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两千余巧果模具揭七夕老习俗


来源:胶东在线

2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随着韩月湖收藏巧果模名气越来越大,还有食品加工企业上门学习巧果样式。

原标题:又是一年七月七两千余巧果模具揭七夕老习俗

韩月湖整理收藏的巧果模(高清图)

韩月湖收藏的部分巧果模(高清图)

韩月湖收藏的由巧果演变而来的陶制儿童玩具

胶东在线网8月2日讯(记者 孙宗顺) 2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民间有众多庆祝七夕节的风俗,像穿针乞巧、吃巧果、拜圣人、拜牛郎织女等,当下这些习俗淡出人们视线时,民俗爱好者依旧留恋昔日节日的热闹景象。日前,记者来到福山区韩月湖教授家中,从他收藏的两千多块巧果模具中探寻老习俗的身影。

下乡寻宝40余年收藏巧果模两千多个

韩月湖是福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也是一位民间收藏爱好者,他的家里收藏的巧果模具有两千多个,年代从清前期到现代,不仅样式繁多而且部分巧果模寓意独特。“从16岁开始,我就开始到处收集巧果模,上面图案非常丰富,都有自己特殊的寓意,集市上、文化市场、农村老艺人那里都去收集过。”韩月湖说。

在韩月湖的理发店和家中橱柜里、箱子里装了满满的巧果模,韩月湖介绍,两千多块巧果模中完全不重样的有近160个。因为巧果模都是经过特殊加工雕刻而成,即使有些因为年代较久远,到现在依然保存完整,没有出现开裂,也因为使用次数多,还散出淡淡的巧果香味。

韩月湖介绍,传统巧果做法上非常讲究,和面需要用六成发面和四成开水烫熟的面揉和而成,加上适量糖和鸡蛋,和起来之后,直接从模具卡出来,放进铁锅里烙。烙出来之后,花纹图案特别明晰,吃起来也更酥脆。

巧果样式涵盖万千故事海洋元素样式难求

韩月湖介绍,巧果只有七夕节时制作才称为巧果,平时制作多被叫做“小果”,因为传说中巧果是指牛郎在七月初七会织女在回家路上吃的干粮,晾干的巧果还可以当做装饰品悬挂。在韩月湖收藏的巧果模中,有的小如指甲盖,有的大如碗口,有的单面雕刻,有的双面雕刻。“这个模具有正反两面,共有七个图案,代表七夕。”韩月湖指着一个模具说。

在传统生活中,幸福、康宁等美好寓意也被人们融入生活,凝聚在巧果里。“这块上四个字分别是福、寿、康、宁,最上面一个图案是古代如意的变形,形似流星,寓意事事如意,中间一个两个元宝叠在一起的图案,则分别为金锭和银锭,寓意富贵发财。”韩月湖说。

代表保护孩子的“小篓子”、象征官运保护大地的“狮子”、祈求驱蚊驱毒保平安的“艾叶”、祈求生育的“青蛙图腾”……韩月湖将其一一归类整理,俨然就是一部“七夕民俗故事汇”。在收集巧果模时,韩月湖发现涉及胶东海洋文化的巧果样式难求,“海洋文化中,我见过的仅有对虾、双鱼、海螺三种图案,能找到的巧果模更是少之又少。”韩月湖说。

韩月湖将巧果模制作带进大学课堂,把如何处理梨木、雕刻时用刀方向等与学生交流,也向外国留学生展示了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随着韩月湖收藏巧果模名气越来越大,还有食品加工企业上门学习巧果样式。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韩月湖 七月初七 七月七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