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试题官方点评出炉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2014年山东省高考落下帷幕,很多考生和家长开始关注高考试题分析及高考成绩。强调基础知识与学科能力的有机融合,重点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

2014年山东省高考落下帷幕,很多考生和家长开始关注高考试题分析及高考成绩。

今年山东省高考采用“3+X”的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办公室主任刘文超介绍,从目前的社会反映来看,今年试题的题量和难度把握比较得当,很好地遵循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试题质量比去年有了较高的提升,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和体现山东特色方面又有新的突破。

设题思路变化大题目“跳出”文本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保持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如第六大题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做题的形式,直接给出了一篇文学类文本让考生阅读答题,减轻了考生的阅读量,可以使考生快速答题。

今年试卷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选材上具有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特点。如第23题作文材料本身就极具诗意和审美价值,“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纵观全卷,今年的试题在设题思路上也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如第二大题第7小题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判断“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文言文阅读的第12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四个选项不仅仅是对原文的单纯翻译,还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尤其是对错项的设置,考生如果不细心阅读理解原文,就不容易判断出来。

多为基础题目内容贴近生活

今年数学试题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体的原则。整份试卷中大部分是基础题目,保证了考生的“基础得分”,从而保证了考试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今年试题秉承传统风格,以能力立意,特别注重对考生思维水平、创新意识和数学素养的考查。其中,作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知识模块,概率统计一直以来都承担着考查考生应用意识的重要角色。今年的山东数学文、理卷都集中于概率统计这个知识模块命制了具有应用背景的题目。这些试题背景真实可靠,贴近生活,没有任何生搬硬凑的痕迹,考查的数学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频繁应用的数学工具。

文理差异的处理历来是备受考生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今年的试卷恰当地处理了这种差异,相同知识点考查上也充分考虑了文理科的特点,六个解答题完全不同,前面的基础题目只有很少几个相同或者以姊妹题形式呈现,既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现个性品质,也对考生体现了人文关怀,使得考试公平性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取消听力第一年作文不再考“写信”

今年英语试题的试卷结构较往年有了较大的变化,取消了听力部分考试,减少了5个单项填空试题,增加了一篇10个小题的完形填空和5个阅读理解题。

试题设计上,单项填空题避免了机械的语法知识考查,而是将语法知识融入完整自然的语境中;完形填空题注重考查考生结合词汇、语法、语篇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的能力;阅读理解题在题目设置方面,除64题外,其余全部采用完整问句的提问方式,这符合语言测试的规范;阅读表达部分试题设计精巧且多样化,从多角度考查考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

试题一共选用了8篇短文。其中,阅读表达文章从交通拥堵这一现实问题切入,倡导人们充分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并指出缓解该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

作文题一改沿用多年的书信形

 

式,要求考生从所给的两句谚语中选择一句为题写一篇作文,解释谚语的含义并讲述能体现该谚语含义的个人经历。两句谚语所蕴含的道理浅显易懂,贴近考生生活和经验。

试卷结构调整较大考生阅读障碍减少

今年的思想政治试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坚持基础性与选拔性协调统一,鲜明地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色。

今年的试卷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试题分值增加了16分;选择题数量由9道试题变为12道试题;取消了选做题。在试题设计上,仍然保持了宏观、中观、微观设问相结合的风格,并以微观和中观设问为主,设问具体、明确,使考生易于把握。此外,试题秉承往年的传统,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引用,但材料不一味求新求奇,材料契合考查内容,观点明确,呈现方式平实,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有利于考生答题。

今年的试题还强化选择题材料、设问指向与备选项的融合,突出能力立意。同时,试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并且选择了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创设了不同的经济情境、政治情境、文化情境、哲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考查八项能力注重历史思维

今年历史试题全面考查了历史学科的八项学科能力,即历史时空意识、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表述能力、历史态度和价值观、历史方法、历史材料处理能力等。

历史理解能力是一般性能力要求。在试题中,考生进行历史理解的客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史实和对历史现象的解释。例如第20题《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大跃进”词条和第39题的“史论”等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其表层含义和显性特征,还要去探究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特征。

今年试题还对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了考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考生的历史价值判断。例如第39题第(2)小题的参考答案提供了两个认识问题的视角,有的考生可能只从一个方面作答。这部分考生作答不全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学科能力角度看,这部分考生存在看问题不够全面,或者不够深刻的问题;而从另外的一个侧面来看,可以说这部分考生还未真正确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结构变分值增蕴含现实热点

今年地理试题出现了新的变化:选择题增加16分(四道题),非选择题增加6分。与往年相比,由于试卷结构的改变、分值的增加,使得考查点覆盖面更广、更全面。同时,今年的试题仍然坚持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科“四个能力层级”的掌握情况,整套试题的设问层层递进,增加思维含量,展现考生的思维过程。考生需要全面挖掘材料中显性和隐含的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律,并能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分析和深层次思考,才能做好解答。

符合“从身边学习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这一理念,也成为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以选择题11~12题组为例,试题情境为某班级的一次地理野外实习,材料信息主要通过该班某小组制作的“记录卡片”的形式展现,从野外实习的视角引导考生获取地理信息、描述地理事物。

今年的试题仍秉承蕴含现实热点这一特色,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可持续发展。倡导教学结合热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增强地理学科的实效性。

4个方面能力都有考查目标

 

今年生物试题共有6道单项选择题、4道必做非选择题、2道选做非选择题,共12道题目,总分值90分。试题覆盖了《考试说明》要求中必考内容的15个主题,涉及到三个必修模块中的40多个具体知识点;覆盖了选考-1和选考-3内容的各3个主题。试题突出对生物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考试说明》中Ⅱ类要求内容的基础知识。《考试说明》中生物学科的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4个方面,每种能力有具体的考查目标。其中,综合运用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目标要求。第27题考查利用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解决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相关问题。第35题考查利用生物技术解决玉米深加工生产中的相关问题。两题都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另外,今年试题设计巧妙新颖,如第1、25、26、27、28、35、36题都是以一个主题为线索考查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都具有很好的综合性。

试题重视实用性展现有用的化学

今年的化学试题在形式上与考试说明样题保持一致,与以往的试题也保持相对稳定。其中,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3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

今年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化学的实用性。试卷中绝大部分试题的背景均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或是科技前沿,可以折射化学在新材料、能源、环境、废物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考生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为考生提供公平的平台展示能力的同时,展现有用的化学,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强调基础知识与学科能力的有机融合,重点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化学的学科特点则决定了“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的核心。

加分不加“量”考查建模能力

今年理科综合由去年的240分增加到今年的300分,其中物理由去年的89分增加到今年的110分。总体来说试卷结构和去年相比有小幅变化,但阅读量、思维量、作答量和去年基本一致。试题注重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检查了考生继续学习所必须具有的共同基础,检查了考生是否洞察了物理学的基本架构。

今年物理试题既注重加强与考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适度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注重在考生所熟悉的经典情境上不断创新,设计出新颖的设问方式,体现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特点。“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要学好物理,就要从众多现象中发现共同的本质,要善于建模。考试大纲规定的物理考点有120个左右,但由此衍生的习题却浩如烟海。所以,善于建模、熟知典型的物理模型,是考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内涵、取得更好成绩的保证。今年试题对模型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德风]

标签:卷试题 考查 探究能力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