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赵新生: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拉开跨越发展新框架


来源:天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图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赵新生作典型发言 抢抓机遇大干快上 全力推进园区跨越发展 (2014年9月17日)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北跨发展指挥部和市

图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赵新生作典型发言

抢抓机遇大干快上

全力推进园区跨越发展

(2014年9月17日)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北跨发展指挥部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北跨发展机遇,振奋精神、勇于担当,创新举措、务实攻坚,全力加快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园区建设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年来,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开工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全省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园区和中日韩产业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正在积极申报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园区发展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和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高点定位园区建设发展,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入园企业质量水平,以优势产业、优质项目、优化机制拉升园区发展起点,增强园区综合竞争力。在目标定位上,以创建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园区为目标,提出把园区建成科技创新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区、国际合作融合区、生态保护模范区、北跨发展新城区,以六区联动吸引人才、技术、项目、资金、信息等要素集聚。在产业方向上,坚持高端产业专业化,瞄准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建设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胶体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连续三年承办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已有新材料领域企业61家,成为全省独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专业园区。在发展理念上,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四个转变”,即推动园区由单一的生产性工业园区向功能齐备的城市新区转变,由单一布局工业项目向二产、三产项目协同推进转变,由单个企业单一供地向统一建设订单式厂房或工业综合体转变,由以土地、税收等为主的政策驱动向以建载体、优服务为主的功能驱动转变。在工作把握上,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突出“三个坚持”,即坚持在全市北跨发展大局下推进园区建设,把加快园区发展作为撬动城市北跨的重要支点,作为“向北求发展”的主要空间,自我加压、敢于担当,勇当北跨发展的排头兵。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优质服务作为园区发展的总抓手、突破口,以项目集聚带动投资落地、产业培育、园区振兴。

二、创新路径,多元助推园区发展

按照“转调创”的要求,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激发区域活力,培育园区自身动力,多元助推园区做大做强做优。

1、坚持产城融合。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培育做强产业与提升园区城市功能同步推进,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按照城市化标准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电、供水、供暖、天然气、排污、消防等设施;今年投资2.7亿元,按照城区道路标准完成园区“三纵一横”道路改造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举措,加快建设工业综合体,既建设标准厂房,又配套研发、孵化、生活等辅助功能,形成以产业为中心,集研发、生产、办公、经营、生活于一体的产业新城,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团队创业需求、员工生活需求,加速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其中鑫茂齐鲁科技城占地1100亩,开工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已签约、入驻企业150余家,同步对中小微企业实施孵化服务,提供资产增值、贷款、担保等扶持,全部建成后将容纳中小科技企业1000家,年产值100亿元。新材料科技园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去年3月1日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现已引进德国圣西朗北方基地、山东师范大学工程中心和产业化基地、美高制药、台湾尚诺新材料、荣泰胶体新材料、力冠科技等8家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即将入驻的有济南大学新材料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项目、山东交通学院专家研发的建筑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山东大学专家研发的化工新材料项目,预计上述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2、坚持政产学研联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企业、科研资源,推动创新和自主研发,增强园区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园区“软实力”,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了“成果、平台、团队、服务”的特色发展道路。

一是引机构、汇成果。在区委、区政府倾全区之力建设园区的大氛围下,积极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扶持,吸引研发机构集聚,建设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兵器工业集团北方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园区建设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实现了产品研发、中试、投产“一站式、一条龙”,并为园区提供可转化科研成果近百项。

二是引资金、建平台。新材料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是“以时间换效益”的产业,传统的工业项目“买土地、建厂房、买设备”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此,园区采取了引进投资、自有资金开发等多种方式建设产业平台,“筑巢引凤、为风筑巢”相结合,建设了鑫茂齐鲁科技城、济南新材料产业科技园、山东建邦新材料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平台,将项目建设投产时间从不少于24个月压缩为不超过6个月,使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能够及时转化、快速投产,为发展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引人才、建团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核心是人才,目前园区已拥有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973计划科学家、泰山学者、全市5150高层次人才在内的近50位教授和研究员,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科研技术保障;已与山东大学合作,成立了新材料领域人才信息网络,确保今后能够为企业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管理、营销、投融资等各类人才保障,进一步完善了园区人才和团队建设。

四是促发展、抓服务。第一,抓好企业建设阶段服务,在市北跨指挥部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入园企业提供热情周到高效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建设、快速投产。第二,抓好投产企业服务,定期举办由园区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参加的项目对接推介会,形成企业、高校、资本之间的密切联系。园区有20项科研成果借助推介平台实现转化,其中由山东大学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太阳能正面导电银浆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技术转给建邦公司进行产业化,项目占地仅20亩,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利税2亿元;目前,还有氧化铝陶瓷微晶磨料等三个项目正在进行转化。

3、坚持产业生态链整合。努力打造以新材料产业化为核心的“研发、生产、交易、物流”产业生态链。科研成果从园区各科研机构进入产业平台,在产业平台上整合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进行孵化以及产业化,产品进入新材料交易中心交易,通过物流智能公路港运往各地,产业生态链横跨第二和第三产业,涵盖了研发制造、市场营销、运营服务及保障服务等多个领域,有利于各产业协作共赢,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4、坚持产业链聚合。注重产业链打造,沿产业链方向引进、整合、集聚相关企业,上下延伸、左右延展,发展产业集群。一是拉长产业链条。建设科佳新型复合材料基地,引进6个产业关联度强、依存度高的项目整合入驻,形成紧密的复合材料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水平。该项目10万平方米的厂房今年3月1日开工,7月底建成并安置了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二是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引进与生产制造企业关联度高的配套项目,济南传化泉胜综合物流城落户园区,总投资30亿元,将建设集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公路智能港。三是链接电子商务。推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与慧聪网、敦煌网合作,实现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产业链的整合,探索打造工业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正在安装设备,预计今年12月上线。

5、坚持开放合作。把对外开放作为“转调创”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对外开放高端平台,以开放增活力,以开放创优势,努力把新材料产业园区打造成外向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引进德国圣西朗光电集团北方总部和大功率节能灯生产基地,今年3月1日签约入驻新材料科技园,北方总部9月底投入使用;大功率节能灯生产基地正在订购设备,年底实现投产,年产值5亿元,利税1亿元。主动融入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加大对韩招商力度,4月16日7家韩国科技园区、企业签订入驻协议。

三、优化环境,高效服务园区发展

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创环境就是谋发展,优环境就是增实力的意识,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促进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创新方式方法,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打造服务品牌,以环境优化促进园区快建设、大发展。

一是用好改革红利。市政府出台的工业综合用地政策非常符合园区发展要求和实际。为用足用好这一政策,让改革红利助推园区发展,我们设置三条“红线”。设置政策适用红线,对适用工业综合用地政策的项目严格把关,一般性企业、没有优质产业支撑的项目坚决不给予工业综合用地政策。严格执行自持经营占比红线,工业综合体开发建设单位自持比例不得低于30%。设置企业入驻红线,把握“六个不准进”,即没有实体项目的企业不准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不准进,技术水平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不准进,投资强度不高的不准进,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不准进,没有较高税收回报或较多就业岗位的不准进。

二是提速项目建设。区委、区政府倾全区之力支持园区建设,连续两年在园区现场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围绕推进园区项目建设,聚焦发力,突出抓了“三个一批”,即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去年3月1日举行北跨发展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6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今年3月1日举行项目集中投产开工签约仪式,25个项目集中投产开工签约;实施“飞地招商”,出台街镇向园区引介项目税收分成政策,鼓励各街镇向园区引荐项目;这些举措,有力的促进了园区发展。

三是强化外部保障。本着企业内部的事由企业办,企业外部的事由园区办的原则,强化外部环境保障,形成支持促进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法检公在园区设立专门办事机构,派驻精兵强将,保障园区发展。项目落地,着重保障依法征地拆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安置补偿工作,确保无拆迁补偿遗留问题;项目建设,着重保障顺利施工,确保无干扰企业施工行为;生产经营,着重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做到了税外无费,让企业全心经营、安心发展。

四、自我加压、全力以赴做好下一步工作

这次全市现场会的召开,对我们是激励、是鼓舞、是鞭策。我们决心以此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区县园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加快发展,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确保完成今年工作目标。“在谈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确保今年实现“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的工作目标;加快鑫茂齐鲁科技城、新材料产业科技园、新材料交易中心三个平台的招商引资速度,提升引进项目质量、加快项目投产速度,实现园区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2、抓好明年工作筹划。一是抓好储备项目开工建设、为明年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确保今年四季度开工两个大项目,即占地980亩、总投资30亿元、利税3亿元的传化泉胜智能公路港项目,和占地460亩、总投资40亿元、利税3亿元的东旭绿色新光源科技园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抓好占地5000亩的中日韩产业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策划方案》编制和《总体规划》编制,力争明年推出一批可对外招商的地块、引进一批优质外资项目,为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各位领导、同志们,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拉开了跨越发展的框架,我们力争用3—5年时间,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全省最具特色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园区,力争到2020年达到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产值400亿元,实现利税40亿元,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和“加快北跨发展、建设济北新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向区委区政府、向市委市政府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关专题: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新材料产业园区 跨越发展新框架 赵新生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