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漫步云中之城阿斯马拉 感受静谧氛围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云中之城阿斯马拉 红海畔的马萨瓦港 老旧的公共汽车 云朵中就是阿斯马拉城 传统餐厅一角(中间草编筐子是存放英吉拉的容器) 阿斯马拉天主教堂 阿斯马拉天主教堂 阿斯马拉市内菜市

原标题:云中之城阿斯马拉

红海畔的马萨瓦港

老旧的公共汽车

云朵中就是阿斯马拉城

传统餐厅一角(中间草编筐子是存放英吉拉的容器)

 

阿斯马拉天主教堂

阿斯马拉天主教堂

阿斯马拉市内菜市场

阿斯马拉的儿童

阿斯马拉街头的杂货铺

要去东非的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被告知只能从开罗转机搭乘埃及航空,其他国家飞往阿斯马拉的航线因为长期亏损而全部停飞了。其实,这在非洲倒也不算特别,很多非洲国家都只有飞巴黎的航班。你如果坚持要坐飞机从一个非洲国家到另一个邻近的非洲国家,很可能只能向北飞到巴黎去转机了。可法国航空怎么也不飞阿斯马拉呢?答案是厄立特里亚历史上是意大利殖民地,至于意大利航空,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挣扎在破产和被收购的边缘,看来是没什么能力维护旧宗主国的尊严了。

临行前碰到一位在罗马长期居住的朋友,在得知我要前往阿斯马拉后恍然大悟,说终于知道了他在罗马总是看到的阿斯马拉大街,其来源是在厄立特里亚。

挤得满满的埃及航空的小飞机自开罗起飞后一路攀升,最后降落在阿斯马拉国际机场,走出机舱呼吸到的第一口新鲜空气令我心头一紧,在呼吸惯了北京和开罗这两座大城市那夹杂着雾霾与尘土的空气后,清新凉爽都不足以形容这一刻的感觉,我想起了很少用到的一个词——沁人心脾,这也许就是高原的味道吧。

阿斯马拉海拔2400米,比青藏高原上的西宁市海拔还要高。意大利人当年第一次爬上这座高原后,对阿斯马拉空气的形容是“寒冷、清新、稀薄”,亲身体会后感觉这形容异乎寻常的准确。

在阿斯马拉的日子,一有时间就喜欢到街上乱转,有时你会有一种幻觉,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那个风情万种的意大利小镇,所有的一切都是意大利风格的,二层的小楼,低矮的院墙,墙头如火般绽放的三角梅,空荡荡的街道。最重要的是安静,或者说是静谧,一种能让你心灵平静下来的氛围。也许是高原的缘故,人们走路都很慢,也不大会高声说话,经济落后导致街头的汽车也是稀稀拉拉。听惯了北京喧闹的汽车喇叭声,却发现这里的司机从来都不按喇叭,就好像这里的汽车都没有这项装备一样。

意大利人到这里之前,阿斯马拉只是数个土著部落的聚居地,意大利人在19世纪末开始建造这座城市,并在20世纪30年代迎来了建设高潮。棕红色的阿斯马拉天主大教堂自1922年开始雄伟的矗立在市中心,52米高的哥特式钟楼至今都是全市的最高建筑物,在阿斯马拉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它,是当之无愧的地标。

除了传统建筑,众多天才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们还设计了很多今天看起来都是超前的建筑。飞机造型的菲亚特加油站、火箭形制的办公楼、远洋巨轮般的厂房,只是大部都已破败不堪。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都因为地产开发商的傲慢与贪婪而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时,厄立特里亚由于与邻国埃塞俄比亚陷入长期战争,无暇顾及城市建设,却倒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这座城市初建时的风貌。

来到阿斯马拉的东北郊区,雾气越来越重,但你渐渐体会到这其实不是雾,而是云。俯身向下看去,忽然发现你正在断崖之上,你身下是万丈深渊,笔直而下。直观的感受告诉你,这就是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边缘,从这里开始,在到达厄立特里亚第二大城市、位于红海之滨的马萨瓦的70公里直线距离内,海拔高度从2400米骤降到0米。

当地有一种说法,即使最强壮的山鹰,也无法从马萨瓦飞上阿斯马拉。因为站在红海之滨仰望高原,它陡峭得以至于不像是一座山,而像是一堵墙。当年意大利人从马萨瓦登陆,一路攀爬这座“高墙”,试图寻找一处适合建造城市的平地,在穿过云层之后发现了今天的阿斯马拉,因此阿斯马拉又被称为“云中之城”。

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即使是在最热的8月,阿斯马拉白天也不会超过30摄氏度。过冷的气温使得传统的粮食作物在高原不易生长,却也孕育了有特色的农作物——苔麸(Teff)。这是一种非常细弱的植物,你看着总觉得它会倒伏,每年7月播种,12月收获,结出的作物颗粒比芝麻还要小,磨成面粉再自发酵,经过温火慢烙后就制成了厄立特里亚和高原上另一个国家埃塞俄比亚的国民食品——英吉拉(Injera)。英吉拉外观看起来像发面烙饼,呈灰白色,单独食用口感极酸,需要搭配经炖煮而带有浓厚汤汁的牛羊肉或者鸡肉食用,吃法大概类似于鱼头泡饼。英吉拉可以储存在草编的筐子里,长时间不会变质,据说还富含铁质,其内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化,以弥补高原气候所带来的胃动力不足。据我观察,阿斯马拉人有英吉拉的时候肯定不会吃面包,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确如此。

 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是同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两个国家,他们在历史上分分合合多次,本文不讨论政治,只说风情,所以也没必要细究这些历史,但说到这座高原上的另一大特产就会和这段历史有扯不清的关系了,那就是咖啡。

咖啡起源于今天的埃塞俄比亚,基本上已经是共识。但厄立特里亚人会告诉你,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而不是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也是咖啡的起源地之一。

抛开历史不论,厄立特里亚咖啡的确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具有相同的品质。阿斯马拉街头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咖啡厅,而且价钱便宜,即使是在市内唯一的五星级酒店阿斯马拉宫的咖啡厅,一杯口味纯正的意式特浓咖啡,价格也仅相当于1美元。当然,由于消费力和市场开放程度的问题,你在这里不要指望能看到诸如星巴克、COSTA等等任何一家你所熟知的国际品牌咖啡店,有的只是一家家风味独一无二,风格绝不重样的咖啡店。

在阿斯马拉的最后一晚参加了一次十分纯正的本地聚会,饭后有幸目睹了这咖啡诞生地的喝咖啡仪式。众人围坐的屋内,先在中央地毯上摆放一个大香炉,点上龙涎香,然后身着民族服装的老年妇女端进一个炭火炉,将白色泛绿的生咖啡豆放入小炒勺,在炭火上烘培翻炒,瞬间,混合着龙涎香和咖啡味道的复合香气弥漫开来,令人飘飘然有微醺之感。然后老妇会端着盛放有熟咖啡豆的小炒勺绕场一周,给每一位宾客闻香。接下来就是研磨熬煮,装杯上桌。这样的咖啡其味道是三倍的Espresso也达不到的浓郁,按习俗要连喝三杯,席间可唱歌助兴。三杯如此浓郁的咖啡下肚后,高原上本就难以入睡,所以难免会兴奋一夜。

伴着咖啡带来的兴奋,呼吸着高原清新稀薄的空气,又一次来到阿斯马拉国际机场,挤上这个国家通往外国唯一的航班,居高临下一路俯冲飞向开罗。再见,阿斯马拉,散发着阵阵咖啡焦糊香气的云中之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德风]

标签:阿斯马拉 云中之城 感受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