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大校内仍存十二座老公馆 月租仅50供老教授租住


来源:齐鲁网

建造于19世纪初的齐鲁大学十二座西式别墅楼,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是济南市最集中的西式别墅建筑群。据了解,在齐鲁大学的长柏路上,总共有十二座西式别墅楼,从东往西一字排开,仿佛一个规模宏大的别墅建筑展览,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据了解,在齐鲁大学的长柏路上,总共有十二座西式别墅楼,从东往西一字排开,仿佛一个规模宏大的别墅建筑展览,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根据2007年出版的《图说老济南建筑》(近代卷)所做的统计,或大或小的近代建筑在济南约有116座,其中一些建筑因其重要的建筑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目前约有一半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它们被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所代替,这其中包括可以充分展示济南文化特色的老建筑群落。

现在的山东大学西校区的前身是齐鲁大学。有专家认为,这所在教会大学历史上发展起来的学校是济南现存面积最大的近代大学建筑群,堪称“近现代建筑的博物馆”。  

百年老公馆房租每月50块

秋风萧瑟,黄叶落地,一场初冬的小雨一扫济南连日以来的雾霾,百年的齐鲁大学沐浴在放晴后微凉的阳光下,漫步在这所古老、宁静、散发着神秘气息的美丽校园内,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充满异国风情的校舍建筑,它们在低诉着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发生剧烈碰撞和冲突之时济南这座城市的文化变迁。

在校园里的号院西路上,东西方向各有一栋西式别墅楼,路西的一栋是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小洋楼,蓝底白字的门牌号上写着“长柏路4号”;路东的则是以石块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平房院落。

据了解,在齐鲁大学的长柏路上,总共有十二座西式别墅楼,从东往西一字排开,仿佛一个规模宏大的别墅建筑展览,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这些别墅原为齐鲁大学教授楼,美国人建的,听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住在长柏路4号二楼差不多有十年的朱家雁,今年81岁,她是齐鲁大学的退休老教授。

在朱教授的热情邀请下,记者参观了她的阁楼小屋。“现在长柏路上的这几栋小楼都是学校租住给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职工的,根据面积大小,我这两间的租金是每个月50元,比我房子面积小的是30元。”

几张布艺沙发,一个低矮的小茶几,上面堆放着一摞整整齐齐的报纸。阳光透过欧式的窗棱,洒在锗红的木地板上……穿过小客厅,便是主人十几平米的小卧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架年代久远的钢琴,乳白色的琴键经过岁月的弹奏,泛着发黄老照片似的陈旧,和立在一旁的书架交相呼应,越发显露出古老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的嵌入式融合。

朱教授告诉记者,“每年,曾在这住的美国教授的子女都会回到学校看看这栋小楼,好像在他们十四五岁的时候跟父亲离开了中国,因为对小楼有感情,美国教授的一双儿女总会每年不定期的回来再看看,进来坐坐就走。”

记者得知,朱教授也有一双儿女,女儿如今在美国硅谷工作,儿子继承了她的专业,当了医生。“以前女儿离开家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倒没觉得什么,只要她发展的好就行。如今她离得那么远,我年纪越来越大,再也没法承受坐12个小时的飞机飞到美国见女儿了,看来真的是老了,儿女离得远就越来越挂念了……”

挂在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地走着,一位年迈的老教授,窝在西式的阁楼里,戴着老花镜,出神地望着斑驳的墙壁上开始剥落的墙皮,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辞谢朱教授后,绕过有着“佛山的身影,号院的静谧”之称的号院,记者继续前行,寻找着齐鲁大学被历史浸染的美。

麦柯密古楼被誉为中国建筑复兴样式代表

沿着广场向东边走就看到了麦柯密古楼,即办公楼,建成于1923年。

麦柯密古楼位于齐鲁大学中心花园中轴线的北端,与康穆礼拜堂相对,建筑坐北面南,两层砖木结构,另有一层地下室(南半部)和半地下室(北半部)。平面布局为西方近代公共建筑的形式,内走廊,南北布置房间,两面采光。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造型庄重大方,比例尺度恰当,是西方建筑师将欧洲近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的一个尝试,被誉为“中国建筑复兴样式”的代表作。

据介绍,1952年以来,麦柯密古楼一直为校区的行政中心,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和校园文脉的象征。然而,1997年却被一场大火夷为平地,现址为新建的综合教学楼。

居住在这附近已有50年的一位住户告诉记者,“住在这儿那么多年,不曾去了解它的历史,只是房子毕竟年久失修,遇到雨雪天气,屋顶就漏。”向记者抱怨的住户一声叹息,“儿子给学校写了申请修补房屋,院方迟迟一年多才给补了补,有的住户甚至报告提交了两年了还没动静……”

今年9岁的任紫萱,是山大医附小四年级的学生,她家住在长柏路9号楼。“原本在这栋楼里住着三户人家,后来一位老奶奶搬走了,我们家也要搬走了,爸爸妈妈正在找房子呢。”

“我家楼上还有个阁楼,听爸爸说这个房子有一百多年了,我不喜欢这里,因为房子的设计很奇怪,墙也是斜的,还没有厕所,只能跑到附近的公共厕所。”任紫萱可爱懂事,对她而言,这样独具风格的老建筑,并不是她所理想的“家”。

南齐北燕:华北第一学府

由最初的一个规模很小的教会学校,齐鲁大学经过长期经营扩充,逐渐发展起来。1936年齐鲁大学在校人数达到六百人,有人说,“齐大从此进入了名牌大学之林“,最盛时号称“华北第一学府”,有“南齐北燕”之谓。

值得一提的是,从英伦三岛归国不久的著名作家老舍,也在这个时期进入齐大,并进入创作的鼎盛时期。身兼齐大“新文学教授”与“《论语》八仙”幽默大师双料头衔的老舍,操一口京腔,冷面妙语,纵横跌宕,融古今中外于一炉之讲课,大受青年学子们的欢迎,轰动全校。正因“齐大”北依趵突泉,南眺千佛山,老舍先生称之为“非正规的公园”。

建国后,齐鲁大学逐渐并入山东大学,建校时期的考文楼、柏根楼、圣保罗楼、景蓝楼、水塔等十余栋西式别墅楼以及多处西式平房院落至今保存完好,大部分仍然发挥着办公、居住的功能。

可以说“中西合璧”是齐鲁大学建筑的突出特点。记者了解到,当时西方国家为了更多的宣传基督教及西方文化,使更多的中国人不排斥西方,建筑师既用了西方建筑的特点,又吸取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文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因此有专家曾建议,这些建筑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历史建筑。有的专家甚至还建议将齐鲁大学建成中国最大的建筑博物馆。

据悉,早在2000年,原齐鲁大学和原齐鲁大学医院内的多处历史建筑就被公布为省级优秀建筑。

2013年5月3日,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专题: 济南老建筑保护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教授 老公馆 二座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