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路线图敲定

关于筹划建设中日韩产业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敲定,今年9月底前将完成工作细化方案并着手实施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将建中日韩自贸区先行示范区

13年8月,省政府正式批复济南化工产业园区更名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建设中日韩自贸区济南先行示范区。

中韩自贸区第七轮谈判酝酿山东建设自贸区

2013年9月3日,在中韩自贸区第七轮谈判期间,中韩自贸区官产学座谈会在潍坊市举行。

中日韩自贸区山东也瞄准‘桥头堡’

“不断密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将使山东成为京津冀、东北三省对接韩国的枢纽,山东也将成为这一区域新的‘桥头堡’。

独家策划
图片名
图片名
高层发声
郭树清

郭树清:山东重视与韩合作 争建中韩自贸区先行区

希望双方今后加强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详细]

夏耕

夏耕:期待着中韩自贸区谈判早日达成协议

以济南韩博会为契机 打造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详细]

 
 

中日韩自贸区济南先“试水”

上海自贸区设立后,中日韩自贸区也已经启动谈判,这对济南吸引外资来讲无疑是一大利好。3日,记者从济南市商务局获悉,《关于筹划建设中日韩自贸区济南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他们想抢先一步,承接日韩产业转移。【详细】

综合合保税区运行两年 为外向型经济增添金字招牌

“济南综合保税区的获批,不仅为山东外贸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而且也为我省正在筹备中的中日韩自贸区先行试验区,增加了砝码。”【详细】

济南“韩博会”预热自贸区

为与韩国开展经贸往来最早的省份,韩国在华投资的“半壁江山”落户山东。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韩经贸等方面的往来;在2011年6月,又与大田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关系,以此为纽带,济南与韩国的双边关系稳步发展【详细】

济南定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框架方案

9月1日,中日韩自贸区第五轮谈判在北京举行。为抢抓我国新一轮自贸区规划建设、中日韩自贸区启动谈判和山东“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等历史机遇,济南正式纳入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试点城市范围。【详细】

 
省内争夺战
 

中日韩自贸区自提出以来历经10年历程,如今正面临一个崭新机遇。不仅青岛伸出了橄榄枝,威海也已加入这一争夺战。 【详细】

 

青烟威抢滩中日韩自贸区

面对机遇,一场抢滩中日韩自由贸易示范区的“好戏”正在青烟威三地上演。 【详细】

青岛烟台最有实力争夺示范区

山东省曾下发《意见》明确提到争取青岛市列为自由贸易区金融先行试点城市。 【详细】

 

韩国

日本

中日韩三国5月在京举行的第四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上决定年内启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同时中方倡议“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专家认为,属于“次区域”合作的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将为三国间建成自贸区探路,有助于更加顺利推动开展“区域”合作,即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的实施,目前国内还没有现成的模式、经验可以借鉴。 【详细】
青岛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诸多优势,三方合作不仅能节省大量物流成本,而且人文交往频繁,更易沟通互赢。如能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既可为国家层面自贸区建设积累经验,又可在与日韩合作交往中抢占先机,为山东尽快融入东北亚发展战略以及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创造条件。 【详细】
“从上海自贸区试点中可以看出,每一项举措的核心都是降低成本,时间成本、交易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都能降低,这样才真正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刘刚认为,从自贸区中获益最多的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若中日韩自贸区先行区落地山东,将成为整个山东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契机。 【详细】
 
 
多省份掀自贸区热潮
 

自上海自贸区申报和运行以来,自贸区竞逐“遍地开花”,有23个省份提出要将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港区)”并作为工作的重点。【详细】

喝彩
质疑

自贸区为经济“升级”释放巨大制度红利

2014年2月28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外汇管理细则”、 “反洗钱细则”。此前,分别发布了第三方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小额外币利率存款上限放开三项金融细则。[详细]

自贸区最终会是开放倒逼改革

我们要琢磨的是,自贸区开放以后,除了物流之外,哪些制造业或行业有机会?一些传统行业在自贸区开设后,出口额就会增长么?显然要打一个问号。而且它们可能还会因为开放,实力外企和国外低成本制造业进驻我国的原因要倒逼一些落后产业转型。[详细]

自贸区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国内产业优化

自贸区的建成会冲击发展滞后、竞争力较差的产业,同时又会给那些竞争力强的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能利用建立自贸区这一机遇对落后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将有利于国内产业的进一步优化。[详细]

专家称非中国地情各异 上海经验并非“万能贴”

王新奎建议,国家应尽快选择合适的中心城市,再设立若干自贸试验区,“中国这么大,不可能一个地方的经验,在全国到处都能适合,未来自贸区肯定不止上海一个。”[详细]

专家:自贸区临的法律问题值得关注

贺军担忧,上海自贸区面临的法律冲突挑战不容忽视,而实行金融“特区”的效果也很可能难以受控。“这些问题很可能分散国务院决策层很多的注意力,影响经济决策和政策实施的效果。” [详细]

上海自贸区或危害中国整体经济的健康成长

当前全国不少地方都炒作自由贸易区的设立,那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这只能说明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不够,特别是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不够。如果整个市场开放度高,金融市场的制度发展红利不是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大。[详细]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