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以多样性拓展戏剧的边界


来源:新京报

【演出笔记】 为什么要做“爱丁堡前沿剧展”?其初衷源于一种最简单和朴实的想法:就是看了好戏,想和大家分享。本年度“爱丁堡前沿剧展”暖场剧目之一《最后晚餐》将于今日起先期上演。 这几年,随着国内戏剧市场

【演出笔记】

为什么要做“爱丁堡前沿剧展”?其初衷源于一种最简单和朴实的想法:就是看了好戏,想和大家分享。本年度“爱丁堡前沿剧展”暖场剧目之一《最后晚餐》将于今日起先期上演。

这几年,随着国内戏剧市场的日趋繁荣,各种戏剧演出貌似繁多。但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可看的好戏并不多,尤其是类型上相当雷同,白领、爆笑、悬疑、大师、明星几乎成为戏剧市场最重要的戏剧关键词。而若将目光投向远处,2013年8月,在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期间,短短3周,273个场馆中有2871个节目上演,演出达5万多场,共售出门票194万张,堪称Show的汪洋大海。将所有节目目录合在一起,是一本北京市电话号码簿那么厚的册子,而且类型丰富多样,从合家欢到脱口秀,从形体剧到传统经典,各种偏好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

每一年去到爱丁堡,都会大有收获。但戏剧的现场性决定了它没办法通过一个网上链接和大家分享。戏剧是活的,必须要在合适的场地,在规定的时间,找到足够的观众,这种观演关系才能真实地发生。而国际剧目通常又需要提前至少半年到一年时间,才能预定到档期,完成国内审批、巡演安排等诸多工作。

因此,受我们目前的能力所限,剧展只能每两年一届,这样才能保证有整整一年的时间用来选戏和准备,另一年用来呈现剧展。办剧展以来,最大的感受是:选一个剧目,就像是爱上一个人,它可能只要一个多小时的观看时间;但真正要把戏带到观众面前,在技术、行政、营销、宣传等各个层面完成琐碎的工作,则更像是结婚过日子,需要无尽的耐心与细致。

有趣的是,当这些多样性作品跟观众相遇之后,会产生很多化学反应。比如2012年剧展中,有一部来自英国“动作英雄”组合的小戏《看着我倒下》,是一个相当街头感的另类作品,需要观众站着看,并且参与到演出中。然而当它在上海演出时,得到一位资深戏剧评论人的五星好评。有了这样的案例,你会对观众更有信心,知道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不断以新形态作品拓展戏剧的创新边界,丰富戏剧生态,开阔观众视野,这一切,将和其他国内戏剧人的努力一起汇成合力,让戏剧这一艺术门类在影视、综艺、网络等各种当代强势娱乐介质的夹击下,突出重围。

□水晶(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德风]

标签:戏剧 观众 爱丁堡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