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大量消逝缘于对历史文化的钝感
2013年11月25日 16:17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魏青
随着行政区域的合并、社区街道改造合并,一些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正在快速消失。人文积淀下来的老地名,不仅是城市的历史文脉,更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更凝聚着当地群众的归属感。
原标题:老地名大量消逝缘于对历史文化的钝感
随着行政区域的合并、社区街道改造合并,一些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正在快速消失。据了解,在苏州,1995年,随着一条干将路的建成,沿线就“丢掉”了多贵桥巷、鹰扬巷、双成巷、豆粉弄、朗中里、梗子里、桐桥浜等8条巷弄名;有统计显示,因1980年至2003年的旧城改造,北京市旧城区的胡同地名消失了40%;从1984年到2005年,杭州仅上城区就消失里弄360余条;1991年至2000年,广州老地名就消失了1031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31日)
越来越多的老地名的被无情抛弃和迅速消失,纵然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有关,但是关键是一些城市管理者骨子里没有树立对老地名的历史文化审美感,没有保护老地名的文化责任感,随意行政有余,科学行政不足,缺少长远的文化眼光,仅仅关注眼前利益,才导致了抛弃老地名的冲动和鲁莽行为。
人文积淀下来的老地名,不仅是城市的历史文脉,更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更凝聚着当地群众的归属感。随意更换老地名,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强拆”。原河北省完县,本为金代所置完州,以“山川完美、坚固”之意而得名,但在1993年竟因投资商认为“完”是“完蛋”之意,被更名为顺平县。又如湖北荆州,1994年与沙市市和江陵县合并后,改名荆沙市。然而改名之举不仅让本地民众不满,也令众多慕“大意失荆州”之名前来的外地游客迷惑,两年后,有关方面只好宣布恢复“荆州”。
老地名不仅是过去岁月一个地理坐标,也是一种区域的历史记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地域的命名,不是小事。要保护濒危地名,尤其是对已成为当地文化标志的古老地名,绝不能打着商业开发的旗号随意变更或废弃。确需更名时,要通过专家严格论证,注意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世界上,老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也编制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据悉,苏州实行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制度,于2012年正式启动《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编纂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1600条老地名的收集,下一步就要进行评审报批,预计首批列入名录的地名有800条左右。经市政府批准的《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中的地名,在用的,一般不得更名;消亡的,除作为历史地名存史外,应尽量使其复活。
在新地名设计中应当优先使用历史地名,从严控制历史地名的更名与注销。难以直接使用的历史地名可以通过雅化的办法加以利用。以坟为例,北京周边遍布坟名,减少坟名更符合今人的心理,但一些重要的坟地名则不应更改,如城东的八王坟和城西的公主坟等。为此,民政部将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推进地名文化建设工作。实施地名规划,完善并严格执行地名命名更名专家论证制度,切实避免随意命名更名的现象,确保地名命名更具科学性。
经过长期积淀的老地名是超越时空的,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及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物产、经济、历史史实(事件或人物)、生存范围、历史变迁及宗教信仰等等文化内涵,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缩影,折射着城市文化底蕴和气质品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符号系统之一。老地名就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那些有着丰富人文沉淀和优美传说的老地名,是历史留给城市的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它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同时默默地讲述着城市的往事。通过老地名,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
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是肤浅的城市,同时一个没有老街巷的城市也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在老地名的历史典故中,几乎随便挑出一条小街,它的历史都是不容忽视的。条条老街就像是武林大会上的侠客一样,每个貌似平凡的侠客背后都有着难以言说的传奇,并身怀绝技。一个个老街名的背后,是传说,是故事,是历史,更是文化。
老地名不单单是代表着一处方位,它的背后还有着众多的歌谣、故事、典故,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一座城市里,新街道、新小区、新地名的不断涌现,是一座城市保持活力的象征,是城市发展进步的标签。但是,在一座拥有“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老城市,不能没有承载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地名符号,这些地名符号不单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是这座城市的未来所在。
那么,城市如何才能保护好老地名呢,需要做好“四大工程”。
首先是做好“梳理工程”。作为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专门专家文化团队,对城市老地名相关的历史文化、历史地理进行必要地梳理和整合,提高命名、标示、重建的科学性、可持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其次是做好“命名工程”。老地名体现着城市风格、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更体现着城市时代印记和内涵,也体现了那些时代的特色。选择一些合适的街道,以城市历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事物、典故命名。这样,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会使城市老地名、街名交相辉映、别具特色。
第三是“标示工程”。有了具有文化内涵的老地名还不够,怎样让这些老地名深入人心?这就需要在城市的各种标示上下功夫,在一些老地名的街道竖起造型别具一格的碑,用中文、英文简洁地勾画出地名背后的历史脉络,让每一位游人、每一位市民走过这些街道,就能了解到古老街道的文化,此外,可以结合城市规划,建设街头雕塑小品,并加以阐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老街名与雕塑相得益彰,历史与现代城市建设完美契合。这样一个动态、系统的标示系统,会使行走在城市的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和历史的气息。
第四是“重建工程”。城市历史悠久,发生过许多典故,是不是可以把这些典故复原成一个个建筑。比如西安市的‘灞桥相送,折柳送别’大家都很熟悉,是否可以在今天的灞桥附近,建一座‘送别园’,植送别柳,设送别宴,做送别信物。比如,李商隐在游乐游原时,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佳句,可以在今天的乐游原建“爱晚亭”;在杜陵原上建“揽月亭”或者“捣衣亭”,再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情景。
老地名要保护,也要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服务社会。地名是城市管理基础信息的重要内容,因此,保护老地名不妨借助现代技术,推动城市地名的信息产业化。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好城市的老地名,而且能够使地名的管理和应用,在不需要政府资金投入的情况实现自身良性发展,取得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对老地名的保护,就是让城市恢复它的历史记忆,就是让城市文化的"血脉"源源不断地向未来岁月流淌,从而滋养着生兹在兹的市民,滋润着人们的忆旧情怀,老地名从一个侧面闪耀着一个城市独特的内在品格和气质,真心期望城市的老地名消失得慢些再慢些,保护得好些再好些。
各级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也应该时时刻刻地清醒地认识到,随便抛弃老地名也是“文化强拆”,比毁掉建筑的强拆为祸犹劣,对老地名之类的“文化强拆”,毁掉了城市的历史血脉和文脉,更是对城市文化的肆意割裂,要三思而后行,更要慎之又慎。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