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芝罘女法官书写别样美丽 传承社会公义


来源:齐鲁网

在烟台市芝罘区法院,有一群干练的女法官,犹如天平下绽放的金花,熠熠生辉,别样美丽。这样的案例绝不是个例,芝罘区法院院长王桂一介绍,该院未成年审判工作曾被团中央、最高院表彰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原标题:烟台芝罘女法官书写别样美丽 传承社会公正与正义

烟台齐鲁网3月5日讯(通讯员 刘国军 记者 卢伟霞)在烟台市芝罘区法院,有一群干练的女法官,犹如天平下绽放的金花,熠熠生辉,别样美丽。她们身披法袍,肩负天平,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她们表面柔弱,骨子里却很刚毅。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用法官的良知和辛勤传承着社会的公正和正义,用生命的热情与忠诚书写着当代女法官别样的美丽。

邹艳:帮走错路的孩子找到回家的方向

青少年犯罪往往源于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如果善加引导,这些迷途的孩子大多能摆脱犯罪留下的阴影,重新走上人生正轨。自从2013年芝罘区人民法院首次将心理干预机制引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少年法庭庭长邹艳就一直为走错路的孩子找正确方向,并孜孜不倦地奉献着爱心和热心,有时为一个未成年犯,她可以进行长达一年的跟踪帮教。

家住芝罘区、今年17岁的小张早早辍学,在社会上结识了一帮哥们。年少的他在哥们的教唆下多次吃“霸王”餐、到偏僻小店抢烟,还将不认识的少年捅成重伤。考虑到小张不能够正确明辨是非、情绪焦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较大,少年法庭决定对小张采取“审判、教育、感化、挽救、改造”的心理干预帮教工作,促使小张认识自身错误,改过自新,重新走向社会,避免再次犯罪。

邹艳了解到,小张在9个月大时母亲被害身亡,父亲一直未再婚,小张跟爷爷长大。平时在外打工的老张对小张教育方法简单,缺乏沟通交流。了解了小张的家庭背景,分析了小张犯罪的原因,根据未成年人可塑性强的特点,针对小张不健康心理,邹艳和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丹制订了心理干预方案以及监护人教育措施,努力从源头上找出小张犯罪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挽救措施和计划,以帮助他能改过自新,健康带入社会。庭审前,邹艳与王丹共同对小张进行了心理疏导,缓减小张心理压力。庭审中,征求未成年监护人同意后,王丹全程参与整个案件的庭审过程,及时掌握小张的心理变化。王丹对小张做出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评估,为法官准确量刑、选择恰当刑罚执行方式提供参考。

宣判结束,帮教并未结束。邹庭长与王老师查找到小张犯罪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和焦虑情绪导致,决定对小张进行为期一年的回访帮教,力争从根本上截断犯罪的“因果链”,促成小张形成健康人格后完全融入社会。通过进一步心理治疗、引导,小张表示要彻底改变目前杂乱无章的生活现状,并打算将来当一名列车长,有机会带着父亲外出旅游,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亲能度过一个安祥的晚年。法官和心理咨询师欣喜地感到小张正逐步回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看到了他改过自新的勇气和向善的决心。

由于干预措施得力,小张变化很大,一个月后,法官再次回访,他主动与法官打招呼,人变开朗了,心理专家进一步对其跟踪干预数月。今年年初,老张高兴地打电话告诉法官,小张已成为烟台某职业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年4月份,邹艳和王丹再次见到小张时,明显感到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阳光、懂事的少年,交流中,明显感到小张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知道关心别人了。

这样的案例绝不是个例,芝罘区法院院长王桂一介绍,该院未成年审判工作曾被团中央、最高院表彰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两年来,芝罘区法院运用心理干预机制转化和矫正未成年犯39人次,也对十余名被害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和疏导。开通了“爱心妈妈心理热线”,先后为70余名未成年被告人和被害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接受电话咨询320余人次,成为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窗口。而在坚持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邹艳还在烟台市区的学校里忙碌着义务授课,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增强了学生们明辨是非和自觉抵制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

多年来,少年法庭一直坚持定期回访,了解失足少年的思想状况,传达法律知识。“处罚不是目的,帮助和挽救才是目的。”邹艳用了一句很温情的话谈了她对未成年犯的看法,“在法官的眼里,他们就是走错路的孩子,对过去的错误的深刻认识应该是以后前进更大的动力。”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走错路的孩子回归正途,邹艳还特地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如今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修洪梅: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公平正义

探索研究新问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罢访息诉,让当事人满意;真诚为民,赢得当事人信赖……她就是芝罘区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修洪梅。从事审判工作二十年来,她年结案均在120件以上,无一起错案和不合格案件,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调解能手”、“优秀政法干警”、“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法官,所撰写的论文和法律文书多次获奖。

审判监督案件涉及民、商、刑、行政各个专业,案情复杂,信访压力大。很多新问题和新难题往往找不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也找不到成熟的处理意见,所以要做一名优秀的审判监督法官,仅有对审判事业的热爱还不够,还必须深入研究法学理论和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做到对法律知识娴熟于胸、对审判业务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审理各种类型的再审案件。为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修洪梅靠着一股钻劲学习相关法律业务知识。对遇到的新问题、新难题,虚心向同事、理论界人士请教,拿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受到同事的赞许。在审理工作中,她注重凭借自己丰富的审判经验和业务知识,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对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等过程进行详细说理,使当事人赢得明白,输得心服口服。烟台某建筑工程公司与烟台某实业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合同纠纷一案,实业开发公司一方在案件审理前期曾多次找媒体干预案件进展,北京一家杂志的副主编也写信给院领导表示关注此案进展情况,并在再审第一次庭审时隐瞒身份旁听了庭审。经过旁听,该主编主动致电院领导,认为法院审判程序规范、审判人员驾驭庭审能力较强,审查事实准、透、清,不存在当事人单方面反映的问题。案件审结后,双方当事人也心服口服。在案件审理中,修洪梅始终怀揣着一颗真诚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的心,她在审判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为当事人考虑,认真倾听当事人的诉请,耐心接待当事人的每一次来访,不厌其烦地做解释说理工作。烟台某公司与王某工伤保险待遇案件双方争执较大,接手该案后,她先后十余次与王某交谈,从情、理、法入手,设身处地替王某着想,指出王某哪些权益能够得到法律支持,哪些权益于法无据,王某心服口服。再审判决后,王某真诚地说:“修庭长,凭着你这份真诚,我服了。”

于小妮:巾帼不让须眉的执行女法官

于小妮现任执行局副局长、执行一庭庭长,在十余年的执行工作中,她不让须眉,雷厉风行,刚柔并济,热心为民,始终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以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真诚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真诚,说服当事人,感染当事人,达到最佳的执行艺术效果,彰显了法律人的公平正义。她所执结案件无一超执限、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被人们誉为执行一线的“最美女法官”,她连续多年获得省、市办案能手、杰出女法官、三八红旗手、烟台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从当执行法官那一天起,于小妮就把公正执行、维护当事人正当权益作为己任,把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常说要让当事人尊重法官,法官首先要尊重当事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她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替当事人考虑。每当接收一起新案,她都详细地将执行工作的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投诉途径一一告知当事人。每当采取一次执行措施,她都及时将结果告知当事人,使他们对案件进展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法院工作,消除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不满和误解。1996年某办事处一下属实体拖欠牟平果农2万元苹果款,十多年一直未偿还苹果款。于小妮接手该案后,找到承担连带责任的某办事处。办事处认为下属企业已经倒闭,与办事处无关。老百姓不容易,决不能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决不能让老百姓的血汗钱、救命钱白白损失。于小妮以她特有的“韧性”,反复找办事领导交涉,她采取“多方联动执行”的工作方法,请上级领导介入,并从情、理、法入手,最终说服办事处依法连本带息偿还果农10万苹果款。拿到钱后的果农激动地说,做梦也没想到能够要回苹果款,并且拿到了双倍的利息。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女法官 小张 烟台市区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