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子闻韶处


来源:北京侨网

孔子闻韶处位于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相传是当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临淄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并发出“尽善尽美”、“不图为乐至于斯”的赞叹,留下了奕世佳话。

原标题:孔子闻韶处

孔子闻韶处位于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相传是当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韶院村原名枣园村,位于齐故城大城东南部。据1920年《临淄县志》载:清嘉庆时,于城东枣园村掘地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至宣统时,古碑已无下落,本村父老又于1911年另立石碑,仍刻“孔子闻韶处”。1982年,淄博市和临淄区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孔子闻韶处”加以修葺。孔子闻韶处现位于村北,为一处小型淡灰色仿古建筑。门内北墙正中镶嵌着一方石碑,碑上隶书大字题曰“孔子闻韶处”。石碑左右,分嵌两方石刻,左边一块为“舞乐图”,右边的一块为“韶乐及子在齐闻韶”简介。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临淄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并发出“尽善尽美”、“不图为乐至于斯”的赞叹,留下了奕世佳话。

孔子闻韶处

齐《韶》,是周代齐国(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221年)的大型宫廷乐舞。它来源于舜《韶》,脱胎于周《韶》,在齐国盛行八百年之久,是周代齐国最典型的雅乐代表作,也是最能代表齐文化“与时俱化”特色的地域音乐代表作。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后,得到了齐《韶》,将其加入到秦的宫廷乐舞之中。历经汉、魏、南朝历代皇帝传承,成为代表整个国家形象的国乐。隋文帝杨坚于601年,令大臣牛弘、蔡征等人取其乐舞,废其歌诗,改编成了《祭孔乐舞》。后来历代的祭孔乐舞、北宋“箫韶部”所奏的“大曲”、北宋陈旸的《乐书》都保存了齐《韶》的音乐舞蹈成分。由此可知,后世所传《韶》乐,其源头应该是齐《韶》。从这个意义上讲,淄博临淄为齐《韶》乃至韶乐起源地,当之无愧。2006年,齐《韶》被公布为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 牛弘 齐都镇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