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淄川工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做好“加减乘”


来源:淄博日报

原文章名:追求有质量增长 ——淄川区工业嬗变探究(上) □本报记者郑家华通讯员李定邦 新春伊始,来自淄川区的几则工业经济信息让人眼前一亮: 淄博鲁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镁铁铝尖晶石砖项目”日前顺利投产

原标题:追求有质量增长

——淄川区工业嬗变探究(上)

□本报记者郑家华通讯员李定邦

新春伊始,来自淄川区的几则工业经济信息让人眼前一亮:

淄博鲁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镁铁铝尖晶石砖项目”日前顺利投产。镁铁铝尖晶石砖是国家专利产品,节能环保效果显著,且用料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寿命却延长1.5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鲁泰集团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去年与康平纳公司联合研发了全国首台套数字化染色系统“筒子纱染色数字化车间”项目,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

山东中硼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引进硼同位素产业化分离技术项目,技术中试基地不久前成立。项目达产后,将彻底打破美国公司的进口垄断。

……

耐材和纺织同为传统产业,因为与先进高端技术的嫁接融合,脱胎换骨,从传统产业成功转向高端制造。硼同位素项目由出身高能耗行业的重山集团投资引进,一开始就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宣示从老旧行业“出走”的姿态,巧合的是其中试基地是在原氧化铝车间基础上改建,又成为工业腾笼换鸟的范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这些企业的勇敢作为,不仅是淄川区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也成为全市经济“加减乘”促转调实践中的鲜活样板。

淄川区作为依托资源起步的老工业区,2013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7:60.9:37.4,历史形成的发展粗放、结构重等问题突出,工业主导产业建材、医药化工、纺织、机械更是占到93%。如果继续拼规模、拼投入,只能是走老路、弯路。

淄川工业如何自我突破,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淄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胜说:“当前区域竞争比拼的已经不再单纯是经济总量大不大,而是产业结构优不优、创新能力强不强、质量效益好不好。淄川区必须痛下决心,摆脱传统发展路径的束缚,用行政倒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全力做好“加减乘”三篇文章,推动产业内部结构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增创发展新优势。”

提升存量、优化增量、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这才是我市“加减乘”文章的本义。结构比总量更重要。淄川区的做法备受期待——

做好“加法”。淄川区首先对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实施装备更新、技术革新、品牌创新“三新”工程,从工艺、装备、品牌三个方面着力,集中对粉煤灰制砖等7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大幅提升建材、机械、建陶等传统产业技术标准和工艺水平。建陶行业从2012年开始引进国内外高档3D喷墨印花打印机240余台,产品附加值提高30%—40%。其次打造全产业链经济。继续集中力量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精细化工以及陶瓷、耐火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链,逐条制定改造提升方案,抓住关键环节引强补链,推动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和集群化。

做好“减法”。近年来,淄川区综合运用上大压小、环保倒逼等手段,下大力气压减低端、淘汰落后,2008年以来先后关停土小企业1300余家,钙业、水泥、建陶等产业基本整合完毕。

淄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勇表示,做减法,不是简单关停并转,而是腾笼和换鸟结合起来,防止产业空心化,才能实现凤凰涅槃。今年淄川区继续实施水泥磨机整合产能优化布局工作,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年内淘汰过剩产能200万吨,水泥熟料行业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对淄川北部建陶集聚区实施1/3优化升级、1/3整治转移、1/3关停淘汰,今后南外环以南、北京路以东、工业南路以北不再发展二产,重点发展总部基地、城市综合体等高端商贸,对沿孝妇河区域实施合村并居,利用2000多亩空间发展居住和高端服务业。

做好“乘法”。淄川区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依托三峡新能源、中广核、浩源热电等企业,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生物质能发电。新医药产业依托金城、鲁维、山川等医药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头孢类医药、维生素系列。新材料产业依托重山集团、鲁中耐火、凯盛化工等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晶体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着力打造淄川发展重大增长极。

2013年,淄川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150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近12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项目32个,现代服务业项目20个。

淄川区也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鲁泰集团先后获全国质量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金狮王获首届中国意大利陶瓷设计大奖赛唯一金奖。同时,全区有28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省市重点工程,成为推动淄川产业升级、弯道超越的强力引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黄珊]

标签:工业 转型 淄川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