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独特的地域背景——黄河


来源:凤凰网山东东营频道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生活。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艺术。吕剧这一艺术形式之所以发源于黄河尾闾的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一带,当然也是与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生活。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艺术。吕剧这一艺术形式之所以发源于黄河尾闾的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一带,当然也是与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自青藏高原,穿山越峡,携泥裹沙,虎啸龙吟,一路滚滚东来。到了孟津以下,河出峡谷,穿行于冀鲁平原,地势变得平缓,水流随之减慢,泥沙沉淀,河床加高,黄河变成了一条地上“悬河”。

就是这条“悬河”,在150年前,流到广饶北部、利津境内,堤坝却突然消失了。据有关资料记载,1884年,广饶、利津以下黄河岸堤消失,无堤防,后来,虽有老百姓为保护田地村庄,自发顺河筑起堤坝土堰,地方政府也加以资助。加培堤坝,渐渐形成了统一的堤防。但由于堤坝低矮单薄,根本无法约束咆哮的黄河,因此决口不断。

牛庄镇时家村就位于黄河岸堤与区坝相邻的下游、不足百里之处的黄河三角洲荒原上。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遭受黄河水害.无疑首当其冲。

据《东营黄河志》记载,仅就1855年到1911年的56年间,黄河在这一带决口28个年份,平均2年一次。真谓洪水灾难“史不绝书”。黄河每一次决溢,都给人民留下深重灾难。“黄河决溢,洪水横溢,庐舍为堰,舟行陆地,人畜漂流”,便是这一幅悲惨场景的真实写照。

饱受洪水之害的时家一带人们,每当大河决口后,便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乞讨。等洪水下去,重又回到故乡。隔年后,又这样重复一次。其实,这一带人民几乎周而复始地永远生活在乞讨之中。

洪水使人们饱受苦难,苦难让人们变得聪明。起初,他们也如一般讨饭人那样,走村串巷伸手讨要。渐渐,他们改变了手段,改为唱小曲登门求舍。这样,性质便有了改变,由单纯乞讨变为艺术与食物的交换。然后,由独自一人上门演唱,变为几个人结伙拉摊演唱。至此,这一乞讨方式的改变,使他们由讨饭人演变成为早期的乡间流浪艺人。

起初,他们只会演唱家乡的民歌民谣,渐渐也把当地流行的小曲小调,吸收到自己的演唱中来,或照搬、或与自己家乡曲调糅合在一起、或再加以创造,成为更优美的曲调。等到洪水离去,这些流浪艺人叉回到家乡去种田,同时也把异乡的小曲民谣带了回来。这样,时家一带乡村便成了民间艺术的荟萃之地。

我们讲,艺术源于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来自苦难, 吕剧诞生的年代,恰恰是黄河水患最为频繁、最为严重的年代。是黄河成就了吕剧艺术,是生存的本能创造了吕剧艺术。

相关新闻:

标签:黄河 独特的地域背景 洪水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