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历史地名的内涵及保护与发展(南京)
2013年11月25日 18:46
来源:www.zbdm.gov.cn
二○一○年九月) 地名,是人们赋予特定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综合来看,历史地名及其文化内涵消失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促使历史地名加快流失。通过这样的更名,进一步将自然实体名称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提升了学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服务了地区和高校的建设发展。
原标题:南京市历史地名的内涵及保护与发展(南京)
地名,是人们赋予特定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历史地名,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赋予特定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俗称“老地名”。其中一部分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消失,或不再为人所用,仅存在于诗词、档案之中;另一部分则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一直沿用至今。
一、南京历史地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公元前495年南京地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第一个地名“冶城”后,又相继产生了第一座城池地名“越城”,第一个郡级政区地名“江东”,第一个县级政区地名“金陵”,第一个都城地名“建业”。截止1949年,在这2444年中,南京地区出现的各类历史地名大约有2万余条,其中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约有2000条。这些历史地名浓缩了南京众多的历史信息,记忆着南京城每一步发展的痕迹,是南京城市历史的象征、文化的标志、风俗的符号,承载了古都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反映了南京城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是一幅南京的《清明上河图》。南京历史地名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是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统一。南京的自然地名有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山川形胜之势与帝王霸业之气相互印证,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中国风水地貌中的“四象”、“五行”在此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今天南京的朱雀桥、玄武湖、金川河、火瓦巷等地名仍然留有深深的“四象”、“五行”痕迹。
二是见证了凝重的历史沧桑和都城印记。南京先后有过越城、金陵等几十个名称,这在中外历史上是极少见的文化现象。南京地名的频繁更迭,反映的是历史沧桑的巨变,留下的是一部充满荣辱兴衰的编年史,见证的是南京及其都城历史的沿革和社会变迁。因此,“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留下了众多都城文化底蕴的地名。如聚宝门等城门名称、御道街等带有皇家文化色彩的地名,以及相府营等反映多朝王公将相官府所在地的地名。
三是蕴含了文脉相承的龙凤文化。龙凤文化有多种含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龙凤又变异为皇权的象征。南京作为古都,其地名更深受皇权文化的影响。梳理南京的地名,从中可以发现很多与龙凤有关的地名。地名中这种攀龙附凤的文化现象,虽有一定的皇权意识的残留,但现在更多的是表达了民众对南京的繁荣昌盛,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憧憬。如龙蟠里、丹凤街、凤凰台等。
四是记录了“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在中国实行长达1300多年之久。古都南京作为人才聚集之地和科举考试中心,科举文化的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这种影响在当今南京的许多地名中仍然清晰可见,如成贤街、夫子庙、贡院街、四牌楼等等不胜枚举,记载了南京科举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五是反映了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京城为王侯所聚,分布闾巷。南京现有地名中有许多是历代官宦府邸名称,或围绕官邸派生的名称。如王府园、马府街、程阁老巷等等;同样,反映官衙所在地的地名亦很多,如校尉营、水佐营、蓝旗街、都司巷等,历代还留下反映军队建制卫所、军藏仓库、军事编制单位等地名,如乌衣巷、孝陵卫、小营等。
六是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南京历史地名的形成深受宗教文化流风侵染。历史上南京地区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六朝时期佛教盛行,梁代达到顶峰。南京历代都有反映宗教色彩的地名,如源于佛教的地名“雨花台”、“唱经楼”,源于道教的地名“北极阁”、“三茅宫”,因基督教得名的地名“天堂街”等。
七是流露着浓郁的古商业文化气息。据史料记载,早在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城一带已形成了南京最早的市场。在秦汉之后,尤其在六朝和明朝时期南京的工商业经济获得了重大发展,出现了许多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生活信息的地名。这其中包含有以手工作坊为主的工场地名,如颜料坊、铜作坊、箍桶巷,以经营各种商品的综合性及专业商市地名,如小市、牛市、明瓦廊等。
八是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平民文化。南京许多地名源于民间传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文化色彩,折射着昔日南京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态。源于民间传说的南京历史地名,有的附载着一个古老的动人故事,如莫愁湖、桃叶渡;有的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如大胜关;有的彪炳着一个杰出的人物,如半山园;有的表现着某种民俗史实,如斗鸡闸。寥寥数字的地名,浓缩了当年的社会生活,当时的文化,当时的人物。
九是凸显出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的精髓。南京历史地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明清两代帝王宫殿、陵寝和将相墓冢的地名,如明孝陵、大行宫、徐达墓、郑和墓等。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山陵、总统府、中山大道等这些地名充分显示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博大胸怀、革命思想和丰功伟绩,表达了国人对他的崇敬心情。
二、南京历史地名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
据初步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南京老地名已经消失近2000条,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就消失了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地名200余条,而近几年来新地名却以每年新增近200条的速度在发展。与全国同类城市一样,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南京历史地名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历史地名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综合来看,历史地名及其文化内涵消失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促使历史地名加快流失。一方面,随着城市的翻新改造,很多老街巷老建筑被拆除,老地名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随着城市道路的延伸、拓展,一些短窄的路街巷、里弄已并入一条完整宽广的大道之中,只能在原先的老地名中挑出一条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整条道路名称,其余名称只能弃之不用。
二是历史地名保护意识薄弱致使地名和地名文化的民族性受到极大冲击。长期以来,社会上对老地名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普遍缺乏充分的认知,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生活方式的变革,流行文化的冲击,人们的精神追求讲究多元化,生活消费追求现代化,国外强势文化依托高科技手段,不断侵蚀着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领域,地名文化认知感在强大的外来文化冲击下显得很脆弱,一些大、洋、怪的地名迅速替代了有地方特色、体现民族性且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地名,地名文化越来越“势单力薄”。
三是现有地名管理手段缺乏行之有效的历史地名保护和文化宣传机制。长期以来,地名部门比较注重地名的指位功能,对地名的文化价值仅仅体现在自行收集资料、编书留存的层面上。这种对地名文化保护的封闭式工作方法,使历史地名保护既缺乏机制又没有保障。同时,在全球化和大部制的背景下,历史地名保护和文化宣传工作还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文化、规划、城建、财政、旅游、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
在新时期,历史地名具有加快消失的趋势,且国家暂时还没有对其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历史地名的生存状况已非常严峻,不容乐观,保护历史地名已是当务之急。
三、南京历史地名更加注重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真正的保护,是一种弘扬,是一种发展,是要让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这种“警觉”,转化为广大公众“敏感”的保护意识和行动,转化为各地政府长期的制度性安排。在多年的工作和梳理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南京历史地名的文化内涵之丰富是全省及中国老地名的重要代表。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地名的产生和消亡具有突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如果不主动作为,大力宣传、保护、弘扬、发展,其地名文化内涵必定逐步流失,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历史遗憾。正因为如此,作为古都南京的地名主管部门,我们长期高度重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南京历史地名保护作为提升新时期地名服务管理的重点和突破口,更加注重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式的弘扬南京优秀地名文化,实现了南京历史地名保护与发展“有史、有势、有法、有制、有实”,形成了“以历史地名保护为中心,以法规为保障,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平台,以保护名录为主要形式,以弘扬先进地名文化为目标”的地名文化建设新机制。
有史——通过著书立传,夯实地名文化保护基础。盛世修志、传承文明。地名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产物,最基础、最传统的保护手段就是编史修志,研究考证,以此记载、保存、传承地名文化。2000年以来,我们继承工作传统,不仅编写了《南京通志•地名卷》、《南京市古今地名对照表》、《社科知识与百姓生活丛书(地名篇)》等资料性书籍,还出版了《故都印记—南京地名文化解读》,对南京的地名发展规律和重要历史地名的渊源、背景、演变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考证,不仅资料精准详实,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参考和收藏价值,出版发行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势——通过宣传造势,营造地名文化保护氛围。任何工作的成功开展都离不开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由于“老地名”具有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和重要作用,包括南京市民在内,人民群众对“老地名”有着浓厚的感情的深深的情结,而且这种感情和情结与“老地名”的价值成正比。取消一个“老地名”往往会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掀起全社会对历史地名关注的热潮。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地名文化保护环境的营造,在新的媒体技术发展形势下,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电视等更直接的形式与老百姓交流互动,更多的是以“海选”、“复活”等抓人眼球的活动将宣传效果最大化。如:“海选老地名”活动,历时三个月,吸引了省内10个市超过30000人次参与。“复活老地名”活动,各类报刊刊发文章50余篇,共4万余万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央和省市各大媒体均给予了报导。今年,我们拍摄的南京老地名电视系列片,经在我市十八频道热点栏目“老吴韶韶”播出后,再次引发了市民的“地名热”。
有法——通过建章立制,构建地名文化保护法制体系。是否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评价一项工作完善与否的基础标准之一。实事求是的说,正是由于地名管理工作自身法制基础的薄弱,影响了建立完善的地名文化保护法制体系。多年来,我们从南京地名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寻求南京地名文化法制建设的新发展。2008年,我们利用南京拥有半个地方性法规立法权的优势,成功的在地方性法规《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中,把“历史地名保护”独立成章,明确了我市历史地名保护的原则、措施和保护机制等,从而使我市地名文化保护的法制建设工作上了新台阶。
有制——通过申报非遗,提升地名文化保护品牌。地名文化的现实,呼吁和需要我们地名工作者走出资料室,走出小圈子,把自己融合到当代文化工作的现行机制当中去,争取和运用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保护和开发这座文化宝库。2005年以来,国家逐步开展并日益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发布了一些政策性文件。2006年至2007年,我们敏锐的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创新、敢为人先,深化创新地名保护名录制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老地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并成功将“南京老地名”申报为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将历史地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第一城”。申报非遗的成功不仅使“南京老地名”融入了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机制,而且进一步推进了保护工作多元化发展,打造了“南京老地名”世界性品牌。
有实——通过创新实干,推动地名文化保护发展。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地名文化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将“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将创新与实干相结合,干实事、求实效、得实绩,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让地名文化保护落到实处,让地名工作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感到,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创新只能通过实干来破解,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实干也只能通过创新来实现。近年来,一方面,我们创新设置了中山大道、成贤街等首批试点老地名标识牌(石刻),标志石刻碑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各个老地名的位置、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遗迹等用浓缩的笔墨进行说明,并配有示意地图。老地名标志的设置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夫子庙乌衣巷的老地名标志已经成为游人游览夫子庙时驻足浏览拍照的一个重要景物,无形中为旅游景点增加了新的文化和实体亮点。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复活”老地名,如“新林”、“江乘”、“万竹园”等。这种“复活”不是简单的重新使用,而是通过命名更名工作,将新地名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赋予新地名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整体优化整个地名环境。如,位于仙林大学城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因其校内的“枯山”(山名)与学校专业和人文特色不符,提出更名要求。通过实地踏勘和专家研讨,我们对更名方案几易其稿,最终将“枯山”更名为“素山”。“素山”一名与距其不远的“灵山”相呼应,而“灵山”、“素山”又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两篇章相呼应,符合该校中医药学教学和专业学术环境,同时还隐含着朴素的国学文化。通过这样的更名,进一步将自然实体名称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提升了学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服务了地区和高校的建设发展。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