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东北抗联:林海雪原苦斗关东军


来源:新京报

日军战俘列队经过哈尔滨街道,一旁是当时哈尔滨的地标建筑圣尼古拉教堂。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时刻,东北抗日联军奋起反抗,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武器】

建“兵工厂”修复用过弹壳

东北抗联面对的是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装备条件相差十分悬殊。

1931年东北沦陷后,日军为了永久性占领东北,开始对东北实行彻底的军事要塞化,想把东北建设成战争基地。1931年到1941年,关东军从10万人增加到100万人,他们被认为是日本陆军的主力和精锐,号称“皇军之花”。

“那时关东军用的都是三八大盖,上弹速度很快,不怕风沙,射程远,能打到一公里开外。”于文生说,相比之下,东北抗联战士始终没有标配武器,战士们最先用的是打猎的土炮、霰弹枪,这些枪射程只有百八十米。后来,战士们手里的家伙逐渐换成了从日伪军那里缴获的武器。抗联三军军长赵尚志的手枪就是从日军缴获的一把美国制手枪。“那时,一个战士背好几把枪,因为子弹也是捡来的,都不知道能用在哪支枪上。”于文生说。

热播电视剧《枪神传奇》讲述了抗战时期我军兵工厂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修复大量枪械,并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各种地雷、手榴弹的故事。于文生说,东北抗联各军都有兵工厂。

在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一台大约两米长的机床。这是1936年秋,东北抗联独立师(后来发展为11军)在位于集贤县和桦南县北部交界处的七星砬子山里的兵工厂所用的机床。于文生说,这在当时算是比较正规的“兵工厂”。

抗联独立师从佳木斯运来这个车床,然后隐藏在运送柴草的车里送上了山。山里没有电,战士们把一个大铁轮装在木架子上,挂上皮带,四个人轮换着摇动,使机头旋转。抗联还特意从奉天请来师傅,扒铁轨做原料,制造出五十来杆撸子枪。1938年2月,日军向七星砬子释放毒气,战士和工人将来之不易的机床埋好后,与日军展开斗争,大部分都牺牲了。

“我们没用国家一粒子弹和小米。”李敏回忆说,抗联“兵工厂”把变形的弹壳尽量修复再装上子弹。这些子弹很容易成为哑弹,打不出去。由于缺乏保养器材,抗联战士手里的枪很多都生满了锈,要不断地擦拭。

与枪相比,子弹显得更加珍贵。李敏说,弹药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打出去多少子弹,都要捡回来。战士们宁愿饿着肚子,也不能用子弹打野猪。“留着一颗子弹,就有机会打死一个日本兵。”

【战斗】

“冰趟子”布口袋阵伏击日伪军

尽管装备落后,天气条件恶劣,东北抗联战士在冰天雪地中,仍不时对日伪军发起攻势。

齐齐哈尔市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龙是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的外甥,研究东北抗日联军多年。李龙介绍说,与日伪军相比,东北抗联战士的装备、军事训练差距很大,战士们采取长途奔袭、声东击西等战术,仍旧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果。

李龙认为,赵尚志在“冰趟子”进行的伏击战,就充分利用了天气地形,发挥了抗联自身的优势。1937年3月初,在冰雪覆盖的东北小兴安岭起伏的山林,赵尚志率领第三军军部和第一、第五师300多人向西北远征,日本竹内部队守田大尉率敌700多人讨伐队尾随其后。为摆脱敌军,诱敌深入设伏,赵尚志的部队行军至海伦到通北附近山区一处叫“冰趟子”的地方打起伏击战。

“冰趟子”是一段狭长的冰面,光滑如镜,走在上面摔得人仰马翻。原来这里有一眼常年不冻的山泉,从山上流下,结成长长的冰坡。李龙说,“冰趟子”是通北县城从西向东进入山沟的必经之路。冰道南侧是一座小山,山上有稠密的杂树丛,适合打伏击。附近有四座伐木工人住的木营,赵尚志当即决定构筑工事,在每个木营的墙上挖出一排排枪眼,还用冰雪浇筑交通壕,在沟侧山林设伏,从山口到谷底布置成一个“口袋阵”。

700余日伪军陆续开进伏击圈。赵尚志一声令下,步枪、机枪同时开火,冲在前面的日伪军首先被击退,后面的200多名日伪军向木营扑来,但他们在光滑的冰坡上根本无法站稳脚,接连摔倒。日伪军第一次进攻失败,后援又乘马爬犁赶来。为了牵制敌人,赵尚志派多股小部队,从两侧密林和北部河沟中拦腰突袭敌人。

日伪军仗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集中攻打正面木营。20多名日军一度占领了左侧一个木营。赵尚志命令少年连,趁日军立足未稳,坚决夺回这个阵地。少年连两个班战士,在排长赵有财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左侧木营终于失而复得。

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战士们的枪冻得拉不开大栓,手指也无法扣动扳机,只好轮流到木营里烤火。到了后半夜,日伪军趴在冰面上抵抗,随着气温下降,枪油凝固,机枪打了一阵就哑巴了。天快亮时,敌军已溃不成军,赵尚志乘胜追击。日伪军死伤300多人。其中,日军军官守田大尉、准尉津田庆一等7人被击毙,赵尚志部队牺牲7人。

【转移】

赴苏联休整反击关东军

为了突破敌军围剿,打破与党中央和关内红军的联系,东北抗日联军多个部队从松江下游地区向辽西部、以及齐齐哈尔方向开拓西征路线。

在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抗联战士不仅粮草断绝,御寒无衣,就是生火取暖也可能被敌人发现,许多战士被冻死。

卢连峰1937年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那年他只有15岁。为了突破敌人的围剿,卢连峰所在的部队从长白山向西转移,打算在海伦、绥化、兴安一带开辟新的游击区。那时正赶上冬天,战士冒雪一天只能走二三十公里,从富锦到齐齐哈尔一带的西征路有两千多里路,足足走了几个月。

西征路上,抗联战士的头发变长了,脸和手被冻得发紫发黑,絮着乌拉草的棉衣被灌木树划破。卢连峰回忆,战士们实在忍不住了就烤火,乌拉鞋沾了雪水后会再次冻冰,走起路来很容易掉。走着走着,脚后跟的肉翻了出来,骨头都露在外面了,“只能用脚尖走,就像野猪一样,咯吱咯吱的。”与其他部队汇合时,十一军就剩下了几百人,一千多名战士都留在了小兴安岭那边,都死了。苦得都不能说了。”说到这里,卢连峰沉默了。

周淑玲1935年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负责搜集情报和联络工作,那时她只有17岁。后来,周淑玲与抗联第三军四师32团团长李铭顺结为伉俪。如今,居住在沈阳的周淑玲卧病在床,听力并不好,但对于抗联那段记忆仍旧印象深刻。抗战环境异常艰苦,只能靠野菜、树皮、草根充饥,周淑玲两个孩子由于寒冷和饥饿,都死在路上。“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过来的。”她叹息说。

到了1939年,“要武器没武器,要人没人,到处都是敌人。”周淑玲回忆,当时抗联将领决定到苏联休整保存实力。李铭顺在苏联内务部任职,要定期过境回到东北侦察各个省市敌军的情况,为苏联远东军的反攻提供情报。周淑玲说,“当时有一首歌,‘苏联部队带着我们出发到中国’,那时大家都等着打回东北解放东北。”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在苏联正式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并派出远东军进入东北战场。日本投降后,东北抗日联军先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并,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周保中任副总司令,后又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至此,东北抗日联军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新京报记者范春旭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宋佳]

标签:东北抗联 关东军 于文生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