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惠民胡集书会 以天为幕,以地为台的艺术集会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 作为全国最大的两个书会之一胡集书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民间艺人在此云集献艺,演出包括西河大鼓、渔鼓等在内二十多个剧种,演出剧目多达200多档

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

作为全国最大的两个书会之一胡集书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民间艺人在此云集献艺,演出包括西河大鼓、渔鼓等在内二十多个剧种,演出剧目多达200多档,给游客以极丰富的视听盛宴;说书艺人故老相传的拜师仪式,雇请方式,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史书记载,宋朝时北方民间流传着一种音乐与唱词相结合的说唱艺术--说浑话,到宋朝末年,又流行起"鼓子词",而此时,惠民城里每年都有书会,艺人们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书目,"平话"在惠民一带非常盛行。到元初兵乱时期,艺人们把书会迁至惠民城东南七十里的胡集村。胡集历史上商业发达,是方圆百余里最大的集镇,正月十二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大集,周围群众为欢度元宵节,蜂拥前往胡集置办元宵节用品。每年元宵节前后,各地的说书艺人利用这个机会,从四面八方赶到胡集,登场亮艺,说书卖场经年不衰,场面逐年扩大,逐步形成盛大的胡集书会。

在胡集书会肇始阶段,从南方来了一伙唱渔鼓的艺人,他们与北边一帮唱落子的艺人互不服气,对垒唱戏,犹如擂台较量。第二年双方又各自约来了更多的同行艺人,再次对唱,如此连续几年,艺人越来越多,观众也越来越踊跃,影响也随之扩大。后来艺人们慢慢意识到,艺术上相互竞赛交流是好事,但不能视同行为冤家,再说都是穷说书的,为了混碗饭吃,更不能互相拆台,应该和解团结。于是大家就约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来胡集聚会,借说书之便,畅叙友情、交流书目、传授技艺、拜师收徒、各续门户。于是,书会世代相传,繁衍至今。

胡集书会是民间说书艺人与胡集周边村落民众交互作用的结果,双方在长期的雇书、下村表演过程中,共同维持了胡集书会这一地区曲艺交易盛会的传承与发展。在1982年之前,这完全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对民间说书艺人来说,参加胡集书会不仅可以“挣大钱”,而且也是获取身份认同、加强艺人团结、交流技艺甚至扬名立万的重要平台。因此在艺人中形成了一种师傅带徒弟、徒弟又带徒弟参加胡集书会的传统。对说书的极度热爱则是促使周边村落雇请艺人回村表演的最主要动因。但对诸请书村落来说,雇请艺人回村又不仅仅是为满足民众娱乐需求,彰显村落实力、维护村落名声亦是重要原因。这促使广大请书村落年复一年的雇请艺人回村表演,从而使得胡集书会得以长期传承。

说书卖艺为糊口,艺人们都想卖个好场,书会期间每天早、中、晚三场书,艺人相当劳累。当年来胡集说书的艺人多达四五百档,他们不怕路途遥远赶到胡集划场子,除附近及本省艺人外,还有来自辽宁等地的外地说书艺人在胡集各展声喉,西湖大鼓、梅花大鼓、木板书、毛竹板、沧州木板、相声、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渔鼓等艺术形式应有尽有,观众还可以听到冷门的过窑调、缰大鼓、河间大鼓、东路大鼓、数来宝等,一时间,胡集村每个角落声腔娓婉、鼓板齐奏、琴筝争鸣。艺人们说唱的书目各异,但都是拿手的传统看家戏,细说精唱,争取卖个好价钱。 胡集书会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戏”,艺人们都习惯在胡集村南首的大、小空场和巷尾演出,而最壮观的是,胡集村有一个宽23米、长达130米的干沟洼地,在这个“天然”大舞台中摆场子,艺人们纷纷脱下棉衣,捋起袖子,扯高嗓子,击鼓弹琴,拿出看家本领尽力献艺。这方乡音大舞台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你唱你的,他唱他的,说古道今,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真可谓“弦声嘈嘈如风吹竹林,书声琅琅似珠落玉盘”。书场周围上万名观众簇拥倾听,干沟洼地便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那阵势真可谓气壮山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鲁璐]

标签:书会 惠民 以天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