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银行: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
2014年07月23日 15:21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金砖银行: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 金砖银行: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 世界银行——1945年12月27日成立,次年6月25日开始运行。成立初期,世行法定资本100亿美元,全部资本为10万股,每股10万
原标题:金砖银行: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
金砖银行: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
世界银行——1945年12月27日成立,次年6月25日开始运行。成立初期,世行法定资本100亿美元,全部资本为10万股,每股10万美元。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成员国的“配额”决定了一国的应付会费、投票力量、接受资金援助的份额,以及特别提款权SDR的数量。
金砖银行与应急储备安排——两者同时成立,金砖银行初始核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并由各创始成员国均摊,各成员国平均分配股权和投票权。金砖应急储备安排初始承诺互换规模1000亿美元,其中中方承诺出资410亿美元,巴西、俄罗斯、印度各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
在掌控了全球金融秩序近70年之后,由欧美主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迎来了挑战者。
7月15日,“金砖五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在巴西福塔莱萨签署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称金砖银行),并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金砖银行总部设于上海,首任行长来自印度。
这一迷你版的世界银行和IMF被视为是全球最重要的五个新兴经济体,试图重构二战以来的国际金融秩序。
金砖银行初始核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由各创始成员国均摊,各国平均分配股权和投票权。
有观点认为,这种做法强调出资比例五国均等,体现了民主和公平原则,包括分散的机构设置在内,可能影响决策效率,对目前仍由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冲击有限。
两大金融机构年近古稀
过去70年,世行与IMF两大金融机构成为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的执行者,实际操作中饱受诟病,改革呼声不断。
1944年的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尽,来自45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就聚集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个人才济济、勾心斗角的“群英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结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那种混乱的国际经济秩序,寻求国际货币合作的新方式。在这次会议上,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最终,美国凭借着当时拥有超过75%的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量占据上风。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催生了世界性的两大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IMF。在过去70年时间里,这两大金融机构成为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的执行者。
不过,由于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1971年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和钉住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但其衍生的世界银行和IMF依然存在,继续维持着美元的优势地位。
世界银行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IMF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在实际操作上,这两家机构却饱受诟病。
世界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往往会附加有争议的条款,批评人士认为,这些条款侵犯了贷款国的主权。
而IMF亡羊补牢的行动影响了它的声誉:往往当国家已深受经济打击,IMF才伸手援助。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黄薇表示,现存的IMF等机制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各国所诟病,比如援助要附加很多带有西方主观意识的条款、应对速度不够快等。
阿根廷因接受IMF的援助并接受IMF提出的经济政策,而一度被推崇为模范国家。然而,2001年,该国出现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不少人认为是由IMF倡议的紧缩财政预算和私有化重要资源开发项目所致。紧缩的预算削弱了政府维持基础建设、福利、教育服务的能力。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加深了南美洲国家对IMF的怨恨,他们指责基金要为南美地区的经济问题负责。
虽然IMF成立目的是协助稳定环球经济,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超过100个国家曾经历银行体系崩溃,并令GDP下降4%以上,这是史无前例的。
要求世界银行和IMF改革之声不断。
金砖国家谋取改革无果
“金砖五国”已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但世行和IMF由西方国家掌控,现有投票机制让西方国家拥有很大话语权。
70年已过,美国主导的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进入古稀之年。现今世界经济格局也早已不同二战后。
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已有挑战发达国家之势,其中尤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金砖五国”最为突出。
“金砖五国”拥有42%的世界人口,按GDP计算占据20%的世界经济,而根据购买力平价这一更准确的计算方法,GDP应该是世界经济的30%。这五个国家的全球资本投资约为11%,贸易额在过去5年几乎增加了一倍,国家间的贸易总额为61400亿美元,涨幅近世界总量的17%。
五国已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过去十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今年以来,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速依然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发达经济体的约两倍。
但这些新兴国家在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世界银行和IMF由西方国家掌控,世界银行行长通常由美国人担任,而IMF主席则来自欧洲国家,现有的投票机制让西方国家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IMF的投票规则是根据实际各国缴纳的基金份额获得加权票,单美国一个国家的份额就占17%,而中国仅占3.7%,金砖五国表决权加起来也仅有11%。不仅如此,IMF还有一条规定:遇有重大问题,比如修订章程,必须以85%的票数通过,也就是说,哪怕全世界的国家通通联合起来,美国一票便能否决。
2008年金融危机倒逼IMF加快改革步伐。2010年11月,IMF执董会批准了对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进行全面改革的建议,超过6%的份额将转移到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同时,最贫穷成员国的份额比重和投票权将受到保护。改革之后,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日的IMF第三大份额国。
但是美国国会连续两年否决这一提案,IMF的投票权改革方案迟迟不能落实。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对于全球经济新情况尊重不足,也是导致金砖国家联手另起炉灶的重要原因。
7月15日金砖银行成立之时,巴西总统罗塞夫就表示:“IMF应尽快修改投票权分配,以反映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重要性。我们希望正义和平等的权利。”
“自我救赎”构筑安全网
分析认为,金砖国家用自己的外汇储备联手构筑金融防护网,可应对未来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利率大幅调整等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大幅波动,靠IMF救助存在不及时和力度不够的问题,金砖国家计划自己拯救自己。为避免在下一轮金融危机中受到货币不稳定的影响,金砖国家计划构筑一个共同的金融安全网。一旦出现货币不稳定,可以借助这个资金池兑换一部分外汇来应急。
2009年,金砖五国国家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抱团寻求在全球金融秩序中获得更多发言权。2012年,金砖银行的概念正式被提出。历经28个月的多次谈判,金砖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终于在2014年7月15日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破壳诞生。
按计划,金砖银行将于2016年开始运营,主要是为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这跟目前世界银行的功能作用一致,但范围更小,贷款对象不一样。
世界银行主要是针对欠发达地区帮助其脱贫,但金砖国家经济增速较快,人均收入也在慢慢提升,已经不能取得世行贷款了。金砖银行主要是针对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这正是发展中国家急需的投资。
另一个金砖应急储备安排,性质与IMF相同,着眼于金融稳定,在成员国面临国际收支压力时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成立金砖银行不是要取代世行,而是对世行的补充,也是在推动世行的改革,包括世行的经营方式,提高它对新兴经济体的关注度。首先是合作,然后是竞争。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
如果未来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利率大幅调整,可能引发新兴市场国家利率、汇率波动。金砖应急储备安排会对一般国际游资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张茉楠
金砖各国的承诺资金是一种预防性安排,各国并不需要立即支付资金,只做名义互换承诺,不涉及直接的储备转移。仅当有成员国有实际需要、申请借款并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启动互换操作、实际拨付资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这实际是金砖国家用自己的外汇储备联手构筑金融防护网。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市场和资产价格容易受到冲击而出现大幅波动。如果未来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利率大幅调整,可能引发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率、汇率出现波动。所以,新兴经济体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战略储备。这个安排也会对一般国际游资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金砖银行的成立,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表示欢迎,表示不会把这些新的金融机构视为竞争对手,愿分享其知识和经验。
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分析,金砖国家银行以非发达国家为主导,与现有的世界银行、IMF、亚开行等机构呈现出一种既合作又竞争关系。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认为,成立金砖银行不是要取代世界银行,而是对世界银行的补充,也是在推动世界银行的改革,包括世界银行的经营方式,提高它对新兴经济体的关注度。首先是合作,然后是竞争。
能否改变规则有待观察
金砖银行机构设置考虑五国均衡,被认为权力过度分散,可能影响决策效率,对国际金融秩序重构仍需一个长期过程。
金砖银行初始核定资本是1000亿美元。而上个世纪成立的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初始资本分别是100亿美元和10亿美元,金砖银行出手不凡。这是金砖国家迈出了重构国际金融秩序的第一步,但能否挑战成功依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金砖五国这个联盟是否坚固?美元霸主地位尚难撼动时对现有规则有多大冲击?这些都有待观察。
“金砖”各国的发展速度不同,部分国家还有不同领域的竞争,一旦建立开发银行,在资金投入、股份分配、话语权等方面是否有效合作,取决于各国之间能否建立深层次的信任关系。这也是前几年开发银行之类机制受阻的原因。
也有观察人士提出,金砖银行强调民主和公平原则,出资比例五国均等,权力结构设计也充分照顾各方:总部设在上海,首任行长由印度提名,首任理事会主席由俄罗斯提名,首任董事会主席由巴西提名,首个区域办公室设在南非。这一结构看似公平、民主,但也导致了权力过度分散,可能影响决策效率。金砖银行将出现行长、理事会主席和董事会主席三巨头并存局面,加之各国股权均等,因此决策效率值得担忧。
最为关键的是,目前美元仍是美国主导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而且在短期内仍难以找到能够对抗甚至替代美元的新货币,因此对整体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程度势必有限。
但对于人民币来说,金砖银行为提升国际影响力创造了一个通道。樊勇明认为,未来的金砖银行,除了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需要承担一些一般意义上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比如说贸易结算,包括其他资金业务、资产运营业务。通过贸易结算,可以不断扩大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这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路漫漫兮,而金砖银行已经开启了这一长期进程。
■ 延伸
金砖应急储备安排待细则
金砖开发银行宣布成立之时,还宣布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该应急储备安排性质与IMF相同,但IMF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模。
金砖应急储备安排初始承诺互换规模1000亿美元,其中中方承诺出资410亿美元,巴西、俄罗斯、印度各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
金砖应急储备安排是在成员国面临国际收支压力时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如果金砖国家出现了国际收支困难,金砖应急储备安排就能派上用场,其他成员以多边货币互换形式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帮助纾困。
金砖应急储备安排各成员国投票权与承诺出资额挂钩,除设立5%基本投票权平均分给金砖五国外,剩余95%投票权按承诺出资额成比例分配。各方承诺出资额如下:中国410亿美元,俄罗斯、巴西、印度各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中国承诺出资最多,因而投票权也最高。综合计算,中国投票权为39.95%,巴西、俄罗斯、印度各为18.10%,南非为5.75%。
不过,金砖各国的承诺资金是一种预防性安排,各国并不需要立即支付资金,只做名义互换承诺,不涉及直接的储备转移。仅当有成员国有实际需要、申请借款并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启动互换操作、实际拨付资金。
但目前金砖应急储备安排的细则还未明确,如危机国何时提出申请,符合什么条件,需求外汇币种,以及汇率如何结算等。 (苏曼丽)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