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74年邓小平:四人帮污蔑知识分子是“臭老九”


来源:文史春秋

核心提示:邓小平指出,“四人帮”创造了一个名词叫“臭老九”。邓小平从陈景润的遭遇看到了抓好知识分子工作的迫切性,看到必须创造一个适合搞科研的良好社会环境,下决心为之不懈努力。

邓小平大胆地肯定了陈景润不是“白专”。他说:“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现在科研队伍大大削弱了,接不上了。搞科研要靠老人,也要靠年轻人,年轻人脑子灵活,记忆力强。这段时间一些科研人员打派仗,不务正业,搞科研的少。少数人秘密搞,像犯罪一样,陈景润就是秘密搞的。这些人有了成绩,究竟算是‘红专’还是‘白专’?像这样一些世界上公认有水平的人,中国有1000个就了不得。”

邓小平认为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应该大力褒扬,他说:“中央表扬了这样的人,对他们应该爱护和赞扬。”他的话对鼓励科技人员搞科研起了重要作用。

邓小平对科研工作的肯定传出后,广大知识分子倍感亲切,深受鼓舞。之后,数学所恢复了正常的上下班制度。邓小平还亲自过问了陈景润的问题,为了使陈景润摆脱困境,有一个较好的研究环境,他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帮助陈景润解决实际问题。

邓小平指出,“四人帮”创造了一个名词叫“臭老九”。“老九”并不坏,《智取威虎山》里的“老九”杨子荣就是好人嘛!错就错在那个“臭”字上。毛泽东同志说过“老九”不能走,这就对了,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他还说,我国的科技、教育同发达国家相比,落后了整整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有90万,我国只有20多万。他号召党内外同志“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陈景润。

邓小平从陈景润的遭遇看到了抓好知识分子工作的迫切性,看到必须创造一个适合搞科研的良好社会环境,下决心为之不懈努力。

从那以后,振兴中华的共同使命,把一位政治家和一位科学家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和邓小平同志握手啦”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他向中央表示,愿意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他一出来工作就立即着手科技、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推倒了“四人帮”压在广大知识分子头上的“两个估计”,并提出了一个鲜明的思想,这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建国以后的17年,教育战线、科研战线的主导方面是红线,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邓小平否定了林彪、江青等人鼓吹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和“教育黑线专政论”,号召尊重脑力劳动,尊重人才。

恰在这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写成,乘着这股东风,作品一路畅通得以发表,如雷电般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震撼着中外数学界。国内外评论说:“陈景润成了中国科学春天的一大盛景。”在国内更引发出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学习陈景润,勇攀科技新高峰”成为人们竞相传诵的口号,也成为人们付诸具体岗位和实际行动的动力。

在邓小平的重视与领导下,中国人民喜气洋洋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78年的春天,耐人寻味而又令人荡气回肠,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敬佩邓小平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目光。他复出之后,一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大讨论,向禁锢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两个凡是”发出强有力的挑战,为解放思想扫清了道路;二是亲自领导了科学教育文化的拨乱反正,使新中国迎来一个群星灿烂的“科学的春天”。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陈景润应邀出席了大会。

这次大会盛况空前,群情振奋。劫后余生的中国科学界的群英,重新会聚一起,他们中不少人还来不及抚平心灵和肉体的创伤,便匆匆走进春光万顷的百花园中了。

在这次万众瞩目的科学大会上,陈景润见到了邓小平。他兴奋得像个孩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主席台上那张慈祥的面孔,聚精会神地聆听邓小平在开幕式上激动人心的讲话。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四人帮 邓小平同志 知识分子工作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