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名潞 画作中回望“孤寂的地平线”


来源:新京报

高名潞此次在北京艺坛的亮相不是因其艺术理论,也不是他的艺术策展,而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  高名潞对着自己周围的景和物信手拈来,“我画画的题材都微不足道,有时候甚至是一个角落,但这样的角落也是与我的生活有关。

原标题:高名潞画作中回望“孤寂的地平线”

《乌盟师范课堂素描示范:蒙古青年》,纸上炭笔,1976年。

《乌兰察布的家》,纸上水彩,1973年。

高名潞此次在北京艺坛的亮相不是因其艺术理论,也不是他的艺术策展,而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昨日,“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的70年代”艺术作品展在798林大艺术中心开幕。近百幅作品重现了高名潞的上世纪70年代,也成为我们回顾’85美术新潮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对于此次以艺术家身份举办个展,高名潞向新京报记者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他要向艺术家身份转型或者回归。而在学界将今年看成是’85美术新潮运动30周年的时刻推出这一展览,该展策展人盛葳则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去立体鲜活地展现80年代之前的高名潞和当时的社会历史,那是’85美术新潮运动之前通常状态的中国艺术。该展将展至7月20日。

为何画?

画画只是兴趣却改变了命运

“孤寂的地平线”展更似一个回望原点的旅程。尽管如今高名潞的头衔被冠以中国当代重要的美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精神领袖,但其原点却与画画相关。刚刚初中毕业16岁的高名潞响应号召,到最偏远的内蒙古“上山下乡”。在那里,高名潞的主要工作是放牧,但在闲暇时间,他重新拾起童年的兴趣,开始用画笔记录内蒙古的风景、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朋友。

但当时的画画对于高名潞而言更多的是兴趣,“上山下乡时,画画也仅是有兴趣玩玩而已,根本没有想过要当艺术家。”高名潞内心里还是想读文史哲专业。

不过,画画也改变了高名潞的命运。不久,因为艺术特长,高名潞考上了乌盟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80年代以后,高名潞的人生轨迹才慢慢转到艺术研究和艺术批评。

时隔近40年,高名潞携这批70年代的近百幅作品出现在北京艺坛。该展策展人盛葳向记者指出,“70年代是一段失落和被遗忘的历史,无论怎样,它都曾经鲜活地存在,并在某种程度上预示和定义着即将到来的火热80年代。”

画什么?

画画的题材都微不足道

在整个70年代,高名潞创作了数百件水彩、素描和油画作品。这些作品构筑了一个典型的意象,那就是此次展览的名字“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指出,在内蒙古草原放牧五年,草原最大的特点就是孤寂。“这批作品是我的财富。我的创作不是出于类似无名画会那种集体性质的,而是一个人。他们是一个群体,大家互相感染,我是一个人,就是画画。没有想过要与什么东西对着干,就是一种人生经历、人生面对。创作在那个年代,对我来说,高山仰止。我主要画的就是人物肖像和风景这些渺小的东西。”

高名潞对着自己周围的景和物信手拈来,“我画画的题材都微不足道,有时候甚至是一个角落,但这样的角落也是与我的生活有关。”高名潞向记者指出,此次展出的一些作品便一直挂在他的工作室和家中,作为他整整十年生命的证据永远陪伴着他。

关于风格

高名潞画了不少乌盟师范时住的房子周围的景色,很多时候他都是在早晨画,“每天像晨练似的,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到了某个地方,觉得不错,就画一画,就想画早上的那种感觉。”

这样的一些画作包括1973年创作的《乌兰察布的家》。虽然看上去有点像印象派,但高名潞却指出,那时候的创作跟莫奈、印象派还没什么关系,是属于比较自觉的状态,“我没有想过要有什么样的风格,可能有些作品也会更写实,这跟我的感觉有关。我的创作没有固定的观念,就是面对这个景、环境,特别想将其挖掘出来。”

与此同时,在高名潞的创作中也没有抱着一定要推陈出新,搞现代派的态度,“那会儿想的是首先做好本职工作。面对自然和对象,面对学生和自己。这些40年前的风景和人像,画的时候更多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很少想到要给公众,给别人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藏亚楠]

标签:高名潞 回望 创作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