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烟台编织四通八达铁路网 向枢纽城市转变


来源:水母网

原标题:烟台将编织四通八达铁路网 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全市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努力从交通末端城市变身交通枢纽城市 向东:中韩铁路轮渡 向北:烟大铁路轮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向南:青烟威荣城际

原标题:烟台将编织四通八达铁路网 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

全市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努力从交通末端城市变身交通枢纽城市

 

向东:中韩铁路轮渡

向北:烟大铁路轮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向南:青烟威荣城际铁路

向西:德龙烟铁路、潍莱高铁、环渤海高铁

水母网2月10日讯(YMG记者 李泉江)8日下午,全市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工作会议在东山宾馆召开。市委书记张江汀到会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主持会议,市级领导班子有关成员出席会议。张江汀指出,站到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巩固提升烟台的城市地位,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必须以更大力度抓好实体经济,实现实体经济发展新突破。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75%以上来自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形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商业服务等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我市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75%以上来自实体经济;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85%以上来自实体经济。

“我市这些年所以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得益于坚持不懈实施产业立市、实业强市战略。”张江汀在讲话时指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牵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蓝色文明幸福之都的根基所在。“发达的制造业、迅速成长的服务业和特色高效农业一起,成就了烟台的综合实力和城市地位。”

编织四通八达铁路网,力争潍莱高铁纳入全省近期规划

发展实体经济,基础在于抓好项目建设。近年来,随着烟台新机场、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德龙烟铁路、烟台港西港区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的快速推进、陆续投运,长期制约我市发展的重大交通瓶颈将陆续得到缓解和破解。

交通闭塞,则百业凋敝。交通发达,就百业兴旺。长期以来,制约烟台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铁路,我市下步将要把铁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加快推进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龙烟铁路等在建工程的基础上,潍莱高铁项目力争纳入全省城际轨道交通近期规划,与济青高铁一并规划建设。环渤海高铁项目,在已经纳入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补充规划的基础上,争取省政府早日启动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继续开展好运营和投融资模式深度论证,积极做好相关配合和跟进服务工作。中韩铁路轮渡项目,要充分发挥烟台作为烟大铁路轮渡登陆点的优势地位,抓住韩国政府积极推进的有利时机,全方位加大向省里和国家争取力度,力争项目早日实现实质性进展。

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烟台将编织起一张向东有中韩铁路轮渡,向北有烟大铁路轮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向南有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向西有德龙烟铁路、潍莱高铁、环渤海高铁,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真正实现从交通末端城市到交通枢纽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5510”工程勾勒出实体经济“升级版”,将培育10大产品集群

建设产业项目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推动实体经济大繁荣大发展,关键在于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项目。我市实体经济这些年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大产业、大企业带动作用突出,但企业总量规模偏少,综合实力不够强。

全市正深入实施的“5510”工程,勾勒出我市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图”:巩固提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现代化工等5大传统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精汽车、电脑、手机、船舶、葡萄酒等10大产品集群。

争取用5年时间,在全市培育起5个产值过5000亿元的主导产业,5个产值过1000亿元的龙头企业,10个产值过1000亿元的产品集群。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初晓芳]

标签:铁路 交通 烟台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