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家峪:“闯关东”开始的地方


来源:凤凰山东综合

电视剧《闯关东》拍摄现场 有“齐鲁第一古村”之称的朱家峪村,是当年“闯关东”大军的出发地之一。“富走南,穷进京,逼死梁山下关东”。朱家峪一多半人家的祖辈都有过闯关东的经历。朱家峪村民主要以打铁谋生,

电视剧《闯关东》拍摄现场

有“齐鲁第一古村”之称的朱家峪村,是当年“闯关东”大军的出发地之一。“富走南,穷进京,逼死梁山下关东”。朱家峪一多半人家的祖辈都有过闯关东的经历。朱家峪村民主要以打铁谋生,大多数通过“打行炉”(即打乡铁)闯关东,一路走一路打铁,一直闯到东北,然后再一路打回来,两三年来回一趟。 古村朱家峪先辈闯关东成为闯关东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山东人闯关东的一个典范。

电视剧《闯关东》剧中一句台词“俺是章丘朱家峪的”,让无数观众牢牢记住了”朱家峪“这个美丽的古山村。

武秀才降服劫匪

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章丘县朱家峪武秀才朱廷访,收到东北抚顺挚友孟氏一亲笔信,请他去抚顺商定开采小煤矿有关事宜。

朱孟二人结识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是年春,朱廷访凭自身武艺壮胆闯关东,他又凭在章丘上皋开煤矿的丰富经验,到抚顺同山东老乡开煤矿,干出了一番事业。但那时,路上土匪成群,时有出没,路途艰辛。时日已久,身带钱物用尽,只好乞讨而往。说来幸运,正在危难之际,途中遇上一驾车人去抚顺谋生,此人乃山东历城人,姓孟,彪形大汉。他为人仗义,乐善好施,在家乡历城开砖窑挣了大钱,人送绰号“孟大发”。朱孟二人途中相遇,同乡又同路,同去一地谋生,情投意合,结为患难挚友。他们二人在抚顺联手共创开矿大业。一年中,矿业生产顺顺当当,红红火火。

武秀才朱廷访,以忠信待人而著称,他先检修好马车,后备足给养(煎饼与咸豆腐)以及盘资,在衣食行诸方面准备妥当之后,便自驾马车,踏上了直奔辽宁抚顺的漫漫征程。日行夜宿,连日兼程。十余天过去了,大约过山海关之后,一日黄昏时分,猛然间,从一树丛中窜将出三名土匪,手挥单刀,欲拦路抢劫。

一络腮胡大个子喝道:“客官,你想活命快留下过路钱!若不识相的话,立刻送你上西天!”其实,三名土匪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别看匪贼气势汹汹,岂能是山东好汉的对手!武秀才镇定地打量了匪贼一番,也不过是小山寨粗野人而已。他斩钉截铁地厉声喝道:“要钱好说,须从地上捡!我一向没有向匪贼交钱的规矩!”说罢,武秀才将早用小布袋装好的一宗铜元,一抛手扔出一丈多远,只听哗哗啦啦滚落一地。三名匪贼见钱眼开,立即弯下身子,左手提刀, 右手拾铜元,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就在这节骨眼上,武秀才右手紧握早备好的防身“齐眉棍”,他运足气力,几个箭步跳到了匪贼面前。匪贼见势不妙,正欲起身持刀搏斗,那武秀才确有一手“齐眉棍”之绝技,看,他左指右打,前挥后击,嗡嗡作响,如雷贯耳,难以靠身。一旦匪贼触及此棍,定能一命呜呼!三名匪贼目睹此状,丧魂落魄,束手无策。刹那间,只听三声巨响,匪贼手里的三把单刀已飞落远方。匪贼们的右手被齐眉棍震得疼痛麻木难忍,未等他们清醒过来,武秀才一个箭步跳到他们背后,只用齐眉棍端轻轻点击三匪贼委中穴(即膝盖后部能屈伸之穴位),三人便乖乖地跪在了黑土地上。

武秀才声音洪亮,斥责道:“条条大路通阳关,何必走歪门邪道!若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再让我遇上,别怪我不客气!”

赵氏兄妹的峥嵘岁月

1936年开始,山东章丘朱家峪村的赵继君为谋生,同弟弟等人闯关东,至黑龙江肇东昌五办起了铁匠炉—“洪盛炉”。次年春,他们各自把家眷搬到此处定居生活。赵继君的长子赵立桂、女儿赵秀英从此就扎根在这块黑土地上。

赵立桂,1925年6月出生,九岁入朱家峪文峰小学,接受儒学教育。到东北后,在肇东中学读书,是学校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1943年8 月,他18岁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地下工作。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与同志们一道,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策,秘密组织党的地下武装,发动组织革命群众积极抗日。由于他表现出色,1944年组织上任命他为昌五区区长。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地方武装配合八路军打土匪(东北叫胡子)、锄奸细、灭恶霸。他不惧环境的险恶,不畏斗争的艰辛,舍生忘死,昼夜奔波,置个人与家庭于不顾。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东北解放。1946年, 肇东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他被光荣地任命为肇东县第一任县长,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

赵秀英,赵立桂之妹,1929年3月出生,曾在朱家峪女子学校读书近一年。去东北后,在昌五小学上学。下学后,在铁匠炉帮母亲料理家务。其兄参加革命后,受其影响,她一心想跟随哥哥参加革命工作,但父母坚决不同意。无论哥哥怎样劝说,她怎样哀求,父母就是不松口。最后,她偷偷地随哥哥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当时只有16岁。她自幼胆大、活泼,敢说敢做,天生的男孩子性格。参加革命后,她按照组织的分配,积极开展妇救工作。她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妇女参加学习,接受教育,走出家门闹革命。在几年的革命斗争中,她经受了磨炼,经住了考验,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她先后曾任昌五县妇联主任,肇东县妇联主任。 1956年被选为肇东县副县长。肇东县改市后,继任肇东市副市长。任职期间,她先后负责抓全县(市)的工业、农业、政法等部门的工作,肇东县成为“东北第一个农业产值亿元县”,被誉为“百姓干部”。

赵氏兄妹,只不过是这块黑土地上长成的两棵壮苗,是千百万棵苗儿的一个缩影。

从朱家峪出去的

多数是打铁的

李家治就是从朱家峪闯关东走出的铁匠,是朱家峪人“闯关东”的一个典型代表。

李家治的后人李维本介绍说:“我老家在朱家峪文峰山下,过去山村地少人多,连年灾害。为活命,我爷爷李传运52岁时,被迫领着我爹李家治、我大爷李家琪和我叔李家萍走上了漫长的‘闯关东’之路。临行前,祖父带着父亲、大爷和和叔叔给老太爷磕头,从此天各一方,不知何年才能见面。从朱家峪走出去‘闯关东’的人多数都是打铁的,和其他‘闯关东’的铁匠一样,他们推着小车一边打铁一边走路,经过三个多月才到了吉林省德惠县的德惠镇。当时德惠只是一个不到千户人家的小镇,十分贫穷,没有想象的那样好,更谈不上当时传说的东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了。据父亲回忆,当年我爷爷是带着煎饼和地瓜干上路的。我爷爷初到德惠镇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活也不好找,主要是靠打铁维持生计。那里的天气非常冷,而一般的家庭由于穷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衣物来保暖。当时一些人的穿着都是光着身体外面套一件棉衣或者棉裤,有的甚至连内裤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关东毕竟地广人稀、沃野千里。我爷爷、父亲会打铁手艺, 又吃苦能干,渐渐地安顿下来。除了打铁,还种地、伐木、做点小买卖,至少有吃的,饿不死。朱开山一家人的经历,还有电视剧中其他人物,和我的祖辈父辈一样,就是真实的生活,一代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后来他们跟东北人学着盖起了拉合辫房。有了房子,又纷纷从老家‘搬家属’。就这样我们兄弟几个就出生在东北,至今东北口音没有改变。”

说起肇东红旗机械厂,李维本记忆犹新。他说:“父亲创建的红旗机械厂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不同历史阶段,在上级的关怀和父亲的努力下,发展很快。父亲带领工厂始终站在为农业服务的第一线,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为支援农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靠三把大锤起家的红旗机械厂不断发展壮大,尤其在‘工业学大庆’时期,成绩更为突出。工厂曾成为全省工业典型,父亲也先后被评为省级劳动特等模范、全国劳模。父亲现在年事已高,我们曾多次要接他和大爷回老家度过晚年,他也想回家看看,但身体不好,又舍不得肇东,舍不得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工厂。”

“闯关东”,不仅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移民史,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闯关东者的到来,不仅促进了东北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也给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了深远影响。“闯关东”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特有的“闯关东精神”。浩浩荡荡的闯关东大军书写了中国人民奋斗史上辉煌的一页,伟大的“闯关东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继承和发扬下去。

相关专题: 千年古县 底蕴章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延亭]

标签:朱家峪 闯关东 开始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