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症的预防
2014年05月19日 00:04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聋哑人不会讲话,并非语言发声器官有病,而是因为听力使聋人不能听到语言,从而失去模仿和学习语言的机会。因此,"聋"第一位的,而"哑"是第二位的,所以有"十聋九哑"的说法。由此可见,由于一个器官的损坏,连
聋哑人不会讲话,并非语言发声器官有病,而是因为听力使聋人不能听到语言,从而失去模仿和学习语言的机会。因此,"聋"第一位的,而"哑"是第二位的,所以有"十聋九哑"的说法。由此可见,由于一个器官的损坏,连带了另一套器官的功能,使患者遭受了聋与哑的双重痛苦。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误认为舌系带过短、扁桃体肥大是致哑的主要原因,从而要求剪断舌系带、切除扁桃体,显然这是无济于事的预防耳聋、保护听力、早期治聋、聋后防哑等才是防治聋哑的主要环节。要预防耳聋,必须了解耳聋的原因。耳聋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两大类。先天性耳聋有家族性,近血统婚姻的父母所生子女容易发生先天性耳聋;妊娠妇女患病和药物中毒能损害胎儿的听器,,而产生感觉-神经性聋,如妊娠期用奎宁就可能使胎儿致聋少数先天性耳聋是由于外耳道和中耳畸形引起的。且多为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后天性耳聋多数是由于传染病和药物中毒引起的感觉-神经性聋;产期的意外情况也能致聋,如早产、急产、难产以及休克等。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常引起传导性耳聋;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也能致聋。现今,在我国必须重视梅毒性耳聋的发前不见古人情况,梅毒侵犯内耳可引起感觉-神经性聋,母亲妊娠时将梅毒传给胎儿,称为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的胎儿出生后会成为聋哑儿,先天性晚期梅毒多见于青少年,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神经迷路炎、树胶肿性迷路骨膜炎和骨髓炎,一般侵犯双侧内耳,患儿不仅有听觉障碍,还常伴有前庭功能障碍。为了预防耳聋,应该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1.重视先天性耳聋的预防,加强遗传学研究,采取优生学措施;
2.加强妊娠期妇女的保健工作,避免病毒感染、梅毒感染,防止滥用耳毒性抗生素;
3.控制和治疗可能致聋的各种传染病,如流脑、麻疹、腮腺炎、伤寒、猩红热、疟疾等;
4.积极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可能致聋的后天性耳病;
5.对聋童的外耳道畸形及中耳畸形早期施行手术治疗,增进听力,提供模仿与学习语言的必要听力;
6.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检查,早期发现听力缺陷;
7.对缺碘地区提供大量含碘食物,如食碘盐,以纠正甲状腺功能低下。
传导性聋气导损失不超过60分贝,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传导性聋一般不能致聋哑,但是在传导性聋的基础若再有药物中毒、暴震等因素叠加起来,则比较容易造成严重耳聋,从而使聋童致哑。所以,预防上述疾病和早期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相关专题:勿让“爱”停在路上
相关专题: 六一儿童节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