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牡蛎在滩涂上集结呼吸


来源:新京报

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一处加工海产品的小工厂内,一名工人将分拣的带鱼推入冰库。象山县郊外海边,一名渔民开着三轮车拉运养殖牡蛎的工具。现代的大马力钢制渔轮虽然有着木船不可比拟的耐用性,但是大海的侵蚀和它的馈赠一样力量强大,船身维护保养依然是重要的一环。

被牡蛎和水草吸附的船身

渔船密集,于是东门渔港附近相关的产业就包括修补渔船。过去,渔船在海上作业,底部浸在海水里,时间一长,船底就长满了水苔、藤壶、牡蛎,不但船速减慢,船板还容易腐烂。为此渔民每年除了要用火烤船外,还用蛎灰把船刷白,让船蛆和水生物难以附生,这样就有了“白底船”的称号。

现代的大马力钢制渔轮虽然有着木船不可比拟的耐用性,但是大海的侵蚀和它的馈赠一样力量强大,船身维护保养依然是重要的一环。不少船只被拉上岸修补,远远望去就像搁浅在滩涂上的大鱼。被拖曳上岸的渔船船身上有很多牡蛎吸附留下的痕迹,退潮之后的堤岸边、石柱上、木桩上也都是这个生命力强大的物种留下的斑斑点点。当地人说,一种叫做“互花米草”的水草更是不断侵蚀象山湾一带的滩涂。这种来自异域的物种,有着极为强韧的根茎,当年引进是为了保护堤岸,可是它的种子随风飘荡繁殖,水草面积不断扩大,要铲除它已不容易,这几年渐有成灾的趋势。

互花米草——现在当地渔民有的叫它“杀人草”——在滩涂边编织了一片巨大的网络。在象山墙头镇,水草蔓延在初冬的浅滩上。浅滩上头是S19高速公路,和象山港大桥连接,也拉近了这个浙东小城和宁波的交通距离——之前象山人走高速需要绕道附近的宁海县,象山港大桥的修通直接将象山纳入了宁波半小时经济圈。

牡蛎在橡胶条上集结

S19高速公路在墙头镇环岛下是一片和陆地相连的浅滩。韩大初养殖牡蛎已近40年,试过各种方法,木头、水泥柱,这几年用的养殖载体是橡胶条,裁剪的轮胎。这一带的手工制造发达,附近的台州已经有类似的产业,专门出售用于养殖牡蛎的轮胎条。

“阿拉当然知道哪里有牡蛎苗,一看那片海,阿拉就知道嘛。”虽说是养殖牡蛎,但无论育苗还是后来的生长期都是“完全原生态的”。一般是夏至过后的半个月育苗,夏天是苗子培育期。韩大初也说不清为什么他知道哪片海域有牡蛎苗,反正他就是知道。排成队的橡胶条,一溜一般70米长,其中又有300多根小橡胶条缠绕在上面,夏至过后将橡胶条放入某一片海域,小牡蛎就会自动集结在上面。

初冬时节,正是牡蛎生长的关键时刻。韩大初正准备将橡胶条上的牡蛎苗,用木筏运到附近的近海一带去。这是一个辛苦活儿。“牡蛎养殖必须要打桩,弄浮标,在水深1.5米左右的地方生长,需要接收到阳光,如果在1.5米以下,牡蛎就死啦死啦。”韩大初说话的声音特别响亮而急促。这似乎是海边渔民一贯的风格,海上总是很空旷,风浪又总是不等人的。他摆摆手说:“阿拉没有时间跟你们说。”他每天都很忙,忙着育苗,忙着缠绕橡皮条,忙着打桩。

牡蛎从育苗到最后长成需要两年,所以近海边养殖牡蛎就是周而复始,岸边的橡胶条和泡沫浮标都很多,浮标上也都集结了很多牡蛎,需要不断清理,不然收割牡蛎时容易把手弄伤,也影响浮标的使用寿命。韩大初算了一笔账,虽然不用投食,但是工具和人工的成本还是很高的,特别是人工,需要请不少人撬牡蛎,一般一天300块。这些天,他已经在岸边搭好了棚子,正月牡蛎收获的时候就在里面撬牡蛎。棚子挡不了什么风,当地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干这个活了。

冬季到海滩去撬牡蛎

象山人韩善武回想自己年少时,在近海港湾的滩涂上,凡是被海水淹没过且有石头的地方,都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牡蛎。每年霜降节气一过,天气逐渐变冷,牡蛎肉质还很肥壮。这时候生活在海边一带的农妇就会趁着冬闲,成群结队到海边撬牡蛎。牡蛎有两种,一种叫做“灯盏窝蛎”,外形像是点清油灯的灯盏窝一样凹下去,肉质肥美;另一种叫“麦固蛎”,外壳扁平单薄,肉质瘦。一般人都专拣“灯盏窝蛎”撬,稍大的“麦固蛎”也撬一些。

去海滩撬蛎,一般要带三样工具:一个毛竹编织的竹篮,一只盛蛎黄的甑头,一把蛎刀。蛎刀也不一样,一头敲尖另一头敲成弯形,顶部是刀口。牡蛎的贝壳很坚硬,但却长有嘴巴,所以撬蛎要讲究技巧。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蛎的嘴巴在蛎外壳的哪个位置,从蛎嘴入手,很快就能把蛎壳撬开。

刚开始撬蛎的,不知道蛎嘴长在什么地方,任凭怎么用力,也挖不开蛎壳,除非把整个蛎壳完全敲碎。撬开蛎嘴后,蛎黄上下有两粒附在蛎壳上的肉墩,用蛎刀把肉墩慢慢割下来。撬蛎大多都在寒冷的冬季,这个时候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呼呼吹来的西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人的脸上、手上,不小心手指还会被蛎壳割破,有时候鲜血流得都感觉不到痛。

车避岙镇马滩村,被称为象山的北部黄金海滩,山海相连。王师傅凌晨四点就开始来“赶小海”。滩涂上的收获也很丰厚,临到中午,他已经收获了几只“望潮”、几条弹跳鱼和一堆牡蛎。潮涨潮落,特别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几天大水潮时节,赶小海的渔民更多。来到潮退后的滩涂上寻觅,捕鱼捉蟹,牡蛎也是重要的内容。这是野生牡蛎,卖的价格更好,今年一斤蛎黄是三十五元。

赶小海要随时注意潮水的变化,远远地盯着滩涂看。滩涂上有各种窸窸窣窣的动静,就像是在呼吸。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曹燕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秦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滩涂 呼吸 麦固蛎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