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书写梁庄 就是在书写中国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梁鸿选择了南阳、郑州、西安、北京、青岛、呼和浩特、东莞等城市,走访了51位在外打工的梁庄人,这些人中,有26个外出打工时间超过了20年。梁鸿:第一本《中国在梁庄》是计划中的,我在写的过程中才发现,第一本书大部分写的是梁庄人在梁庄的生活,妇女儿童、老人等,有些东西还没有完成。

     原标题:书写梁庄,就是在书写中国

 梁庄

书写梁庄,就是在书写中国

梁庄

晚报记者 李胜南

梁鸿,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曾出版非虚构文学作品《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专著《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

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年度作家”;《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等。

《出梁庄记》简介

梁庄,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但是它的命运,又与中国各处的村庄颇为相似。出生在梁庄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的梁鸿,2010年写了一本《中国在梁庄》,讲述了梁庄人留守在梁庄的故事,但书中并没有提及梁庄的进城农民,这部分人才是村里的主力。像很多中国村庄一样,早在30年前,就有人走出梁庄,到城市里打工。现在,年轻人还在不断地走出梁庄,进入城市。梁鸿继续书写,于是,有了这本《出梁庄记》,这是梁庄人在中国的故事。

梁鸿选择了南阳、郑州、西安、北京、青岛、呼和浩特、东莞等城市,走访了51位在外打工的梁庄人,这些人中,有26个外出打工时间超过了20年。在书中,梁鸿思考的是,他们与城市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怎么看待梁庄?怎么看待打工的城市?怎么考虑自己的未来?他们的身份如何被界定?他们的形象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

中国有近2.5亿的进城务工农民,他们长期远离土地,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也不曾熟悉。他们来自乡村,却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生活样态,与我们息息相关。

写完两本书,发现这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当代农村

问:《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两本书隔了三年,本来就是计划要写两部分吗?在梁庄的和出去打工的,才算是完整的梁庄吗?

梁鸿:第一本《中国在梁庄》是计划中的,我在写的过程中才发现,第一本书大部分写的是梁庄人在梁庄的生活,妇女儿童、老人等,有些东西还没有完成。第二本书写梁庄在外的打工者,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梁庄是一致的,只有把他们这部分生活写出来,梁庄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当代村庄。所以,才有第二本书的构想,它是自然生发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构想,没那么清晰。

问:怎么想到写这种偏纪实性的书呢?

梁鸿:这两本书虽然是非虚构性的,但应该还算是一个文学文本。尽管是记录的东西,但还是略带散文性质的,并不是一个社会学文本,只是在采访时用了一些社会学调查的技巧。本来就是对乡村的叙写,不是针对某一个事件的,也不是小说类的或虚构文学类的东西。

问:关于梁庄,还有什么内容没有表达完整吗?还计划写关于梁庄的下一本书么?

梁鸿:暂时还没有计划。梁庄的政治、梁庄的经济、妇女的生活、男人的生活、都是大的文本。不过,我关心的还是人文的、文学意义上的梁庄,所以,我的书写集中在对人的叙述上。也许以后,在虚构文学和学术领域,还会对梁庄有所阐释,不过,那时再回到梁庄,可能就不是这个具体的梁庄了。

问:《出梁庄记》是按照梁庄人打工的地域来结构全书的,您在挑选采访对象时,是否有意识从不同角度来选择?

梁鸿:对于这本书的结构,一开始并没有清晰的构想,梁庄在外打工的人分散在很多城市,我按照自己的能力,能走到哪些城市就走到哪些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每个城市的打工者主要在做什么。在同一个城市里打工的梁庄人,确实干着差不多的活,比如西安的以蹬三轮车为主、内蒙的主要做校油泵、青岛的集中在首饰加工厂里,我以他们为中心,对他们的生活状态有深入了解后,再对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进行面上的辐射。

不过,我并不力图呈现农村人在城市打工的方方面面,这些问题太多太复杂了。

我试图把他们(梁庄人)生存状态的复杂性写出来,但我并不去想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完成的东西

问:您看到了很多梁庄和梁庄人的问题,会想解决方式吗?

梁鸿:我试图把他们生存状态的复杂性写出来,但是我并不去想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完成的东西。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是要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准的,我只是试图把生存层面的的复杂性、多元性、暧昧性呈现出来。

问:在和梁庄人的访谈中,有什么让您感触特别深的细节吗?

梁鸿:我觉得每个细节都是让人觉得珍贵的。比如,南阳那个现代算命者贤义,一个农村青年,追逐现代梦来到了城市,结果操持了一个最古老的职业,他的生活经历给人很多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混杂的状态中,传统以一种怪异的形态来到现代,现代也以一种怪异的方式呈现,这不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社会,就像贤义那间布置混杂的客厅,各种象征的东西都有,但是这种混杂却是最有意思的。

贤义做的事需要传统文化支撑,他对真正的传统只知道皮毛,但他还是呈现了一种光亮,有种开阔的气象,我觉得这种光亮是中国传统的东西,是穿越时空的。在这个意义上,他有其复杂性。所以,为什么这本书写起来比较累,我觉得就是因为很多人都是以复杂的面貌出现的。

问:您多次提到复杂性,打工者的复杂、采访情形的复杂,能具体讲一讲这种复杂性吗?

梁鸿:这种复杂性,应该就是现实吧。当下,乡村和城市二元对立,进城农民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他们在城市中仍然保留着小的乡土社会的空间。也就是说,每个城市的梁庄打工者,都构成了一个小梁庄,在梁庄里被人瞧不起的,在那里还是被人瞧不起;在梁庄有威望的,在那里也还是能帮人调解事端。这种混杂的、纠缠的状态,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存状态,不应该人为地割裂去理解。

现实很沉重,但他们的生活并不凄惨,他们是在很正常的生活着

问:相比前一本书,《出梁庄记》中描写的现实生活更沉重,色调很灰暗,不知道您写的时候是这样的感觉吗?

梁鸿:现实很沉重,但我在着笔时还是写了很多有光亮的细节。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凄凄惨惨的,痛苦得不得了,没有,他们就是在很正常地生活。除了沉重,书中还是有很多亮色的,比如像前面说到的贤义,比如在郑州打工的年轻人梁平,他觉得“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是很有性格的。

问:您在访问这些梁庄的打工者的时候,是跟父亲一起去拜访的?

梁鸿:我父亲跟着我走了好几个城市,他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是依托和我父亲的关系去做这个访问的,也就是说,不是依靠现代学者身份,而是依靠乡村熟人社会的关系进入他们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复杂的结构,我们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这本书暗含的文本之一。

问:在内蒙古那一段中,您特别提到了一个词“扯秧子”,就是农民靠老乡靠熟人进入城市。那会给他一种安全感吗?

梁鸿:这是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农民不是依靠城市的结构进城的,他是依靠乡村的结构进城的。你来了,你弟弟来了,你老婆来了,你家里的人都来了。在城市中,继续他们的亲情或矛盾,乡土文化在他们这群人中依然有效。这也是一种混杂的状态。并不是说他们进了城就成了市民,他们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确认跟打工的城市没什么关系。他们依靠城市生活,但身份的获得,来自乡村的社会结构。他们的快乐、痛苦也来自乡村,只有在这里面,才感觉自己活着。

当农民被抛掷在那个孤岛上时,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他就是跟着他的命运在走

问:这些打工者,他们想的都是回梁庄,哪怕是那些已经在外面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外来者的身份和城市的生活了,为什么一定要回梁庄?

梁鸿:他们绝不可能一直留在城市。在北京的河南村里居住的人,河南村的福利、所有的房屋、所有的分红,都跟他没有一点关系。他在那地方永远是个外来者,怎么可能在那里安家呢?他是个陌生人,在这个城市里,这个身份是被确定好了的。一个人,如果背负着这种巨大的陌生感,他怎么可能在那里生活一辈子呢?他会觉得这城市是我的家吗?而且,对农民来说,可以从事的职业是非常有限的,他到城里,只是一个愚昧的麻木的打工者,而且总是这样。

问:在青岛的梁庄人大多在电镀厂里工作,他们知道其中的危险,小柱也因氰化物中毒去世,他们为什么不走呢?是因为他的生活达到了某种平衡吗?

梁鸿:我觉得如果说有某种平衡,也是虚假的平衡。当农民被抛掷在那个孤岛上时,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他就是跟着他的命运在走。小柱去了,他的亲戚、老乡也去了。他们面前没有那么多元的、自由的选择,并不是前面同时摆着七八条路让你来选。

什么叫平衡?就是挣到了一点钱而已。对他们来说,钱的确是最重要的,但为了这点钱,他们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这恰恰体现了生活的残酷性。

相关专题: 回不去的故乡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逯延津]

标签:梁鸿 出梁庄记 中国在梁庄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