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万亩天然芦苇开镰 收割现场堪比电影大片


在山东省桓台县起凤镇,生长着大片大片的天然芦苇,占地1万多亩。立冬时节,起凤镇的芦苇开始收割了。近日,记者走进马踏湖,用镜头记录下苇秋——湖区人民这一传统收割芦苇的情景。 早晨6时左右,伴着浓浓的雾

湖区万亩芦苇

在山东省桓台县起凤镇,生长着大片大片的天然芦苇,占地1万多亩。立冬时节,起凤镇的芦苇开始收割了。近日,记者走进马踏湖,用镜头记录下苇秋——湖区人民这一传统收割芦苇的情景。

早晨6时左右,伴着浓浓的雾气,苇农们就撑着溜子、拿着镰刀、带着午饭结伴而来,开始一天的劳作。每人每天大概能收割1亩芦苇,即割即运,用溜子把芦苇送到岸边,大多数芦苇都会被等在岸边的“苇客”抢购一空。今年芦苇价格行情比往年要好,根据芦苇的质量,一亩地能多收入三五百元。价格的上涨,大大激发了苇农的收割热情。在漫长的自然经济年代里,芦苇即是马踏湖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和维系生计的重要财源。芦苇的歉或丰,决定着湖民百姓家道年景的贫困或富足。因此,世代的湖区人,便将湖中生长的芦苇敬称为朝天草。

“开镰——啰!”汉子们像进入阵地的将士,尽可大搂的臂揽苇束入怀,挥舞起刀刃上闪着雪寒光亮的镰刀,随着声声不绝的“咔嚓”作响,高高的芦苇就齐刷刷垂倒在肩头。

每割足了一大束子,就顺放在备好的条凳上,该打捆了,就于丫根、中腰、末梢处牢牢地刹捆上几道苇绺子,这俗称为“民治民”。把苇捆高举过头顶,摔到湖滩上,再蹬滚上三脚,不松懈,不散捆,依然滚圆直挺,这才不算是赖把式。

湖区的每一条如网般交织的河汊,这时都成了载运芦苇的运河航道。一只小小的木溜子,就能装载起码成山垛似的芦苇,然后在条条船道中各自排成长长的队列,追着空中的写意云朵,舟行垛移,向湖畔驶去。

那些善驾的村嫂湖姑,艺高胆大,把芦苇装载了个满满,直压得舟舷紧贴在了水皮上。开行时,脚底生根般站稳在舟尾,双腿始终把握着腰身用力的均衡,长长的竹篙有节奏的一撑一撑又一撑,尽管行速快捷,但整只溜子却不倾不斜不晃荡,稳稳滑行在碧澄澄的水面上,极有韵律地撞激起一串串银亮的声浪响花。一根根竹蒿撑出了移动的风景,一只只溜子装载来了收获的喜悦。(王晓娜 成国栋 李凯)

[责任编辑:任晓攀]

标签:芦苇 收割现场堪比电影 堪比电影大片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