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戴安娜王妃到慈禧 揭秘中外王室奢华档案


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王室与珠宝 王室与珠宝 王室与珠宝 每一件珍品,都有一段迷人的故事。历代王室都想尽办法收集钻石和珠宝,认为稀有的钻石最能体现王室的尊贵。而纵观世界各国,由于无数王室贵妇拥有着令世人魂牵梦

原标题:王室与珠宝

王室与珠宝

王室与珠宝

每一件珍品,都有一段迷人的故事。历代王室都想尽办法收集钻石和珠宝,认为稀有的钻石最能体现王室的尊贵。而纵观世界各国,由于无数王室贵妇拥有着令世人魂牵梦系的奢华珠宝,价值连城也优雅传世。

珠宝芳华永流传。每一件珍品,都有一段迷人的故事。都说美人最怕迟暮,珠宝却像美酒一样,流传越久,价值越高:穿过拿破仑第一任妻子约瑟芬皇后的长发,见证温莎公爵的爱情,绕过戴安娜王妃的指端……奢华之梦永远不醒。

珠宝与王室似乎有着某种难于言喻的联系,各国王室的王冠与首饰几乎都会采用各种宝石镶嵌。因此,珍贵的宝石被认为最能体现王室的尊贵。不仅如此,宝石在象征王室尊贵的同时,也承载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在珠宝鉴定师卢玲玉看来,珠宝作为爱情的信物,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传奇故事,在珠宝长长的历史之河中发出闪亮光芒,诉说着一则则“昂贵”的罗曼史。

奢华档案

从古至今,皇权昭昭,珠宝无数。王室女人的一生可以说是“珠宝人生”,无论是代表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王冠,还是价值连城的项链耳环,都是王室的奢华档案。

英国王室是全世界最著名、也是最富有的宝石家族。据统计,英国王室拥有22599件宝石和宝器。这些珍宝有的是从印度和南非搜寻而来,有的是由当年一些弱小国家贡献给王室。

1905年,英国殖民者在南非发现了重达3106克拉的钻石原矿,并决定将其献给爱德华七世国王。后来,这颗巨钻被分块加工,共产出总量1063.65克拉的钻石,全部归英王室所有。现在鸡蛋大小的“非洲之星”( 即“库里南1号”) 被镶嵌在英王的权仗顶端;鸽子蛋大小的“库里南2号”则被镶嵌在英王室的“帝国王冠”上。

卢玲玉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为了使王冠和权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权力象征,历代王室想尽办法收集钻石和珠宝,认为稀世的钻石最能体现王室尊贵。在中世纪,国王甚至在作战时都带上御宝,因为他们不信任留在宫中的皇亲国戚。

另一个珠宝收藏大户伊朗王室的宝石也是多得“用盆装”。在伊朗中央银行的地下室,珍宝馆里收藏着伊朗历代钻石珠宝和黄金饰品。在珍宝馆最显眼处,摆放的是镶嵌着2.6万颗宝石的纳迪尔宝座。1926年礼萨国王和1967年巴列维国王加冕时都用过这个宝座。

璀璨的“光明之海”钻石和“光明之山”钻石曾是世界上两颗有名的大钻石,原属印度的莫卧尔王朝。“光明之海”为浅桃色,重182克拉,现在就被陈列在伊朗中央银行的珍宝馆里。“光明之山”于1304年发现于印度,原重量191克拉,加工打磨之后剩下108.93克拉。几经转手后,现为英国王室所有。

伊朗珍宝馆的珍宝多数是16世纪以后伊朗王室聚敛的,不计其数的珠宝颗粒巨大,只能用盆、箱盛放,而且许多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打磨。为便于存放,一些珍宝被镶嵌在王冠、宝剑、匕首、杯碗盘盖和各种工艺品上。比如当年的纳赛尔丁国王为保存散放的王室宝石,曾命令工匠打造了珠宝地球仪和几顶镶满钻石的王冠。其中巴列维国王和王后加冕时佩戴的王冠,镶有3380颗钻石、5颗绿宝石、两颗蓝宝石和386颗珍珠,堪称稀世珍宝。

百世传奇

传世珠宝是对王室里的女人最高的嘉奖。它们见证了一个女人的芳华流转,也见证了一朝皇室兴衰更替,关于它们,或留下百世传奇,或令人唏嘘不已,它们尊贵的外表下隐藏了太多的故事。

各国王室的王冠上几乎全部都镶嵌有宝石。圣爱德华王冠用黄金制成,镶嵌有444颗珍贵宝石;丹麦女王佩戴的绿宝石镶嵌的王冠以及整套首饰,是从国王的王冠上截取下来的一部分,这套首饰从不允许离开丹麦国土。

戴安娜王妃说过,如果女人只能拥有一颗珠宝,那必定是珍珠。而“珍珠泪”就是那顶戴安娜王妃在众多场合佩戴,给人印象深刻的珍珠王冠。

事实上,世上有两顶“珍珠泪”。一顶属于希腊王后阿玛丽亚。希腊奥托国王在送出这顶王冠后不久,被诊断为重度精神病,王后从此陷入了爱恨交织的深渊。这顶镶满珍珠的王冠也因为惹人怜悯的王后,而被称为“珍珠泪”。后来,王冠由巴伐利亚王后特蕾莎继承,代代相传,最终传给了公主玛丽·加布里埃尔。而几位王冠的所有者,个个情事多劫。

1981年7月29日,威尔士亲王查尔斯与戴安娜在白金汉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典礼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另一顶“珍珠泪”王冠赐予了戴安娜。似乎印证了“珍珠泪,情坎坷”的传说,戴安娜和查尔斯的婚姻充满了痛苦和泪水,这位“风中的玫瑰”最后更是香消玉殒。

有人说,如果伊丽莎白二世没将“珍珠泪”赐予戴安娜,她与查尔斯的婚姻或许不会成为悲剧。也有人说,也许“珍珠泪”具有一种“邪恶”的力量,充满了诅咒,但它和它的主人却留给了世人一段段动人的传说。如今,“珍珠泪”被永远封存在伦敦塔里,不闻于世。

在瑞典皇室珠宝收藏中,有一顶王冠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它诞生至今已流传200多年,黄金镶嵌珍珠作为底托,四周是金银花造型,白色作为主色调,有7个高出平面的贝壳浮雕,贝雕上刻有希腊神话故事的人物,表达不同的含义:中心贝雕表达爱,刻着母亲和孩子,左右两边分别是一名男子和女子的半身像,他们共同注视着中间这对母子。靠后的两个是一位拄拐杖的男人和在女神膝盖上的丘比特。这顶王冠最初是在1809年由拿破仑一世委托巴黎最好的珠宝商Chaumet创始人尼铎制造,用以奉献给爱人约瑟芬王后。而约瑟芬王后与第一任丈夫的儿子成为了第一任列士敦公爵,列士敦公爵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将女儿也起名为约瑟芬。1823年,正是这位小约瑟芬公主嫁给了奥斯卡一世,也就是后来的瑞典挪威国王,同时也带走了这个王冠。之后,这顶贝雕王冠便由约瑟芬王后的女儿Eugenie公主继承。而后Eugenie公主将王冠送给了她的侄子Eugen王子,作为新婚礼物,王子又将王冠送给了他的王妃。

从此,作为瑞典的皇室习惯,每个王妃或者公主都会戴着这顶代表荣誉和地位、世代相传的贝雕王冠走进婚礼殿堂。其精良的工艺,美轮美奂的设计,不仅代表高贵,更是国家、王室、母亲的守护,珠宝寄托着亲情代代传承。

璀璨胸针

作为政客,胸针是衣着上必不可少的关键配饰。胸针就如同政客或王室女性身份的象征,权威女性可以通过珠宝展现优雅气质,胸针的款式也会直接反映出她们的细节品位,带起“胸针外交”效应。

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英国繁荣富裕,堪称那个时代最辉煌的国家,即所谓的“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被誉为“欧洲的祖母”,子孙大多为欧洲国家的统治者和贵族,堪称母仪天下的典范。除此之外,维多利亚女王还打造了一个黄金时代,拥有绝世奇珍无数,她还在日记中悄悄记录着最刻骨铭心的爱情证物。

时光倒流至1840年,德国的阿尔伯特王子温柔地将一枚硕大的蓝宝石胸针别在他的准新娘维多利亚的衣襟上。后来,女王一直佩戴着这枚精致的胸针直到生命的最后,仿佛感受到爱人指尖的余温萦绕心间,久久不曾离去。维多利亚女王生性简朴,唯独对于胸针怀有特殊的偏爱。在她首次出席议会会议时佩戴了象征智慧与柔美的微型蛇形胸针于左胸,从此开启了女性袖珍胸针的时代。

胸针,之于女人是一件最特别的珠宝:王室贵族的地位象征,名流政客的外交语言,赠与爱人的珍贵礼物……方寸间,这一枚小小的胸针戴在你的胸前,看在别人的眼里,铭刻在爱人的心上。  

而关于胸针最浪漫的历史,还要属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在所有关于温莎夫人的传记之中,都无一例外地会提到那枚卡地亚“猎豹”胸针。1936年12月,即位不足一年的英王爱德华八世为了和这位离异两次的美国平民女子辛普森夫人结婚,毅然放弃炙手可热的皇权宣布退位,成为温莎公爵。而婚后,温莎公爵夫人为英国社交界所不容。为了安慰妻子,1937年,一个装有57件卡地亚首饰的珠宝盒被送到温莎公爵夫人手中,其中最让公爵夫人爱不释手的就是一只镶满亮钻的白金小猎豹,它怀抱着一颗重达18.29克拉的硕大枕形红宝石,祖母绿镶嵌的双眼幽远神秘,灵动而闪现着高贵的光芒。从此,公爵夫人深深爱上了猎豹胸针,并将它作为个人标志时常佩戴。而在此之后,卡地亚又为她制作了多款猎豹胸针,其中一枚由钻石和克什米尔磨圆切割蓝宝石制的守护胸针,更是成为卡地亚历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温莎公爵夫人一生收集了大量的绝美胸针,其中还是以另类活泼的动物造型居多,这恰恰与英国王室胸针古老相传的花形图案、星形图案不同,俨然唱起了反调。

爱情见证

西方有一个非常优美的传说,人们相信丘比特的箭尖是钻石打磨的,因此才有征服爱的神奇力量。珠宝作为爱情和婚姻的最佳点缀与重要信物,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而王室与珠宝的第一次邂逅,恐怕要追溯到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把第一只特别订做的钻戒轻轻地戴在法国勃艮第玛丽公主左手的无名指上,从此拉开了王室爱情与珠宝的不解之缘。那些倾举国之力以稀世珍宝妆点的名媛,其婚姻生活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弹指百年,如今她们大都香消玉殒韶华不再,但她们留下的爱情传奇却从未淡出过人们的记忆。  

卵形的蓝宝石戒面,周围镶着白色的钻石,这枚经典的蓝宝石戒指曾经是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的订婚戒指,同时也是英国王室的传家宝之一。如今,它已经戴在了凯特王妃的手上。据说,围绕着这枚18克拉蓝宝石戒指,还有一连串的故事:很多人认为,当年戴安娜王妃挑选订婚戒指时,挑了颗最大的,但实际上,她挑选的是自己最喜欢的而非最大。戴妃非常喜欢蓝宝石,因为蓝宝石能衬托她的眼睛。戴妃订婚时,这枚戒指价值2.85万英镑。她去世后,威廉和哈里两位王子挑选遗物留作纪念,哈里王子选了蓝宝石戒指,而威廉王子选的是一只卡地亚手表。在威廉王子订婚时,哈里王子把这枚戒指送出作为哥哥的订婚戒指,现在它的估价达到了25万英镑。

宝石在象征王室尊贵的同时,还见证着皇室的各种传奇故事:希腊王储帕尔沃斯在瑞士向王妃玛丽·尚达尔求婚时,在戒指上用了家传的蓝宝石和心形切割钻石,充分体现出他的个人风格。

温莎公爵为沃利斯·辛普森放弃了自己的王位。他们的婚戒是19.77克拉的绿宝石,上面写着:“We are ours now(现在我们属于彼此)”。这枚绿宝石戒指的来历十分有趣,在20世纪初,一个巴格达的珠宝商人有一批名贵珠宝要出手,但在那个年代,政局动荡,王室一个接一个地倒台,没有什么人敢于问津。卡地亚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派出了公司里最受信赖的一位密使去巴格达。不久,这位密使发回一封电报,要求寄一大笔钱到巴格达去。大家都认为这位密使一定做成了一笔大买卖。

等到这位密使回来时,大家大吃一惊,他仅带来一只小小的口袋,里面仅有一颗鸟蛋大小的祖母绿。这颗祖母绿原是一位蒙古王爷的珍藏,品质绝佳。如此珍贵的东西怎么才能卖出去呢?后来,公司采纳了这位密使的建议,将这颗祖母绿切割成两块美艳迷人的戒面,一颗卖给了一位美国富豪,另一颗就为温莎公爵所拥有。

恋宝成痴

据说在古代希腊,马其顿国王酷爱听人唱歌。一次,一个民间的歌女被召进宫,唱了一首名为“珍珠”的民谣,唱得缠绵悱恻,悦耳动听。国王听罢大喜,命左右当场赏一大把珍珠给歌女。歌女手若柔荑,捧掬不起。

国王身旁的白胡子大臣灵机一动,叫侍从立即用麻线把许多珍珠串成一大串,套在歌女的颈项。歌女受宠若惊,喜不自胜。这便是“项链”的来源。

珠珠翠翠,繁星点缀,只需要一星半点的颜色,挂在修长的脖颈上,即会像白天鹅一般优雅。缤纷的颜色、丰富的质地、不同的长度,项链这颈中的精灵用不同的姿态亲密无间地摩挲着肌肤,在圈圈缠绕中诉说着温柔美丽的故事。

享受昂贵璀璨的钻石珠宝绝不是女人的专利。1928年,印度帕蒂亚拉王不远万里来到珠宝工艺最娴熟的巴黎,先后踏进欧洲珠宝商卡地亚和宝诗龙的店铺,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打开他从印度带来的巨大财宝箱,要求最杰出的珠宝巨匠为他打造世间最与众不同的珠宝及饰物。

宝诗龙的老板亲自验明帕蒂亚拉王带来的珍宝后不禁瞠目结舌:1432颗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祖母绿、7571颗钻石和数不清的红宝石蓝宝石。最终宝诗龙为帕蒂亚拉王创意制作了149款结合欧洲皇室风范及印度特色风情的绝世珠宝,深得帕蒂亚拉王的褒奖。

如果把有史以来最令人惊叹的项链列一个排行榜的话,帕蒂亚拉王拥有的Patiala项链一定会名列前茅。当年,帕蒂亚拉王找到卡地亚要求订制一款能彰显他皇权至尊奢华气势的巨型项链。Patiala项链成品制作完毕后帕蒂亚拉王颇为满意,项链上共镶有2930颗钻石,总重962.25克拉,钻石吊坠镶嵌的则是一颗重达234.69克拉的巨型黄钻,值得一提的是,这颗黄钻可是世界排名第七大钻石。有人说能拥Patiala一定是全世界女人的梦想,但它却与帕蒂亚拉王的胸膛最为相衬。

这个出自神秘东方的印度君主不仅拥有世人艳羡的财富,更让人叹服的是他对珠宝的痴情迷恋和独到品位。

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奢侈”太后,她一生搜刮天下极品,在她的700件殉葬品中,有翠、玉佛27尊;翡翠西瓜两个,还有两棵举世闻名的翡翠白菜……可谓价值连城。

碧玺由于鲜艳丰富的颜色和高透明度所构成的美,如同彩虹般绚烂多姿,被人们公认为最风情万种的宝石。碧玺也一直深受皇家的喜爱,特别是慈禧太后,一条西瓜碧玺项链更是让慈禧迷恋一生。根据故宫史料记载,仅从1900年庚子事变到1908年慈禧归天的这8年间,慈禧太后几乎每年都让宫廷造办处到美国圣地亚哥采购几吨各色碧玺,其中尤以粉红色碧玺居多。

慈禧太后还是当之无愧的“珍珠狂”,据历史记载,她曾经拥有近万颗大小不一的珍珠。棺椁中,她身上盖的金丝珠被镶有12104颗珍珠,她颈项挂的串珠由5920颗珍珠串成,其他的珠镜、朝珠和被上的大珠小珠不尽其数,足以看出慈禧太后对珍珠钟爱有加。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德风]

标签:王室 安娜 奢华档案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