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马泽尔余热影响中国古典音乐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马泽尔余热影响中国古典音乐 2013年4月24日,马泽尔在国家大剧院出席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出发布会。京华时报记者王俭摄 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著名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因肺炎并发症在美国弗吉尼

原标题:马泽尔余热影响中国古典音乐

2013年4月24日,马泽尔在国家大剧院出席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出发布会。京华时报记者王俭摄

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著名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因肺炎并发症在美国弗吉尼亚去世,享年84岁。他有生之年指挥过150多个交响乐团、5000多场歌剧和音乐会。晚年热衷来中国演出的他,是国家大剧院的常客。昨天,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晓珑接受采访时称:“太突然了,马泽尔大师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健康、有活力的,似乎永远都不会生病。”据悉,关于马泽尔的相关悼念活动,国家大剧院正在商榷以何种方式进行。

马泽尔是少有的音乐天才

马泽尔193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4岁随父母移居美国,5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他从儿童时代就已经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指挥天才。马泽尔8岁时第一次公开指挥一支大学交响乐团,被人们誉为“音乐神童”。从9岁到15岁,他曾经指挥过美国多数的主要交响乐团。1953年,马泽尔在意大利卡塔尼亚的贝里尼剧院接替一位生病的指挥而登台,之后他在欧洲许多交响乐团、歌剧院和重要的国际音乐节中担任客座指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马泽尔曾经在1980年至1986年、1994年、1996年和1999年指挥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使他成为继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第二任指挥波斯考夫斯基之后指挥过最多场次该场音乐会的指挥家。马泽尔的指挥风格清新、潇洒,稳重之中不乏幽默。他有时还担任乐队的小提琴独奏部分,给全世界的乐迷留下深刻的印象。在1999年的新年音乐会上,他的小提琴独奏令全世界的乐迷如醉如痴。他以小提琴家的身份曾经出现在与25个世界知名的交响乐团的演出活动中,其中包括以色列爱乐、纽约爱乐、布拉格爱乐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在2000年马泽尔70周岁之际,大师以小提琴家的身份出现在伦敦、柏林、维也纳、纽约、东京、马德里、罗马、米兰、慕尼黑和巴黎等世界许多城市中,演奏勃拉姆斯、巴托克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以及他自己的乐曲《为小提琴和乐队创作的作品》。

对于马泽尔的去世,著名指挥谭利华称:“我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通过唱片知道了马泽尔大师,第一次现场听他的音乐会也是那时在首都体育馆。马泽尔大师的去世让我们感到特别的突然和遗憾,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在很多方面体现出音乐才华,作为8岁开始登台的童星,他是极其少有的天才,很多人可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陨落了,而他在长达7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却一直令人敬佩。”

最后登台中国指挥“无词指环”

作为马泽尔最后一次在中国舞台上的亮相,2013年5月4日晚,由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亲自指挥并改编的歌剧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交响乐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由12位柏林爱乐乐团音乐家和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组成的百余人庞大演出阵容,令到场观众感受到极强的震撼。

当“无词指环”音乐会的音乐正式奏响时,恢弘的气势充满了整个音乐厅。嘹亮的铜管和迅猛的打击乐瞬间使在座的观众被宏大音响所包围,震动着观众的内心。对于亲自改编的“无词指环”,马泽尔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极为清晰。整部作品在大师的指挥下大气磅礴而不失细腻,音乐层次鲜明、色彩丰富。

对于这场音乐会,任晓珑回忆,当时,马泽尔是背谱演出的这场音乐会。演出完之后,他还特地和乐团的人一起研究哪个段落演出得不是特别满意,但是最终,马泽尔对大家说:“今天这个演出是完美的,也是我最近25年以来最为享受的音乐会。”任晓珑称:“音乐会之后,大师还和我说了很多他年轻时候对于瓦格纳的崇拜,他说自己对于瓦格纳很上瘾,虽然觉得不应该这样,但还是控制不住地迷恋瓦格纳。总之,那场音乐会他的确一直是在享受。”

原计划今年10月再来京

说起对于中国的热爱,任晓珑回忆:“洛林·马泽尔大师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家大剧院是在今年的1月18日,他观看了国家大剧院自制的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后还盛赞‘吕嘉指挥对莫扎特的歌剧音乐太熟悉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演出非常投入感人’。他还特别为国家大剧院网友签名了最新出版的CD《无词指环》。”

任晓珑称:“那一次大师本来是去日本休假,但是他给我们发邮件说想来看看我们,和我们聊聊天,自己买了机票就来了,他到了国家大剧院,我们陪他聊了聊天,看了个演出,他自己又买票回去了,结果过了两天,他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本来要回日本的,结果在登机口摔了一跤,被好心人送到医院,没有走成。他说正好趁这个机会写点东西,还给我发了一个他的自拍。大师的去世对我们来说太突然了,虽然他已经84岁,年龄已经不小了,但是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健康、有活力,每天还会去更新自己的Facebook,所以我们似乎都认为他是一个不会生病的人。本来今年10月份,国家大剧院还是计划邀请大师来中国,指挥勃拉姆斯,但是现在却实现不了了。”谭利华也表示:“这些年,马泽尔大师在北京一直都是和国家大剧院合作,我也一直希望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当面邀请他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但是实在是很遗憾。”

古典音乐界缅怀马泽尔

在得知马泽尔去世的消息后,古典音乐界的很多著名音乐家以及音乐机构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表达了对于大师的哀悼之情,郎朗的经纪人透露,当天还在巴西的郎朗知道这一消息后,心情一直十分沉重,特别伤心。郎朗表示,自己是在看世界杯的时候得知的这一消息,他说:“刚才在决赛的时候,听到马泽尔大师去世的消息,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很难过。很荣幸与他有过30场音乐会的合作,2002年9月他接手纽约爱乐乐团后的第一周音乐会时,坚信用我作为钢琴独奏,并随乐团全球巡演。他对我的提拔和支持,我将永生难忘!感谢您,您永远在我心里,我会永远想念您。”歌唱家廖昌永在微博中称:“洛林·马泽尔大师仙逝了,与大师在歌剧《茶花女》和《塞维利亚理发师》的合作中,大师的优雅、幽默、孩子气都还历历在目,像昨天一样……大师安息。”

同样在看世界杯的谭盾称:“正在纽约工作室看球,突然接到上海东方早报陈晨微信说,我的偶像、世界音乐大师马泽尔刚刚逝去……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来中国,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活在中国音乐未来的兴奋中’……伟大的朋友、师长,永别了。”与马泽尔有过合作的女歌唱家和慧称:“回忆和大师合作的点点滴滴,您是我事业的伯乐。我敬重您,在您眼里音乐家是值得尊重的,不分国籍、种族和年龄。在我事业的初期是您带领我进入更加美妙的音乐世界,您对我的信心我终身难忘。恩师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心里!”

巅峰时期已经留给了世界

在谈到马泽尔去世给古典音乐界造成的损失时,著名乐评人刘雪枫称:“马泽尔最巅峰的时期已经都留给了这个世界。马泽尔是一个音乐天才,但是天才是有年龄段的,在我看来,他最好的时期是在70岁之前,尤其是30岁到50岁的时候。他擅长指挥那些有深厚情感的音乐作品,比如舒伯特、马勒、西贝柳斯、柏辽兹。虽然他指挥的歌剧作品不多,但是留下的却都是经典。但是到了70岁之后,我认为他在音乐的成就上在走下坡路。”

尽管如此,刘雪枫认为,马泽尔在晚年对于中国古典音乐界的影响还是很大,刘雪枫称:“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会有很多人来到音乐厅来听古典音乐。因为他的到来,也会吸引更多的古典界的知名音乐家来中国。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我认为马泽尔的去世对于古典音乐界的损失不大,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因为他是我非常喜欢的指挥,所以我还是会觉得非常难过。”

京华时报记者杨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德风]

标签:马泽尔 音乐 国家大剧院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