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带年味的淄博非遗”系列之聊斋俚曲


来源:齐鲁网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利用流传于当时的时调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淄川一带的方言俚曲填词创作的长篇讲唱叙事故事。他们先后创作了《磨难曲》、《青梅》、《有钱就是爹》、《为孙女干杯》、《带着奶奶做新娘》等聊斋俚曲戏剧目,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聊斋俚曲的发扬光大。

原标题:“带年味的淄博非遗”系列之聊斋俚曲(图)

聊斋俚曲艺术团演出1

聊斋俚曲艺术团演出

国家级传承人蒲章俊在舞台表演(资料图)

淄博齐鲁网2月17日讯(记者王晓娜通讯员陈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淄博市衍生了众多绚丽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如磁村花鼓、周村踩寸子、鹧鸪戏、五音戏……它们既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艺术,又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辞旧迎新之际,淄博齐鲁网推出“带年味的淄博非遗”系列,为您介绍淄博市与新年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利用流传于当时的时调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淄川一带的方言俚曲填词创作的长篇讲唱叙事故事。共有俚曲15种,曲牌50余个。是蒲松龄在其晚年集一生之阅历和成功的艺术创作经验创作而成。聊斋俚曲汇明清俗曲之精华作唱腔,融变文、鼓子词的讲唱手法为文体,又取诸宫调、南北曲的曲牌联套为结构,其唱本和唱段很快便以传抄和传唱方式在民间流传开来,并且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

聊斋俚曲表现内容大部分都是人们所关心的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诸如针砭时弊、斥责朝政、抨击贪官污吏、揭露科举制度的黑暗不公、鞭笞社会丑恶现象等,即是以百姓身边日常生活为内容(如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关系、邻里关系等)的作品,也都是关乎到“忠、孝、仁、义”等传统伦理道德问题。其他以神话传说、爱情故事、传奇轶事为素材的作品,也都洋溢着惩恶劝善的精神。

从50年代初,时至目前,搜集、整理、记录下来有音乐的曲牌有《银纽丝》《呀呀儿油》《哭皇天》等18个。俚曲的演唱与流传,早期为群众自娱性演唱,未形成社团、子弟班之类的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原因导致了《聊斋俚曲》的生存状况濒临危境。为了保护这枚文艺宝库种的明珠,2005年,文化部门组织《聊斋俚曲》申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聊斋俚曲》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5月,国家级传承人蒲章俊携其弟子成立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民间爱好者也相继成立了淄川泉龙聊斋俚曲业余剧团、聊斋城俚曲茶座和淄川聊斋俚曲艺术团。他们先后创作了《磨难曲》、《青梅》、《有钱就是爹》、《为孙女干杯》、《带着奶奶做新娘》等聊斋俚曲戏剧目,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聊斋俚曲的发扬光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聊斋俚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北曲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