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寿光菜农复原“木牛流马” 得到考古专家肯定


来源:潍坊新闻网

刘树航告诉记者,“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为了研究“木牛流马”,刘树航说特意买来一本《三国志》对里面涉及“木牛流马”的内容进行详细研究。

原标题:寿光菜农复原“木牛流马” 得到考古专家肯定

刘树航制作的“木牛”。 刘树航和他所制作的“流马”。

得到考古专家肯定,会继续研究对其进行完善

潍坊新闻网9月17日讯  寿光市文家街道南官桥村菜农刘树航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研究“木牛流马”尺寸和形状,并付诸实践,经过多年研究制作出“木马”和“流马”模型。9月1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刘树航所做的“木牛流马”很像木车,其运行的相关原理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刘树航表示,他想用自己的实践,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凝集古人智慧的发明。

全木质“流马”四个轮,转向刹车功能灵活

9月16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刘树航制作的“流马”,主体部分是上下两个箱体,底部有四个轮子,后面有两个弧形扶手,整体都是木质结构,通过木榫的结合,牢固地组合在一起。许多村民看到这个奇怪的东西,都纷纷来围观。

随后,刘树航双手推起“流马”,向记者演示起来。在推力的作用下,四个轮子转动起来,转向、刹车等功能非常灵活,还发出“吱吱”的声音。记者发现,“流马”中间位置的厢体时可以拆卸的。“四轮车要比单轮车和双轮车构造复杂,古人经常用来运送粮食,能节省人力。它的转向,主要靠重力来改变。”刘树航对记者说,主体箱子木板的厚度是1.8厘米,长62.1厘米,宽36.8厘米,高38厘米,大约能装140斤粮食。

刘树航告诉记者,“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虽然在现在交通运输中已经落伍,但是在古代生活和战争中,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其样式等没有统一说法,大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白天干活晚上研究史料,做成“木牛流马”

提及研究“木牛流马”的初衷,刘树航说,他虽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菜农,但是特别喜欢钻研、创造。2007年的一天,他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有人制作了“木牛流马”,但专家给予了否定。“看完这个节目后,我对它产生了兴趣,非常想尝试复原这个凝聚古人智慧的工具。”刘树航说。

为了研究“木牛流马”,刘树航说特意买来一本《三国志》对里面涉及“木牛流马”的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当时我白天要到大棚里干活,到了晚上才能研究资料,有时还到网上查资料。”刘树航说,2009年,他制作出“木牛”,但不是全木质结构,尺寸也不够精确,“以前做的那个‘木牛’共有六个轮子,分为两排,中间一排轮子比较大。中间位置同样有一个箱体,后面带有弧形扶手。由于没达到我所要的效果,感觉参考价值不大,所以就处理掉了。”

之后刘树航又开始研究“流马”,由于不会木工,他还找来村里的木匠帮着制作零件。2012年,“流马”复原完成。

还要进一步完善

为保证尺寸精确,刘树航做了大量的前期测量工作。“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要,我根据《三国志》卷十六·蜀书五中对‘木牛流马’的描述,按书中的比例制作出了‘流马’。我制造出的‘流马’粮厢固定的很好,不会在行进过程中向前滑出来,还能防止雨水进入粮厢。”刘树航说。

今年9月初,刘树航带着自己制作的“流马”来到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希望专家进行鉴定。“当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魏成敏说,我做的‘流马’的刹车、转弯、平衡等原理运用的很好,但在实用性和美观性方面有所欠缺,不适合在展厅陈列。”刘树航说,他之所以做“木牛流马”,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古代先人的智慧,为此,他还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制作心得,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与大家分享,并对《三国志》中关于“木牛流马”的描述逐句进行了解释说明。

“下一步,我还会继续对‘木牛流马’的功能进行完善。”刘树航说。

文/图 记者 邓永杰 实习生 宋丹丹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藏亚楠]

标签:木牛流马 考古专家 流马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