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小麦“十二连增” 十亩攻关田创纪录
2014年07月21日 09:29
来源:水母网 作者:姜乾
其中,位于招远市的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十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了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小麦大面积实现高产,需要种子特性的持续改进,并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以适应洪涝、干旱等恶劣环境和条件。
原标题:烟台小麦实现“十二连增” 十亩攻关田创全国纪录
7月21日讯 用历史性突破来形容今年我市小麦生产实不为过,市农业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在播种面积减少7万亩的情况下,小麦穗粒数和粒重较常年略有增加。全市小麦总产预计达到94.8万吨,比上年增加10.1万吨,为历史较好水平;平均亩产385.8公斤,较上年增加7.6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十二连增”。其中,位于招远市的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十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了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小麦高产攻关走在全国前列
我市不是一个小麦生产大市,无论播种面积,还是总产水平,在全省都不占优势。但烟台小麦高产攻关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
“1997年龙口市前诸留村种植的小麦实打平均亩产731.73公斤,实现了我国平原区冬小麦亩产首次突破700公斤的新纪录;1999年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种植的‘莱州137’实打平均亩产773.86公斤,使全国小麦跨越了亩产750公斤的关口。”盘点成绩,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奎良充满自豪感。
多年高产路,背后一定有先进栽培技术支撑。王奎良介绍,国家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四大补贴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激发了创高产的潜在动力。在市级层面,我市研究出了成熟的深耕技术、精播栽培技术、晚播技术和氮肥后移等配套技术,可有效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是高产的关键。
优质苗种满足不同要求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在农业生产领域,没有好的种子便发挥不出增产潜力。多年来,为了追求这粒种子,我市小麦科研人员俯身地头,几代青春换来满山金黄。
“总体上,山东省的小麦育种引领全国,其中仅烟台市农科院选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就达13个。”市农科院副院长、小麦品种研发团队带头人姜鸿明介绍,目前,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超过6亿亩,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300多亿元。
据介绍,每个小麦品种都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对生态区域选择性非常强,同样的品种在不同的省份种植产量差异可能会非常大,因此,找到适合某一区间的表现优良品种至关重要。
“小麦大面积实现高产,需要种子特性的持续改进,并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以适应洪涝、干旱等恶劣环境和条件。”姜鸿明说,我市掌握着大量优质苗种,以它们为基础,可以相继研发出中肥水、低肥水的小麦高产品种,能够适应不同县市区和地域环境的要求,保证全市各地小麦亩产整体走高。
高产示范田占总量四分之一
粮食创高产,管理很重要。市农业局副局长、总农艺师刘民晓介绍,建国以来,烟台粮食高产多次刷新全省、全国纪录。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随着育种、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更为夺高产创造了条件。但自1999年刷新全国小麦亩产纪录至这次再创纪录,15年间没有新的纪录产生,主要是管理没有跟上的结果。
2008年以来,为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市农业局对有关县市区承担的高产创建示范方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创建示范方名额的优奖劣汰方式,激发了各地对高产攻关管理技术的研究,相继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像莱阳、海阳的旱地小麦平播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莱州的强筋小麦和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龙口的精晚播小麦高产攻关技术等,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动示范效果。”刘民晓介绍,当前,我市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面积达到145万亩,超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
粮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对我市粮食生产,市农业局局长白国强表示,尽管烟台不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粮食高产创建的优良传统前提下,市农业部门有信心通过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高产示范创建,带动全市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粮食保障。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