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世留下11万债务 七旬夫妇替子还债9年
2014年05月26日 09:12
来源:武汉晚报
今年,蔡甸区张湾街上独山村村民朱耀堂和吴清安当选武汉市第四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被称为蔡甸区的“信义老人”。今起“增强武汉自信”讲述四个关于武汉人的性格故事,不错,他们就是典型的武汉人。
七旬夫妇
原标题:七旬夫妇替过世儿子还债9年
儿子去世留下11万元债务,七旬夫妇还债9年不辍。他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兑现承诺,帮儿子还债;而这对夫妇所借得的每一笔钱,都未曾收到过一张借条,所有债务,都只是存在于心中的“明细”。
今年,蔡甸区张湾街上独山村村民朱耀堂和吴清安当选武汉市第四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被称为蔡甸区的“信义老人”。1986年,两人的独子朱方国被查出白血病。对这个贫寒的农家来说,这几乎是灭顶之灾。当时,朱耀堂和吴清安的第一反应是,反正病也治不好,那就不治了。医生告诉他们,这是慢性病,治得好可以活一二十年。正是这句话,让夫妇俩决定倾尽全力为儿子治病。
朱方国每年要住几次院,每次治疗夫妇俩都要找亲戚朋友、村子里的邻居借钱。朱方国病情稍好,一家人就开始挣钱还债。有时钱还没还上,新一轮治疗又开始了。就这样循环往复,儿子的病治了19年,花费36万元。
2005年,朱方国去世,留下8岁的女儿和11万元的债务。这些钱,有些是老两口借的,有些是儿媳代素霞借的。
昨天,代素霞说,借钱时没收过一张欠条,“他们看我们条件差,不容易,但信得过我们,才借钱给我们,从来没有催过。”这其中,就有代素霞的“闺蜜”戴瑜,两人是初中同学,当时戴瑜看代素霞家庭困难,而白血病又是耗钱的病,就拿出五六万元接济代素霞。“她没有让我写借条,更没谈利息,甚至把零头抹去说不用还”。几年过去,钱多多少少还了一些,戴瑜从来没催过。
5月20日,戴瑜的丈夫也因白血病去世,“她也不容易”,代素霞说,作为女儿的“干妈”,戴瑜为女儿买了一份保险,每年按时投保,代素霞打算把这份保险接过来,减轻“闺蜜”的负担。
村民朱传勇说过,其实很多人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要他们还钱了,毕竟乡里乡亲的,他们家的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还有些债主告诉老两口,钱的事先不要考虑,把日子过好要紧。
不写借条,甚至不需要老两口还钱,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朴素情感,在当下缺乏信任的环境下显得可贵。朱耀堂和吴清安夫妇却并没有因此欠债不还,他们省吃俭用,手里攒到两三百元,就赶紧给债主送去。他们在心中有一本清清白白的账单,搭白算数,信守承诺。借钱者和还钱者,骨子里透着的是信任和践诺,是重信守义的性格自信,更折射出了武汉这座城市的自信。
【网友评论】
网友“用户3872035855”:这是有意义的人生,体现了武汉人重信义的性格。
网友“恒大”:在这座城市里,我们需要这样诚实守信的人,没有过多地计较得失,想的只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以及履行承诺,这彰显了武汉人的重信守义。
武汉人性格多面,你认为哪种性格最能代表?昨天,本报官方微博发起投票,邀请网友投出心目中的武汉人性格,65名网友参与,看重友谊,喜欢“梗朋友”、“搭白算数”,有浓厚的契约精神这两项都获得了36.9%的投票,“搭白算数”成为武汉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26.2%
看重友谊,喜欢“梗朋友” 36.9%
“搭白算数”,有浓厚的契约精神36.9%
城市自信,与市民的性格自信有着高度重合。一直以来,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对武汉人的性格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这大约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武汉人并未对自身标志性的性格共性达成共识,二是武汉人的性格究竟偏好还是偏坏。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曾给武汉人画了四张脸谱,热情善良、重信守义、豪爽豁达、坚韧执着。易中天曾形容武汉人六个字,仗义、大方、到位。武汉话自己形容:耍拉、不服周,搭白算数——还真是那个事。
不错,这不是南方人,不是北方人,这就是武汉人。正如一个人的性格一定是双面的,一个城市的市民性格也一定是双面的。我们需要在众说纷纭的外来评价中,对自己性格有足够自信,方方不止一次地表达,她热爱武汉的“土俗”,作家蔡澜多次宣称他深爱武汉的“市民化”,徐迟则曾为了武汉浓烈够胃口的“热”执意回汉居住。这些名人,看到的是武汉性格的A面,阳光而正能量的那一面。
但,自信的B面,是足够的自省。做事情恰到好处是“搭白算数”,再进一步就可能变成“撮虾子”,助人恰到好处是“热心快肠”,再过火就是“岔巴子”,可见,性格自有可修炼处,着意培养到合适的度,便春风宜人。正如人的性格,有修养者,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起“增强武汉自信”讲述四个关于武汉人的性格故事,不错,他们就是典型的武汉人。
每天不一样的武汉值得自信
35年前,一名来自武汉的战士参加广西边境战事时,与驻地的房东“阿姐”结下深厚军民情谊,并许下诺言:凯旋之后一定要接“阿姐”来武汉参观长江大桥。2014年5月5日,退伍老兵崔跃林再三邀请,年过六旬的“阿姐”来到了江城,35年前的承诺,终于实现。
图为崔跃林带着“阿姐”走上长江大桥,遥指“阿姐”家乡的方向。记者熊波摄
长江日报评论员刘林德
迈向2049,路要一步一步走。大武汉,每天不一样。这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却不是夸张的说法。
今天的奋发,是对历史的致敬,是历史自信的必然反应。武汉悠久辉煌的历史,早已蕴积为历代武汉人不甘于落寞的心理,也注定成为后来者的责任压力,如何不辜负历史,如何向历史地位看齐,不得不思考,不得不承担。
武汉的历史,静态地看是一座又一座高峰。3500年前筑城,楚文化传祥之地,知音黄鹤传说,明清四大古镇,九省通衢,开埠通商,辛亥首义,比肩津沪,武汉抗战,新中国工业基地,改革先行者。这条线索,人所熟知,奠定着武汉的历史地位。
武汉的历史,动态地看是生生不息的创造。这座城市总能顺应时代变化,时常引领时代先声。她屡屡在毁败中重建更新,屡屡在重要历史转折中显露作为,凝结为逆境重生的城市基因,大为大爱的精神资源。这种城市血脉和精神气质,是我们之所以自信的内在根源,也是今天的变化和创造的真正动力。
今天的变化,是对未来的奠基。面向2049,中国的“两个百年”目标,是武汉谋划未来蓝图的总背景。武汉在国家战略未来中方位明确,方向清晰。中国经济的内需驱动转型,国家从沿海向内陆纵深开发的战略安排,都让武汉的地理重要性无比凸显。长江经济带,长江中上游城市群,武汉是枢纽性城市。武汉重新成为被广泛看好的城市。这种看好,体现在各种城市排行榜,也体现在向武汉投资的热度,这座城市迎来送往的考察者的分量,还有人才开始回流的迹象,公交一样的高铁上不息的人流。
只要以更加宏观的视野,就一定能看清今天的变化。那些暂时让人困惑的表面下有着怎样勃动的生机,让城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厚实。
变化的丰富已经在部分转换为生活现实。当地铁把出行时间大大缩减,当外出旅行成为说走就走的轻松,当逛商场不再是周末的一个慎重仪式,当家庭休闲的选择越来越多,当出门就看到盎然绿意,我们就会理解城市的变化总会成为生活的福利。
变化的厚重体现在城市整体向上的趋势。经济总量、工业规模、交通重要性、城市承载力、投资领域、创业者数量、空铁客流等等,或许是普通生活中不必去刻意留心的概念,然而这些数据却是实实在在的证明。正是基于这些数据,武汉才会让外界产生“进入上升通道”的判断。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