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潘石屹捐助哈佛惹争议 富豪捐资海外高校为何总挨骂


来源:南都网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15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广泛热议。尽管如此,张磊捐助耶鲁在时隔四年后,依然被不少网友吐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论坛或微博出现。

原标题:潘石屹捐助哈佛惹争议富豪捐资海外高校为何总挨骂

开卷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15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广泛热议。一些人质疑潘石屹的选择,弃国内而选择海外高校,另一些人则质疑他的动机,或是在为儿子入读海外名校“买门票”。

事实上,中国富豪的海外慈善之路历来充满争议。这是为什么呢?

挨不挨骂,潘石屹这钱都捐了

7月16日,@SOHO中国称,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及CEO张欣夫妇,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很快,此举遭到大批网友质疑,至28日,微博讨论量已达20万条。

认证为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的姚树洁就在博客质疑潘石屹,“把从老百姓那里收刮来的高额利润,捐给美国大学了”。对此,潘石屹在微博转发回应,“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的同学。”不过,质疑声并未停止,更有甚者认为,潘石屹是在为儿子将来入校“买门票”。

相比潘石屹,张欣的态度更为强硬。在一番解释无果后,24日晚,她通过微博表示,“看到满屏谩骂,先是气愤后来就笑了”。张欣透露,与其他一流大学实施助学金计划的洽谈仍在进行,目标是捐出1亿美元。

其实,中国富豪的海外慈善之路一直都存在争议,因此大多数富豪的慈善行为都较为隐秘。2007年夭折的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正是因为不少企业家保持低调,不愿公开其在慈善领域的贡献,增加了调查难度。

据媒体报道梳理,近年来中国富豪捐助海外该校的案例,还包括2010年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张磊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美元;2011年中国温斯顿电池制造有限公司创办人钟馨稼向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捐赠1000万美元。张磊是以校友身份捐助,钟馨稼则是资助该校开发清洁电池、太阳能等。

这些案例也曾都引发质疑。其中,张磊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生,耶鲁大学硕士生,被网友贴上“忘本”的标签。对此,张磊自述捐助耶鲁的原因,称“耶鲁帮助中国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互助的关系是单向的,所以我极想改变这一点”。而且,“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

尽管如此,张磊捐助耶鲁在时隔四年后,依然被不少网友吐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论坛或微博出现。

个体经验的判断或许不无道理

针对部分中国富豪捐助海外名校的选择,腾讯财经的文章分析称,美国名校以私立学校为主,接受社会资助的传统由来已久。而且,教育捐赠资金由专门的基金会管理。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大部分高校教育捐赠资金的来源、使用等没有公众监督机制,导致公众对高校如何管好捐款缺乏信任。

而对于网友的质疑,舆论普遍呼吁更宽容,也有人在最常见的民族情绪之外,分析质疑声的客观成因。

一种声音认为,过去很多富人的捐款被怀疑有商业目的,属于“消费”慈善,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陈光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公众在面对中国富豪捐资海外高校的行为时,首先倾向于揣测动机。

公众基于个体经验的判断,也易引发对捐资行为的不信任。《河南经济报》的一篇署名文章就指出,在一般人眼中,一个事实是,能留学国外的中国学子大概都不会来自贫困家庭。《山西晚报》的文章对此表示认同,称即使按潘石屹“家庭年收入6.5万元以下”的贫困标准,“有几个敢作出将来让孩子留学国外的远景规划”?

此外,质疑声背后还有一些其它的考虑。在财经作家叶檀看来,尽管高房价、地产商原罪等问题不必与捐助扯在一起,但让人担心的是,勾兑不仅存在于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同样如此———越洋捐赠的资金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人际管道,像某些商学院的作用?会不会成为降税通道?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潘石屹 陈光标 叶檀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