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江汀:芝罘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值得学习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9月9日讯 (执笔杨松涛 谭炳琪 陈超 宫伟程)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批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调研】芝罘区立足提升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助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

原标题:张江汀批示:芝罘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值得学习

水母网9月9日讯 (执笔 杨松涛 谭炳琪 陈超 宫伟程) 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批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芝罘区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公平发展的做法,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值得学习借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教育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眼长远认真谋划、立足现实多办实事,切实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的成才平台和出彩机会。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芝罘区作为我市人民群众关注多、知名中小学校多、外来入学人口多的“教育高地”,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规划上重点安排、投入上加大力度、政策上加强支持、工作上狠抓落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事业向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全区现有在校学生6.4万人,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52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82%;教职工5200余人,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69%,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先后获得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承办全国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现场会、全省教师教育工作会等高规格会议;2009年和2012年两次承办全国教育信息化现场会。

一、抓住教育发展的关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现场】6月16日上午,惠安小学多功能教室内,“芝罘区第二季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指导”正在举行。讲台上,姜家小学王少燕、只楚小学范妍妍、塔山小学姜建华三位老师轮流上台授课;讲台下,芝罘区46所小学分管语文教学的副校长、20位名师培养人选和2013年新进的语文老师济济一堂,和惠安小学学生一起认真倾听,仔细记录。授课结束后,来自北京的特级教师吉春娅对三位老师的授课一一给予点评,并结合香港的语文授课版本,进一步和与会老师进行了教学方面的积极探讨。

【调研】芝罘区以改革创新举措优化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了“抬高底部、整体提升、拔高培养”的师资培训机制,同时加大培训投入,仅芝罘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学设备投入就达1000余万元,每年培训经费达110余万元。“一对一跟踪培养”抬高底部。为薄弱学校教师和新教师每人安排一名导师,采取“照镜子、细解剖、教研学”的方式,进行为期三年的跟踪培养。三年期间,导师经常性采取到课堂听课、观看课堂现场录像等方式,为被辅导教师找出不足、提出意见、给出评价,帮分析、帮提高。目前,已对薄弱学校的360多名教师和400多名新教师进行“一对一”逐人观课、评课;仅2012年,听评课就达到1580余节。“研训一体化”整体提升。针对全员培训,突破传统的以大课堂理论性授课为主的做法,转向由教研员、师资培训人员对教师开展“面对面、一对一”培训指导,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技术支持。针对新教师培训,每一期集中培训前,都进行专题调研,了解新教师“缺什么”,确定培训“补什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针对骨干教师培训,请来全国知名教师,利用假期进行封闭培训。“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拔高培养。专门设立工作室管理机构,通过建立专项考核激励机制、日常管理机制和印发简报、开展评比、组织活动等方式,确保工作真见效、快见效。通过参加高层次研讨等方式,先后组织校长赴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学习考察400余人次。建立“递进式”校长培训模式,启动芝罘区首届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设立每年70万元的专项资金,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通过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形式,利用3年的时间,在30名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辐射引领下,对20名芝罘名校长培养人选、172名芝罘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人选,进行全面打造和提升。如姜家小学名校长麻明家,就负责指导幸合里等7所小学的8位名师培养人选。“以工作室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的做法在全市推广,先后有12名校长、34名教师入选省、市名校长和名教师建设工程。改革师资队伍管理激发活力。针对干部队伍,先后推行职务评聘分开、校长聘任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教师招考引进制和新教师开放性分配等一系列改革,激发教育工作活力。2008年以来,先后两次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中小学中层干部竞聘,调整提拔干部达528名,改变以往局限于本校选用中层干部的办法,以市场经济规则配置干部资源。针对教师队伍,探索推行组织部门考选后备管理人才、教育部门考选高层次专业人才、人事部门考选一般教师的新机制,年补充教师占当年自然减员的100%,教师平均年龄36.8岁。

 

二、抢占现代教育的高点,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现场】6月17日下午,在芝罘区教育网络与数据中心的视讯会议中心,教研员孙海珍组织全区教师开展“面对面”的网络教研活动。养正小学隋少兰老师在自家课堂进行的语文优质课《泼水节》,正通过芝罘区的教育网络面向全区小学直播。直播结束后,在只楚、珠玑等小学观看的部分老师就重点句子处理等方面提出了疑问。隋少兰立刻调出同步录制的教学视频,有针对性给予回答。这项“班班通”建设与运用工程,在200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十大事件之首。目前,这种隋少兰式的“跨时空”授课已经实现了对芝罘区1500多间教室的覆盖。

【调研】芝罘区立足提升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助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教育信息化硬件基本完成。先后投入7000万元,全面完成覆盖全区中小学的“班班通”、电子白板、计算机配备“三大工程”,同时,建成以学校为基本单位、通过千兆裸光缆与全区信息中心互联的高标准教育城域网,目前,全区共有“班班通”教室1520间、“电子白板”教室1700间。其中,“班班通”工程由基础层、系统层、应用层“三大层面”和多媒体教学、教学开放、资源建设等“五大系统”组成,具有多媒体教学、校园安全防范、教学评估等9大功能。2013年,总投入1000万元的“芝罘教育网络与数据中心”建成使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网络和数据中心物理环境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开展。在教育资源开发上,积极开发涵盖全部学科、所有年级的优质数字化区域性教育资源,创建资料类、理论类、课堂实录类等五大“资源超市”;开设网上名师工作室,探索建设“名师课堂”、“录播教研室”等资源建设新途径。在教育教学应用上,通过专题培训,推动教师将教育技术有效整合到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覆盖率达到75%以上。“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移动终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网络多媒体技术及移动终端设备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探索推进中使课堂教学发生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资源全面开放。重点推进阳光教育社区和智慧网络教研系统两大特色工程。阳光教育社区,是依托“云技术”为师生和家长提供完整的网络终端教学平台,教师可通过平台在线备课、网络教研、自动阅卷、成绩分析等,学生可通过平台便捷学习、便捷交流,家长可通过平台了解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用户可通过手机、PAD、电脑等随时随地应用。“智慧网络教研系统”是由芝罘区承担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课题,该系统通过远程互动评课、网上校际教研等方式打造出跨越时空界限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目前“校际微教研”、“仿真教研室”、“阳光课堂”已经完成。

 

三、把握均衡发展的原则,缩减区域资源差距

【现场】走进位于龙海家园A区的龙海小学,总建筑1万余平方米的新校区里,不仅配备了音乐室、录播室、阅览室等22个功能室,还建有一个4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让天真好动的孩子格外开心。同时,这里还配备了可供400人就餐的食堂,建有学生寝室,为中午回家不便的孩子解除后顾之忧。而龙海小学的前身,是原来位于幸福十六村的新胜小学,当时教室、功能室合计23个,建筑面积仅为1840平方米。

【调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芝罘区把提高教育保障条件作为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增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程,大力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努力缩小学校与学校、城郊与城区的差距,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公平、便利地享受优质教育。在硬件布局上推进均衡发展。启动“新校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布局调整”三大工程。2010年总投入4000万元、1.8万平米的新祥和中学投入使用,结束了全区七年没有新建一所学校的历史。此后又投入1亿元,完成25所学校总面积14万平米的校舍加固任务;累计投入4.2亿元,完成龙海小学、国翠小学等4所学校的建设,新增优质学位5000个;今年又有6所学校同时开建,总投入2.29亿元。在办学条件改善上,投入100万元,为全区所有教室安装了绿色环保新型吸尘擦板器,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师、学生吃“粉笔末”的老问题、大难题;投入500万元,实施学生直饮水设备安装工程,区属中小学学生全部喝上健康、安全、免费的饮用水。在布局调整上,完成幸福区片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新祥和中学的启用进一步扩大了中学优质资源;原祥和中学调给幸合里小学扩大了小学优质资源;原幸合里小学调给烟台四中,使四中有了初中部,实现了四中的跨越发展,形成了芝罘区高中学校三足鼎立的格局。2013年新建成的鼎城小学、龙海小学投入使用,以此为契机对只楚、幸福区片的小学布局进行调整,芝水小学和鼎城小学合并,新胜小学和龙海小学合并,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在师资布局上推进均衡发展。在进一步完善“跨校兼课”、“结对帮扶”、“学科循环轮动送课”等机制,整体提升城郊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改变以往优秀师资向市区学校倾斜的做法,先后为城郊学校配备中层以上干部249名,充实新教师136名,城郊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如珠玑小学,依托芝罘区信息资源,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创建,解决了软、硬件和师资队伍上的不足,流失生源近年来迅速回归,从原来的薄弱学校成为优质学校。在入学布局上推进均衡发展。在免费义务教育上,先后实施义务教育免杂费工程、免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工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在贫困学生资助上,建立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弱势学生群体资助全覆盖,全区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上,按照“就近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将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由15所增加到36所,并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

 

四、坚持内涵发展的思路,拓升教育综合质量

【现场】6月17日下午,烟台三中校长郭宏成办公室里,他正和吕永山等老师结合着他们自编的校本必修教材《走入创造之门》,对创造学教研活动进行探讨。自2007年开展创造学教育以来,该校自主编写创造学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自主实施创造,先后获得国家专利600多件。

【调研】芝罘区坚持“教学中心、质量第一”,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地位,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机制,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坚持向特色要质量。变打造“特色学校”为打造“学校特色”,促使每一所学校都有特色鲜明、务实有效的育人方法、发展规划、亮点项目。比如,以烟台一中为代表的人文立校特色学校,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以学校培养出的“师魂”、“学生魂”和“老阿姨”龚全珍等英模人物塑造学生品格,2012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黄务区片形成以黄务中学、官庄小学等为代表的体育特色学校;只楚区片形成以只楚小学、珠玑小学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特色学校;幸福区片以福安中学、幸福小学为代表的关爱弱势学生群体特色学校。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大力推行和谐高效课堂建设,建立“以课堂和学生为中心、向作业和备课延展”的督导视导机制,成立专门督导组深入课堂一线,认真查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管理不规范、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校长年平均听课90节,教研员年平均听课260节以上。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大力推行教育精细化管理,认真对照素质教育、规范办学以及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教研活动的安排,青年教师的培养,日常安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全方位监管。坚持向科研要质量。深入开展教师“全员小课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紧扣教育教学的基础环节,从日常教学实践的小问题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中选题,下移研究重心,进一步提高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推行“一支笔”课题审批制度,由分管局长对所有课题进行把关验收,做到“三个不选”,即不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不选,不符合新课改理念要求的不选,不便于应用推广的不选,有效解决了以往装点门面、华而不实的问题。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18项,省级34项,市级145项。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教育公平 教育教学工作 芝罘区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