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山东“南茶北引”的硕果
2014年05月13日 16:48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春茶用谷雨前后采摘的茶叶炮制,时的茶树叶子,由于经过一冬的生长期,历经严寒,叶子格外厚实,所含营养成分最高,因而用这叶子炒出的茶叶,味道醇厚,香饴可口,为日照绿茶之上品。日照茶,为日照所产茶叶的总称,是山东“南茶北引”的累累硕果之一。
春茶用谷雨前后采摘的茶叶炮制,时的茶树叶子,由于经过一冬的生长期,历经严寒,叶子格外厚实,所含营养成分最高,因而用这叶子炒出的茶叶,味道醇厚,香饴可口,为日照绿茶之上品。
日照茶,为日照所产茶叶的总称,是山东“南茶北引”的累累硕果之一。
关于当年南茶北引的背景,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先生曾有一段介绍文字:“在谭启龙来山东担任省长时,毛主席与他谈起南茶北引,建议山东‘在山上多种些茶’。山东素有浓厚的饮茶习俗,是我国茶叶消费大省,即使每年从南方调拨4万多担茶叶,仍不能满足需求。当时茶叶是国家统配物资,是出口换汇的重要商品,增加调拨数量十分困难。谭启龙的到来,为山东从南方引种茶叶带来了机遇,他被誉为山东南茶北引的第一人。”
日照地处鲁东南,东临黄海,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属黄棕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山清水秀、云蒸雾绕的沿海山区,很适合种植茶叶。1959年,省政府确定日照作为南茶北引的试验县之一。
日照人素有饮茶的习惯,沿海渔民尤甚,出海前必须先饱饮一顿,然后才能上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销售茶叶约5000余担,均由南方购进。若这项试验成功了,不仅可就地解决百姓的喝茶问题,还可以增加收入。于是县委县政府便选择了上李家庄子、双庙、安东卫三村等几个点开始试种。他们采取走出去(去南方取经学习),请进来(请南方种茶专家来传授技术、现场指导)的办法,克服了虫害、冻害等困难,终于在1966年试验成功,让南方茶叶逐渐适应了当地环境,也学会了茶叶的制作工艺。
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序。采茶,即到茶园采摘茶叶。其要求采摘的茶树叶子必须细嫩、均匀、大小一致,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紫色叶。采摘时,必须用竹篓装盛,以防鲜叶闷热变色。进厂后,立即摊凉。3到4小时左右,鲜叶开始透发香气,这时即用杀青机杀青。其间,茶叶失水率约在35%到37%之间。稍作摊凉后,再用揉捻机揉捻3至5分钟。接着,手工搓团提毫。制茶技工凭借经验,边搓团、边散热,搓的茶叶条形卷曲、茸毫显露,干燥度达80%。最后,用箱式烘干机烘干。这几道工艺完成后,条股匀称、色泽深绿带黄并泛着一层白毫、散发着清香的日照绿茶就出现在人们面前了。
日照茶的品种,主要是绿茶。因为日照地处北方,昼夜温差极大,因而这种茶叶生长缓慢,较南方茶具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测定,日照绿茶儿茶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南方茶同类产品高13.7%和5.3%,具有“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色。它汤色黄绿、口感醇厚、板栗味浓郁、甘甜清香。一般茶叶冲泡三四次就寡清无味了,而日照绿茶即使冲泡五六次,仍然味道益醇,被誉为“江北第一茶”。
日照绿茶分为春茶、夏茶与秋茶。春茶用谷雨前后采摘的茶叶炮制。这时的茶树叶子,由于经过一冬的生长期,历经严寒,叶子格外厚实,所含营养成分最高。因而用这叶子炒出的茶叶,味道醇厚,香饴可口,为日照绿茶之上品。夏茶所用茶叶采自夏至前后,由于其生长期短,未经严寒的历练,加之夏天阳光强烈、水分充足,因而所含茶质较春茶有所减少,口味也不及春茶。秋茶系用立秋前后采摘的茶叶所炮制,这时采摘的茶叶,由于气温有所下降,雨水也较夏天有所减少,茶叶生长又有所缓慢,因而这时的茶叶虽不及春茶之香醇,但其品质仍好于夏茶。近几年日照茶农们建起了冬暖式大棚,采用反季节栽培方法生产茶叶,使茶叶春节前后即可上市。
从1959年“南茶北引”至今,日照茶经历了试种、扩种、规模发展几个阶段。现在,日照已成为淮河以北规模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全省茶叶主产区,被誉为北方绿茶之乡。(邓撰相)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日照南茶北引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