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将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2015年01月08日 15:28
来源:中金在线
2014年大中城市楼市房价由全线快涨逐步转变成普遍下跌,房价下跌城市迅速增加。2014年第四季度,住房市场受到宏观政策放开行政措施的影响,以及稳定消费政策正向影响,土地开发融资,住房抵押贷款和开发融资将有所改善。
住房用地:供大于求,价升量跌
过去10年,地价远高于房价上涨。2003-2013年全国商品住房成交价涨幅为145%,但全国主要城市的居住地价涨幅达到了332%。2014年前三季度在土地成交面积减少24%的情况下,楼面地价上涨达5%,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减少31%,地价增长57%。全国土地市场总体供大于求。2014年1-9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住宅类用地面积3459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1-9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面积2660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8%。
宏观政策:宏观政策面临两难,政策引导预期遭遇挑战
第一,货币供应难以有效传到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当前,一方面,货币供给余额超过百万亿,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偏高,货币供给增长率偏低:2014年9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12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去年末低0.7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慢,2014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2.8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12万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十分严峻。房地产抵押贷款和开发融资也面临难与贵问题。
第二,经济下行和房地产下行导致政府收入减少,但支出要增加。经济下行导致财政收入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整,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大幅增加,但是刺激经济增长,增加住房等社会保障支出,政府一般性支出面临挑战,长期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更是压力巨大。
第三,政府宏观政策对社会预期的有效引导面临挑战。过去十年,中央在住房市场的调控中拥有相当的主动性,即市场主体对中央的调控政策具有敏感性,也即政府政策能够很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未来随着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以及此前调控政策效应在市场主体中反复体验,中央政策有效引导市场预期面临一定挑战,政策不仅难以得到市场主体的积极回应,甚至还可能产生逆向选择。此前一些地方政府解除限购政策,以及9月30日央行出台贷款放松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即是例证。
2014年大中城市楼市房价由全线快涨逐步转变成普遍下跌,房价下跌城市迅速增加。2014年第四季度,住房市场受到宏观政策放开行政措施的影响,以及稳定消费政策正向影响,土地开发融资,住房抵押贷款和开发融资将有所改善。
2015年:住房市场将呈现双重分化趋势
四大宏观背景,三期调整重合以及“买方市场”的到来,决定本次住房市场调整与此前相比:第一,调整(衰退与复苏)时间更长、速度更慢、程度更深;第二,未来住房市场将进入中速增长的常态,中国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第三,不同层级的城市调整的时间、速度和程度将发生分化。一线、二线城市需求旺、消化快、时间短、程度深。三四线城市需求弱、消化慢、时间长、程度浅。综合而言,2015年的住房市场将呈现双重分化走势,即便在后续政策的支持下,也难以彻底走出衰退,整体呈现复苏乏力的态势。
2014年第四季度,住房市场受到宏观政策放开行政措施的影响,以及稳定消费政策正向影响,土地开发融资,住房抵押贷款和开发融资将有所改善。但受到整体预期的影响,金融机构资金供应会持续谨慎,首套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优惠有限。
2015年,住房销售量价回升幅度不会太大。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正反向因素作用:第一,库存规模大,市场预期难以较大改观。第二,世界经济与住房市场的持续复苏,美国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以及境外置业的成本不断下降,导致资本外流,海外置业增加。第三,产能过剩严重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社会总需求总体不足,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但是,第四,居民收入增长仍然较快,城镇化积极推进,刚性需求继续释放。第五,房地产投资过快下滑威胁经济增长底线,中央政府将继续采取正向调控政策。一、二季度市场需求不振,开发商以价换量,市场将继续走弱。三季度以后,一、二线城市有望逐渐转暖回升,三、四线城市将继续面临调整,整个调整将在2015年难以走出向复苏。但是,住房租赁市场表现相对温和增长。
受季节因素影响和住房保障投资任务完成影响,2014年4季度,投资、开工、施工和竣工将继续下降。2015年,投资、开工、施工和竣工将保持将有所改善,投资保持在10%的增幅水平。
引导市场预期稳定住房消费
完善政府调控住房市场的政策与方法
第一,采取区间调控政策。通过研究,选择关键指标,利用科学方法,制定标准界定住房市场的预警区间,实施风险提示、政策调控或行政管制。在合理的绿色景气区间,采取中性经济政策;超出合理区间,在比较热或冷的黄色景气区间,采取逆向调控经济政策;在过热或过冷的红色景气区间,可采取行政性管制措施。第二,分类或定向调控的政策。按照区间调控的标准,针对不同城市,实行中央指导,各城市差别调控的办法。
取消若干行政性管制措施,让市场在调整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住房周期性波动是住房市场的自然现象,也有利于住房市场健康发展。过去十年由于住房短缺和制度不完善,导致住房市场投机盛行和房价暴涨,对住房市场实施必要行政管制是正确的,但是也给市场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次调整具有必然性,也是第一次市场自发的调整,调整的幅度比较温和,多数城市的各项指标均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因此,第一,政府应抓住供需环境宽松的良机,解除或减少政府行政管制,退出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让市场在调整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住房市场机制,吸收住房价格泡沫,消化新增住房库存,降低住房存量空置,实现住房总量和结构的动态均衡。第二,目前不应再出台新的行政性管制措施。
采取必要的刺激政策,以稳定住房消费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住房需求仍然是长期内客观存在的背景下,住房市场需要调整,但是将调整的时间延长、幅度减小。确保一定幅度的住房投资增长,有利于居民住房需求的满足,也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增长。为此,第一,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通过信息发布、风险提示等措施,引导形成住房市场将进入中速增长和买方市场时代的稳定、谨慎、乐观的市场预期。第二,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和物价增幅较低、融资成本过高的背景下,适当降低利率,增加流动性,有利于稳定住房消费,减少库存,稳定价格。第三,税费政策。在住房市场处在衰退期,一方面,政府减低房地产交易税等提升购房者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清理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减少住房开发与经营成本。
加快改革,为市场发挥决定性的调节作用创造环境
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市场不仅无法完成自发调节的任务,还很有可能使问题更加尖锐,尤其在住房短缺时代,这是当时行政管制的原因,在告别住房短缺时代,改革并完善住房市场制度,既有必要也具备了条件。2015年应在住房及相关制度改革上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第一,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推行“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第二,完善房产税收制度,建立直接面向个人的房产税征管制度,扩大物业税开征试点;第三,改革集体土地转换国有的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的储备、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第四,建立新的住房财政制度,增加中央政府对住房公共服务的分担份额,扩大地方政府税费收入的分成比重;第五,完善住房金融制度体系。首先,中央政府新建或改造国家开发银行,建立国家住房发展银行。其次,改革公积金制度,建立中国住房公积金储蓄银行集团,建构统一的全国性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和运作平台。再次,建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建立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第六,建立和完善住房租赁制度,建立商品房的“承租者保护,承租者市民待遇”的制度。
培育新增长点,继续发挥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必须认识住房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因为GDP它的规模是在越来越大,住房需求未来将是减速的增长,所以它有一个逐步减速的过程。发挥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应挖掘新的增长点。第一,加快保障房建设。住房保障具有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作用,棚户区改造投资对宏观经济正面影响也是很积极的;第二,促进旅游、文化、养生、产业地产的发展。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文化、养老、医疗、教育、体育等消费及服务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关的地产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政府应适应居民需求结构的变化,采取政策措施,促使相关产业发展。一方面,发挥政府在提供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优势,另一方面,鼓励民营企业与民间资金,参与这些产业的投资、融资、开发和经营。第三,促进互联网与房地产业融合。用互联网改造房地产业,并通过互联网促进房地产融资、开发、消费和服务,带动经济增长。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