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收藏之宏富 鉴藏之精准:收藏界7大艺术玩家


来源:99艺术网

收藏之宏富鉴藏之精准——收藏界7大艺术玩家 收藏风气盛行,造就了大批名声大噪的收藏家,他们收藏的逸闻趣事流传至今,他们因爱而藏,为藏而专,不仅保存下重要的历史文物资源,还使得这些文化遗产在他们手中发

收藏之宏富鉴藏之精准——收藏界7大艺术玩家

收藏风气盛行,造就了大批名声大噪的收藏家,他们收藏的逸闻趣事流传至今,他们因爱而藏,为藏而专,不仅保存下重要的历史文物资源,还使得这些文化遗产在他们手中发扬光大。在惊叹他们收藏之宏富、鉴藏之精准的同时,当下投资收藏一定要理性谨慎、量力而行,不能带着买彩票的心态搞收藏。想在鱼龙混杂的收藏圈“混”出点名堂,那就跟笔者一起看看艺术大玩家们都是如何收藏的吧!

端方

端方:近代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第一人

端方(1861-1911)河北丰润人,号陶斋,以“归来庵”作为斋名。曾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湖广总督、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从政之余,收置彝器环物绢素旧迹颇丰富。端方是晚清最大最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尤其擅长铜器收藏。

端方从政之余,醉心于古玩收藏,是中国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个人亦喜藏书,且收藏颇富,精品亦多,藏书处曰“宝华庵”、“陶斋”,藏书印有“乐道主人真赏”、“端方藏记”等。同伯希和等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出洋考察期间,他还收集了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第一人。

端方死后,其子弟因贫困,在1924年将其最著名的收藏--一套商朝青铜器以约20万两白银的价格出卖给福开森。现在,该套青铜器仍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罗振玉

罗振玉在写作

罗振玉收藏有《永乐大典》残本数册

罗振玉:著名铜器收藏家和金文学家

罗振玉是典型的鉴藏大家。他不但要自己收藏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还要做足研究整理的工作。内藏《大云无想经》和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50余万册。据考证,仅甲骨片前后就收藏“二三万片”,其他如青铜器、古明器、碑拓等的收藏数量也相当可观。

罗振玉收藏的书画、青铜器、古籍、简牍、明器、清宫档案等,称山海之富。抢救内阁大库明清档案及文渊阁藏书,贡献巨大。1922年购原历史博物馆卖出旧书9 000袋15万斤大内文书,建“库书楼”以藏。私人藏书丰富,先后收藏了广东孔广陶藏书,在日本期间,亦购买古籍众多。

罗振玉为保存和流传敦煌石室遗书做出过切实的努力。莫高窟内藏有丰富的经书、绣像等,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却遭到斯坦因和伯希和的攫取。为了保存这些中华文化的“劫余”,罗振玉奔走呼告,筹措资金,并决心捐出个人全部俸禄,购买余下卷轴,后又主倡集资影印敦煌遗书。

 

 

张伯驹

传世名迹

张伯驹: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

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当今收藏界竞相称颂的民国以来大收藏家,非张伯驹先生莫属,无不认为先生是名列第一的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在谈到民国以来收藏家们的眼力、品味、质量方面,十分谦逊,甘居末节之位。

张伯驹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他自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初时出于爱好,继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他不惜一掷千金,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

不惜代价、甚至置性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既是出于爱国至诚,也是基于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深刻认识与由衷的酷爱。不知情的人,认为张伯驹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张伯驹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张伯驹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张先生慧眼识宝,所藏书画件件堪称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张伯驹一生捐献的国宝,在当时便有人估计已高达亿元之巨,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又何止这个数目,他的大儒景行、菩萨慈行、高道善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

 

 

孙佩苍

资料图

《寻找孙佩苍》 孙元著孙佩苍的孙子孙元开始寻找祖父的踪迹,写成此书。这是美术史上一段终见天日的传奇。

孙佩苍:中国美术史上西洋油画第一收藏人

孙佩苍,是民国的传奇,民国的第一收藏家。孙佩苍是心存抱负的买家,出手惊人,旅欧期间凭一己之力搜购了包括库尔贝、德拉克洛瓦、苏里科夫作品在内的大师原典,在收藏西洋油画,“西画东渐”的历史上,可谓史上第一人。若论目下中国人藏有十九世纪大师作品者,则唯孙佩苍一人而已。

孙佩苍,三十多岁抛家弃子,在不通英法文的情况下,与徐悲鸿、张道藩等人远涉法兰西,是为探寻不一样的世界,也是为了研习西方的艺术,更为了对自己祖国执着的热爱,他勤工俭学、紧衣缩食不仅学成了素描和美术史,还收集可供教学和珍藏的西洋画。

徐悲鸿《孙慧君像》

(北京翰海2011年春拍“溯本寻源——孙佩苍家族收藏徐悲鸿油画珍品”专场)

孙佩苍是民国时期一个很特别的收藏家,他跟徐悲鸿先生在20年代同时在法国学习,交往很密切,他的收藏里面也有4、5件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他可能是个人收藏徐悲鸿油画作品是最多的一个。他的精鉴之辛与搜藏之精深受徐悲鸿盛赞,也奠定其作为民国时期最重要的收藏家之一的地位。

 

 

庞元济

庞元济八十三叟庞元济集华山碑字

庞元济癸酉(1933)年作青绿山水

庞元济:“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

庞元济既拥有财力,又精于鉴赏,收藏有铜器、瓷器、书画、玉器等文物,尤以书画最精,为全国著名书画收藏家之一。庞元济收藏的古代书画数以千计,王己千称其为“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在收藏界,与张伯驹并称为“北张南庞”。

庞氏收藏画作特点:一是历代名物头华物较齐,藏品丰物中富,基本上对中物前代博华各华个时期的书画名家中物都有其代博表作品的收藏,其博中博尤以吴门四家博中的作品最多最精彩中博;二是庞氏华博藏品博华大多是精品,而且中物是真迹。

有人称华裔画家收藏家王己千的藏品“富可敌国”,但王己千自己却说过“上海有一位收藏家庞元济,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拥有书画名迹数千件”,自己也收藏过好些他的藏品。

民国名人郑孝胥的说法稍微保守一点,称他“收藏甲于东南”。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年事已高,寓居上海。建国后,庞家后人将书画文物捐赠或出让给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

 

王世襄

花梨木独板大画案

中国嘉德“俪松居长物——王世襄夫妇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中的“玉堂清玩”款戟耳炉

玩物不丧志,终成大家王世襄旧藏的品牌效应

有着“京城第一玩家”称号的王世襄先生以微薄的财力,探究出博大深厚的收藏文化,其藏品之丰富、涉猎范围之广都值得关注,而其深入研究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尤其值得今天的藏家学习。

在市场上,“王世襄旧藏”已成为藏界符号,每次出现王世襄旧藏藏品时,都会引发市场的热烈追捧,王世襄旧藏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便在情理之中。拍卖场上,名家专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王世襄的“名人效应”是其他藏家无法企及的。

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王世襄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井市大俗的“雕虫小技”,到了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王世襄是玩家,而不是藏家,他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融于小把件中,他“玩”出来的东西,可以变为我们现在的收藏,他的收藏也让今天的藏家领会到收藏的真谛。

 

张宗宪

张宗宪:叱咤风云的收藏大佬

张宗宪是中国著名艺术品收藏家,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收藏中国瓷器和中国字画,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内受到普遍敬重。张宗宪对于中国文物情有独钟,而他对于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所做出的奉献可以说是巨大的。

十余年来,张宗宪一直是中国几大拍卖公司春秋两季拍卖会的一号拍品的竞标者,这种热心的捧场,成为一道众所周知的景观。由此,研究中国当代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的历史,张宗宪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坐标。

对于文物、特别是瓷器与杂项的高超鉴定能力,使张宗宪得到了世界各地收藏家的信赖与尊重。近几十年里,香港、台湾的许多收藏家都是他的客人与合作伙伴,许多拍卖纪录就是在他的竞投牌高举中产生的。他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中国文物与艺术品价格推向高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天价”,使中国文物艺术品与西方文物艺术品有了比肩的条件。

 

张宗宪

张宗宪曾收藏的张大千《荷花》

收藏和投资艺术品要回避风险,要有对其价值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要看重艺术家的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收藏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作品才会被时代认同、被历史认可。也只有这样,艺术品市场才会形成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性。

热爱收藏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路途,不是说你突然就要搞收藏,就要好的东西,这不是一时之热,这都需要很深的兴趣来支撑。真正的藏家,不能指望收藏是“下金蛋的母鸡”,艺术品收藏要有足够的文化修养,才能进入艺术的世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德风]

标签:收藏之宏富 收藏界7大艺术玩 鉴藏之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