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九九”重阳 南岭吃石韭


来源:广州日报

石韭菜炒腊肉。记者漫步于山中,只见在土壤湿润、地势阴凉处,一片片仿似“放大版”韭菜的野菜正铆足了劲长成了一片浓绿。”当地人认为,男人常食石韭菜还有壮阳的功效,而女人常食则有清肠胃的美容作用。

原标题:“九九”重阳 南岭吃石韭

石韭菜炒鸡蛋。

石韭菜盒子。

石韭菜炒腊肉。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卜瑜 通讯员赖南坡、蔡明清

“像韭非韭、似蒜非蒜、如葱非葱”,一种生长于南岭深山水凉处的野生韭菜,以其游离于三菜之中,又独揽三菜风味的独特滋味,成为深山瑶胞们的天赐美食。重阳节前后正是南岭石韭菜大量上市之时。由于石韭菜有寓意“长长久久”之意,当地人经常把它作为晚辈孝敬长辈的菜肴,在重阳节寄托美好的祝愿,形成了独特的“重阳石韭宴”。

野菜命名南岭第二峰

地处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天井山,是南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乳源县城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路翻山越岭1个多小时,便抵达了大山深处的粤凰山庄。在潺潺溪流旁边、大片大片的森林之中,一块块荒地种上了各式各样从山中移植出来的野菜。粤凰山庄的“庄主”陈小凤,就是舍弃了广州大都市的繁华进山在这里种菜多年。

记者漫步于山中,只见在土壤湿润、地势阴凉处,一片片仿似“放大版”韭菜的野菜正铆足了劲长成了一片浓绿。就连只有少许泥的石头缝里,也经常能发现它的身影。这种长叶中央有着一道明显“杠线”的野菜,就是瑶胞们享用了无数代的石韭。与自己的近亲、人们平时吃的韭菜相比,它显得高大粗壮,野性十足。

石韭菜,顾名思义就是长在石头上的野生韭菜。它们通常生长于植被良好的深山小溪旁边的荒地中、石缝里,或是洼地旁潮湿背阴处。森林密布的南岭山脉正是石韭菜的野生原产地。

一捧翠绿的石韭菜,简单洗净切段,便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人们对这种野菜十分喜爱,甚至直接将南岭海拔1888米的第二高峰命名为“石韭岭”。据说,这座石韭岭山中漫山遍野生长的石韭也特别茂盛。

野菜可成宴会主角

寻常的韭菜吃起来总是会在牙缝里留下不少菜渣,但石韭菜不管是哪种做法,其口感都脆嫩无渣,很少有菜叶塞牙缝。另外,爽口的石韭菜的香味清淡,不像普通韭菜一般吃完后口中仍有一股浓烈的气味,通常一口水漱口后就几乎没有异味了。

石韭菜的烹法,通常是爆炒或做馅。石韭菜炒腊肉、石韭菜盒子、石韭菜饺子、石韭菜炒蛋、石韭菜蛋卷、石韭菜羹、石韭菜炒山坑螺、蒜蓉清炒石韭菜等十多道菜组成的“石韭宴”,独具瑶家风情。

与肉食搭配,石韭菜特有的辛香之味能去肉、鱼类的腥气。作为乳源瑶菜的代表作,一道石韭菜炒腊肉是瑶家人招待贵客的必备菜肴之一。只见肥肉金黄、瘦肉橙红、韭叶碧绿,颜色十分诱人。作为主角的石韭,吸足了腊肉溢出的肥油仿佛翠玉般闪着微光,香气四溢。夹上一筷子石韭菜,一股类似于葱香与蒜香融合的异香顿时在口中弥漫,片片腊肉饱吸了这种异香后显得醇香柔润,嚼劲十足。

与面食搭配,石韭菜则用其味鲜甜而脆的口感,让面食平添了一股奇香。石韭菜盒子有点类似饼,表皮金黄酥脆,馅中夹杂着猪肉和鸡蛋。面食将石韭菜韭、蒜、葱三香合一的味道融为一体,入口初为韭菜味,细嚼却有香蒜、小葱微辛甘美之味。

重阳登高看这里:地处南岭五岭支脉南麓的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素有“广东屋脊”、“广东的西双版纳”之称,拥有大量的原始森林。在公园的最高峰上有一天然形成的小湖泊,形似天井,当地人把此湖称之为“天井”,天井山由此得名。山中豹纹石和石蛋地貌地质遗迹等颇具有代表性,登山途中可细细观赏。

进山揾食看这里:广州出发→广乐高速→抵达韶关马渡互通后→转京港澳高速公路→乳源出口→G323国道(向阳山方向)→天井山林场→右拐8公里Z586镇道→抵达天井山粤凰山庄。

食石韭菜男女皆宜

陈小凤告诉记者,石韭菜为百合科葱属宽叶韭菜,以嫩叶、脆梗、花薹供食用,是瑶山人的上等野菜。经过摸索与试验,目前石韭菜已经人工栽培成功,在天井山的森林或农田中可以种植。在大山深处种植的石韭菜生长较快,一年四季都能持续有机生态的种植。

据介绍,石韭菜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根味辛,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作用;叶味甘辛咸,有益肝健胃的作用。”当地人认为,男人常食石韭菜还有壮阳的功效,而女人常食则有清肠胃的美容作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任晓攀]

标签:石韭菜 九九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