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民营经济调研报告出炉:市场准入等问题突出


来源:中国青年网

《报告》从山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发展民营经济的制约因素、加快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论述与分析。目前,民营经济占山东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在稳增长、促升级、增财税、拉动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作用重大。

三、加快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必将极大激发民营经济创造力,随着改革红利逐渐释放,各地民营经济将进入竞相发展阶段,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问题和差距就是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开拓前行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乘势而上,综合施策,不断缩小与先进省份差距。开创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需要在七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营商环境的优化,对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加大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创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要求,进一步梳理审批事项,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把能放的放下去,该放的放到位;完善行政审批监督机制,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实行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强化审批的效能监察和过失问责。二是再造行政审批流程。调研发现,很多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一般比法定时限少1/4甚至3/4,说明流程再造存在较大的潜力。重点围绕解决互为前置、权责脱节和多头审批等问题,建立健全审批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推行并联审批方式,控制审批环节,实行标准化运作,重构“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的审批流程。三是探索实行“一证多用”管理方式。企业普遍反映经营过程中需要的证过多,只能做到“一证一用”。对此,应加强电子政务系统的整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政府部门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对接交换,实现“一证多用”、“一证通用”,突出抓好批文共享数据库建设,实现一个批文(批号)共享共用。四是推进审批电子化。加快推进电子审批平台建设,制定网上审批规范和流程,全面推行证照电子化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依托网络审批平台,探索建立“一表通”审批模式。五是健全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政社分开、规范服务、市场化运作,健全创业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市场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案例1:江苏省沭阳县“六大服务体系”建设

江苏沭阳县为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实施 “更加灵活、马上就办”工作法,全力打造创业扶持、担保融资、信用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支持、法律服务体系等“六大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运用政策最灵活、改革举措最灵活、管理制度最灵活”的民营经济服务部门,增强机构功能,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服务行为,为民营企业创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随着服务体系的健全,沭阳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沭阳的主体经济,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提升,由1996年之前江苏省最贫困的县发展为目前的十强县,并进入全国百强县第57位。

(二)培育市场主体实现新突破。围绕解决民营市场主体总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断扩大总量规模、增强主体实力。一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把促进全民创业作为培育民营市场主体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家改革精神,大力提高公司登记注册便利化程度,加强财税、融资、土地等的支持,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加快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和动力。二是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围绕山东省重点培育产业,整合招商信息及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全球鲁商商会及驻鲁商会的作用,制定奖励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健全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汇聚山东投资发展。三是着力优化市场主体结构。主体实力不强,缺乏华为、中兴等巨无霸企业是制约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抓住平台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扶持力度,培养一批综合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引导中小型民营企业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向企业升级,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市场主体结构。

案例2:湖北汉川全民创业工程

湖北汉川立足打造“活力汉川、创业之都”,全力推进全民创业,制定了《汉川市全民创业方案》,建立了6个创业基地,启动创业专项小额担保贷款,对优秀创业者进行表彰,多途径推进全民创业。全民创业工程激活了创业要素,逐步掀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2012年前三季度,这个总人口只有百万的城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近万户,创业主体达到3万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

(三)推进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应按照“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四个提高”和“四个降低”并举,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打造山东民营经济升级版。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合作组织,提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塑造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新优势。二是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围绕国有和民营协同共进、联动发展,着力推动民间资金参与国有企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改革和建设,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民营资本活力和潜力。三是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按照四大板块的功能定位,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管控,引导民营企业按照区域功能定位,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为方向,以园区为支撑,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民营经济特色园区建设,大力推行产业分工协作联动发展模式,推动园区由低成本“要素拉动”向高效益“专业化协作联动”转变。

案例3:重庆璧山专业化协作园区建设

重庆璧山通过专业化协作园区建设,推动了民营经济由散弱到集聚、由粗放向集约发展。在电子信息领域,璧山工业园依托龙头企业,在2011年成功引进IT配套企业101家的基础上,新引进IT配套企业79家,入驻总量达到180家,形成了从小到螺母、转轴,大到机壳、键盘,都能在园区生产的笔电配套产业链条,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打造了园区发展的“新名片”。通过强势产业的带动,壁山工业园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2年工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工业投资达到120亿元。

(四)提升企业素质实现新突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组织模式更加模块化,生产模式更加虚拟化,商业模式创新速度更快、作用更强,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山东省应把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商业模式,放大名牌效应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提高民营企业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一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围绕产品研发建立合作机制,基于互联网进行联合设计,逐步形成事业部群、矩阵组织、模块小组等共同构成的组织体系,推动企业创新组织模式,提高运行效率。二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为战略性的竞争优势。阿里巴巴、亚马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应顺应这种趋势,完善扶持政策,支持试点示范,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新型商业模式的应用,特别是发挥电子商务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打造一批网络零售平台、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是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山东省应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带动工程,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全面提高商标注册、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丰富商标内涵,增强品牌竞争力,提升民营企业国内外知名度。

案例4:浙江“三名”工程

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浙江于2013年底实施“三名”工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一是通过加大财税支持、加强要素保障等措施,大力实施“名企培育计划”,加快提升产业链主导权;二是通过加强区域共性品牌创建、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健全品牌保护体系等措施,大力实施“名品培育计划”,加快提升价值链掌控权;三是通过搭建素质提升平台、建立培训基地、构建交流平台等措施,大力实施“名家培育计划”,加快提升浙商影响力。

(五)强化要素保障实现新突破。围绕解决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能力不强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一是提高资金保障能力。用足用好“定向降准”政策,积极稳妥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健全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缓释机制,打通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血脉”;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私募股权基金;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支持民间资本建立融资担保机构,探索设立“互助合作基金”、“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基金”等,增强民营企业信用保证;建立风险共担制度,合理划分担保机构和承贷银行承担的贷款风险。二是提高人才保障能力。将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纳入全省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加大对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柔性化引才机制,健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强对民营企业技能培训力度;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全省民营企业家信息库,加强跟踪考察和扶持培养,定期组织重点行业企业家走出去,拓宽视野,学习经验,建立个性化培训机制,开展“菜单式”培训。三是提高土地保障能力。支持民营企业平等进入土地市场,构建全省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保障民营经济创业基地、创新平台等建设用地,加强对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民间投资项目的用地支持;盘活城乡存量土地资源,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厂房改建和加层、内部土地整理,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加强标准厂房建设,引导民营企业集中发展、抱团发展。

案例5:济宁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土地保障能力

2013年济宁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土地方面,鼓励县(市、区)按照“政府推动、多方融资、业主开发、市场化运作”方式,盘活土地存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鼓励工业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对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加层建设的工业标准厂房,按有关规定减免容积率增加部分的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六)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美国企业创新产品中80%以上来自中小企业,欧盟中小企业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因此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支持力度,为“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借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措施,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适当加大无偿资助力度,加大对民营企业前期研发活动的支持,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采取外部引进、联建共建、整合提升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发创新平台;围绕全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整合创新资源,制定建设方案,加快构建全省统一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网络和重大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服务支撑。三是提高成果产业化水平。推进科技成果收益权和处置权改革,落实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政策,加强科研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科技孵化器建设,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增强成果产业化的动力和活力。

(七)提高开放水平实现新突破。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大开放、大合作的新时代,广东的率先发展、江苏的加快转型,山东省万华、如意等企业持续提升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抓住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民营经济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助推全省开放水平和层次的提升。一是拓展民营企业市场空间。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战略,深入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面向境外的销售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开拓国际市场。二是提升民营企业“走出去”水平。以培育打造源自山东的国际品牌和跨国公司为目标,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引导和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对外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创新合作方式,在全球布局产业链,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三是提高对外经贸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对外经贸服务机构,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建立对外经贸信息数据库,健全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为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经贸活动提供高效服务。

案例6:江苏中小企业“百千万”电子商务应用促进计划

为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江苏大力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电子商务应用促进计划。连续3年在全省举办200场免费电子商务专项培训,引导5万家以上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并设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专区。此外,在计划中通过政府直接补贴和服务商让利等方式,大大降低中小企业成本,由原来的数万元降低至13600元。实践证明,电子商务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作用重大,并已成功帮助过江苏省内很多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电子商务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加上品牌塑造上的转型升级,使得江苏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国外市场上获得更多份额。

案例7:山东企业“走出去”

万华:万华集团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宝思德公司资金链断裂的难得机遇,历经艰难谈判,成功以12.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匈牙利最大化工企业宝思德公司96%的股权。此次并购万华集团拓展了欧洲市场,突破了在欧洲区域的战略制约,提高了抵御价格战的能力,将在亚洲的产能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盈利优势,保障了我国异氰酸酯产业安全,成为山东省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如意:如意集团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起严密的市场销售网络。如意已在东亚、欧洲、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分公司和研发经营中心,并实现了销售的本土化运作。2009年2月,如意代表亚洲获得全球最负盛名、最具时尚的“第一视角”(Premiere Vision)展会--法国PV展会参展资格,成为亚洲第一家参展企业,为中国赢得全球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权。通过近些年“走出去”开展国际并购,如意集团的全球产业链已初步成型,既保障了原材料供应,又为优化国内生产基地赢取了广阔空间,也为实现转型跨越提供了更多机遇。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经济 市场 山东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