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薪火相传弦歌不断 首部琴书大全出版
2013年08月06日 17:5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宁昊然
日前,山东省第一部完整再现山东琴书传统经典曲目的鸿篇巨制《山东琴书大全》(5卷)由山东友谊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尽管山东琴书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郭学东坦言,琴书发展到今天,三路传承人齐备,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2012年12月全国曲艺类非遗项目济南展演,朱丽华(中)表演山东琴书(朱刚摄)
原标题:山东琴书薪火相传弦歌不断首部琴书大全出版
日前,山东省第一部完整再现山东琴书传统经典曲目的鸿篇巨制《山东琴书大全》(5卷)由山东友谊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编录挖掘整理、编纂校勘的山东琴书代表人物邓九如《白蛇传》等山东琴书传统曲目10余部159万字,这些珍贵的曲目资料是我国罕见的历史文化遗存。近日,记者就山东琴书的保护工作和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探访。
全面梳理代表曲目
几年前,电视剧《北方有佳人》把山东琴书搬上荧屏,让山东琴书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火”了一把。山东琴书,又名唱扬琴、山东扬琴,早期称作“小曲子”。发源于鲁西南菏泽地区(清曹州府)。它是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联曲体为主的曲艺形式,迄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简称“艺研所”)自成立以来,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山东省曲艺的挖掘、抢救、研究和保护方面占据重要地位。2006年,由山东省艺研所申报的山东琴书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艺研所成为山东琴书的保护责任单位。
山东省艺研所所长姜慧介绍,基础性文化遗产资料搜集整理是山东省艺研所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上世纪50年代起,该所的曲艺专家就非常注重对琴书资料的挖掘、收集,他们通过组织琴书艺人口述,对当时所有琴书曲目进行了抄录。为了使这些资料得到妥善保存,艺研所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资料室开辟了专门场地,专门存放这些资料。为方便查阅使用,工作人员还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类归档,制作目录索引。
省艺研所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山东琴书抄本整理出版工程,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将所藏178位艺人的180多段短篇曲目和近60部中长篇书目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几乎囊括山东琴书所有静态资料。这些资料将以《山东琴书大全》的形式完整再现山东琴书传统经典曲目,今年已出版第一期共159万字。
抢救录制影像资料
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断层,琴书和其他曲艺形式一样面临着危险境地。上世纪90年代后,曲艺团队进一步萎缩。除了济南市曲艺团北路琴书有少量演出外,仅在发源地鲁西地区有个别业余演唱者。针对这种情况,省艺研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织有关人员,经过多次研讨,决定首先对濒危曲种或流派进行抢救性保护。
据介绍,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利用有限的经费开展曲艺影像资料录制工作。省艺研所为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姚忠贤、李湘云、朱丽华、刘士福等录制了影像资料。目前已录制完成了山东琴书南路代表性传承人刘士福的《夫妻争灯》、《吕洞宾戏牡丹》、《辞曹》、《捣灶》、《观灯》、《姜子牙卖面》等13个小段,山东琴书北路代表性传承人姚忠贤的《梁祝下山》、《吕洞宾戏牡丹》、《刘伶醉酒》、《断桥相会》等8个小段,还有徐玉霞、萧国光、杨兰芬等20多位艺人的录像、录音。今年5月,整理出版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音像集》,收录四大部类50张光盘。
“由于这些传承人大都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对他们演唱曲目及个人影像资料的录制意义不言自明。所以,这项工作我们一直没有停止,以后还会争取条件继续坚持下去。”从上世纪80年代就从事曲艺工作的山东省艺研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郭学东说。
多举措扶持传承人
“人存艺存,人亡艺绝。”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他们的传承活动是非遗项目能否存续的关键。
郭学东介绍,经过几年的努力,山东琴书北路、东路、南路都有了国家级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位。传承人的传承热情空前高涨。”据了解,东路琴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朱丽华作为东路琴书代表人物商业兴的嫡传弟子,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退休后就告别了琴书舞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之后,朱丽华重新出山,成立了东路琴书研究会,与人联合创作了《同学会》等新作品,2010年获曲艺牡丹奖提名,2012年又在全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中获得一致好评。
年轻一代学习琴书的兴趣也大涨,纷纷主动拜师学艺。北路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姚忠贤的弟子原来只有济南市曲艺团的杨珀,现在仅济南市曲艺团正式拜他为师的“80后”演员就有4人,跟随他学习过的年轻人则更多。
另外,山东省艺研所还创新传承模式,与大中专院校联合培养琴书人才,在山东管理学院、济南艺校等设立了山东琴书传承基地,探索传统的师徒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重视苗子的选拔。正是由于对传承人的重视和扶持,山东琴书在国内各项曲艺赛事上频频获奖,知名度得到提高。
困难虽多前景看好
通过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山东琴书的传承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面临从业人员较少、创作力不足、曲种的社会认知度与影响力不高等困难。
郭学东认为,山东琴书从业人员较少,多为单打独斗,不成规模。尽管近年来山东琴书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但仅是与上世纪90年代前后最低谷的时期相比而言,距离它最繁盛的时期还有很大距离。不同于山东快书的一人演出形式,山东琴书的表演多为两人以上搭档演出,这决定了演员不仅要自身技艺精,还要找到合适的搭档才行。但现在一个好的山东琴书演员好培养,同时培养出配合默契的一对演员就比较困难。其次,创作研究队伍匮乏。建国初期,有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从事山东琴书的创作和研究,创作和整理改编的琴书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文革”后,这支队伍基本没有恢复起来。创作人才的匮乏是曲艺界面临的共性问题。目前专门从事山东琴书创作的人员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是琴书演员自创自演,这也导致山东琴书新作品少,而能及时反映时代新风尚、紧贴百姓生活的作品更少,严重制约了山东琴书的发展。
尽管山东琴书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郭学东坦言,琴书发展到今天,三路传承人齐备,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现在社会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化,琴书虽然达不到上世纪最鼎盛的状态,但也会有比较好的生存空间。以目前三路琴书的发展看,琴书依然是有观众的,他们各自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 宁昊然)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