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家建言:用“海绵体城市”解决内涝问题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原标题:用“海绵体城市”解决内涝问题 本报记者 杨杰妮 北京报道 “如果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就吸水,干旱的时候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那么内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今年全国两会开始前,常德市

原标题:用“海绵体城市”解决内涝问题

本报记者 杨杰妮 北京报道

“如果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就吸水,干旱的时候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那么内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今年全国两会开始前,常德市江北水系综合治理办公室项目协调员刘波牵头起草了一份《关于科学利用与管理城市水资源的建议》,并转交给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集团董事局主席罗祖亮。3月13日,这份建议已经正式被提交给全国人大。

重现城市湿地系统

城市海绵体这个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城市化发展很快,这也导致了城市的硬化面积开发过度。”刘波认为,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水回归城市,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把过多硬化的城市面积减少,“让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小区都有吸收雨水的能力,不让雨水排走,干旱、没有水的时候再把雨水释放出来,这样又能改变气候又能防止内涝”。

建议提出,将城市河流、湖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保护和扩大自然湿地,兴建人工湿地系统,使城市湿地系统生态链条重现。针对持久的城市化运动,以流域为单元,大力开展“反城市硬化运动”,将屋顶、街道、公园尽可能地改造利用起来,将排水功能转变为蓄水功能。

刘波强调,打造“城市海绵体”并不是种树这么简单,而是每栋房子通过人工把雨水留住,包括小区、大的开发区。他举例说,比如城市道路现有的绿化带是高出路面的,道路的雨水不能进入绿化带,通过改造,变成“下凹式绿化带”,这就可以让雨水流进绿化带,让绿化带有一定的收集雨水的能力。再比如,“(停车场、广场)下面都可以做立体性的蓄水池,把雨水留在下面,在干旱的时候又可以回用。”“现在都是排不走水就城市被淹,干旱的时候就一滴水没有,这不符合生态规律。”刘波说。

建立内涝预警机制

在这份建议中还提出,要通过建立城市社区单元内涝(防洪)承受能力图,建立动态的城市不同社区单元的分级内涝(防洪)预警机制,向广大市民提前告知洪水及内涝情况,早做安排,将城市内涝(洪水)及地质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对城市热岛效应突出的社区,也要建立分级预警机制,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刘波表示,这套预警机制将主要通过降雨量的预测来达到预警的目的,“降雨很大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提示哪个地区会有被淹的可能性,相应的小区或地段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在此之前,政府应该对辖区内的排水情况进行统一的调查摸底,搞清楚哪个地段在降雨达到什么程度的时候有可能发生内涝。

相关专题: 城市内涝  

相关新闻:

标签:海绵 内涝问题 城市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