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粥”:今天的“异景”明天的新需求
2014年10月09日 13:29
来源:淄博晚报 作者:毛建国
国庆黄金周结束了,有人用“堵挤脏乱”来形容过去的七天,其实并不客观。它们或是刚刚出现,或是以前就存在但被忽略了,这些“异景”折射着某些新变化,假以时日,“异景”很可能成为常景。
原标题:“黄金粥”:今天的“异景” 明天的新需求
国庆黄金周结束了,有人用“堵挤脏乱”来形容过去的七天,其实并不客观。毕竟,“痛并快乐着”才是黄金周的真实色彩。在盘点黄金周时,有几个不同寻常的“异景”非常值得关注。它们或是刚刚出现,或是以前就存在但被忽略了,这些“异景”折射着某些新变化,假以时日,“异景”很可能成为常景。
首先是“不游的人”。“不游的人”,并非没钱没时间,相反,他们有很好的工作,有优雅的情趣,之所以不去旅游,是因有着“惨痛的教训”——被“黄金粥”吓怕了,宁愿宅在家里也不愿意“花钱买罪受”。
这种“不游的人”,过去也有,只是今年特别多;放眼未来,恐怕会越来越多。这种变化,很容易被贴上时代进步的标签。但要看到,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多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些“不游的人”,城市又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在文化工程的打造和营造上,有没有让这些留在城市里的人,感受到又一种假日的快乐?在推动带薪休假上,有没有拿出更实在的举措?
其次是“不热的景”。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一些热门景区竟然遇到了“凄风冷雨”。比如,10月1日当天,九寨沟首日进沟8000多人次,部分旅行社接待人数勉强凑够100人,景区客流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而据峨眉山景区统计,当天只有10200人次进山游玩,与同期相比减少了46%,房间预订还不到60%。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信息服务不足有很大关系。如果有关方面特别是景区能给游客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热门不热冷门不冷”的现象,还会这么突出吗?有必要反思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先进理念,采用什么样的先进管理手段,提供什么样的优质服务?
第三种“异景”是“不红的商品”。据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显示,“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在“不一样的景区,一样的商品”背后,既可以看到文化创新的“短板”,也可以看到旅游发展思路的“短路”。这说明,一些景区虽然转型发展喊了很多年,但还处于门票依赖的初级阶段,在推动旅游转型、景区转型上的认识和行动上,做得远远不够。(毛建国)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