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后李文化
2014年10月09日 13:56
来源:北京侨网
后李遗址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在淄河东岸一片呈半岛状外凸的二级台地上。后李文化遗址 后李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址的代表之一,其年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勘称海岱(dai)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
原标题:后李遗址
该遗址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自1988年10月至1990年6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后李遗址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当时山东地区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和人类遗存——后李文化。后李遗址的发掘,将山东文化的发源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后李文化是山东地区最主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后李遗址(一期遗存)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8~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济青高速公路建设,对其进行了4次发掘。通过发掘发现,遗址的文化堆积厚达2米~5米,划分为12层。 自下而上的层次是:12~10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遗存,9层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北辛文化遗存,8~6层为周代遗存,5~3层为西汉至明清遗存。在后李文化遗存中有灰坑、墓葬、烧灶、房址、陶窑等。灰坑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墓葬有小型土坑竖穴式和土坑竖穴侧室两种形制。房址为半地穴式,不规则圆形,地面为夯土,坚实较硬。陶窑为竖式陶窑,分窑室、火膛和泄灰坑三部分。出土遗物有陶器和骨器。器形有鼎、钵、双耳罐、釜、盂、器盖及尖顶器等,其中以深腹圜底釜最为常见。陶质以夹砂陶为主,陶色以红陶、红褐陶具多,有少量黑褐陶和黄褐陶。纹饰有附加堆纹、指甲纹、压印纹和乳钉纹。
骨角蚌器多为凿、匕、锥、镖、刀、镰等。有少量石器,以打制为主。种类有锤、斧、铲、磨盘、磨棒、刮削器、尖状器等。后李文化遗址距今约8500~7500年,是山东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时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
后李遗址(二期遗存)。1988~1990年4次发掘中的第9层,即二期文化遗存。文化内涵比较单纯,时间跨度也不长。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泥质陶占相当大的比例,部分陶器夹蚌壳末和云母颗粒。陶色以红陶为主,灰陶和黑陶次之。主要器类有鼎、盆、钵、罐、盘、壶等,以鼎为主要炊器。石器有斧、铲、磨盘、磨棒及各种磨石。另有骨锥、蚌镰等,石骨器多通体磨光,制作精致。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址。墓葬为土坑竖穴式。其年代相当于北辛文化晚期。
后李文化遗址
后李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址的代表之一,其年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勘称海岱(dai)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2006年,后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李遗址上不仅有后李文化,还有其他时代的文化。该遗址文化层次多而丰富,文化堆积厚达2至5米,除了新石器文化遗存外,还有两周(西周、东周)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物到清代的器皿,首尾跨越了8000年。1988年进行的考古发掘,共开探方179个,揭露面积约6500平方米,清理小型墓葬189座,中型春秋墓两座,大型春秋车马坑两个,不同时期的灰坑3800余个,另有灰沟、陶窑、房基计40多处,其中后李春秋殉车马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