,收入就达到20万元左右,3个人的农场,能维持这样的局面,是蛮好的,我很有信心一直经营下去。”刚刚接手农场的李春风对自己的农场充满希望,“如果能再扩大点儿规模,那就更好了。”

遗憾的是,李春风的愿望在松江不一定能实现,其规模设计基于如下综合考虑:家庭农场平均收入与二三产业从业收入要基本平衡,适度规模才能搞好土地生态功能和耕地保护工作,引导职业农民走以提高单产为目标的科技化道路。

松江区农委主任封坚强告诉记者,松江家庭农场从2007年下半年起步到现在全面推进、不断完善,关键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顶层设计时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的各项因素,把握住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家庭农场的顶层设计目标,松江区在利用财政资金杠杆功能不断推进家庭农场建设的同时,还相继推广“三三轮作制”耕作制度、与粮食家庭农场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三轮作制”指的是二麦、绿肥、深翻“三个三分之一”茬口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家庭农场的劳力和机械紧张问题,提高了家庭农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推进了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的作业方式。

涵盖农技、农资、农机等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系上了安全带,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组织各类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2006年至今,已累计培训农民近2万人,各类持证农民达6092人。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家庭农场,松江对2013年家庭农场财政补贴政策作了适当调整,每亩200元土地流转费补贴实行弹性补贴的原则,绿肥深翻补贴也做了更合理的调整。

相关专题: 山东家庭农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家庭农场 松江 农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